【推薦】科學活動教案錦集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紅、黃、藍的色彩美,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通過活動,鞏固對三原色的認識,引導幼兒探索認知顏色的變化.
活動準備:
1、大星星標志一個,小標志貼在板子上的若干.
2、彩條色紙若干,紅、黃、藍“星星家”各一個.
3、三種顏色玩具若干,三色箱子各一個.
4、透明星星若干.
5、音樂磁帶《小星星》、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跟“星星媽媽”去做游戲,聽音樂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跳舞進入場地。
二、展開:
1、 摘星星,幼兒扮星寶寶。
師:“你是什么顏色的星寶寶?他是什么顏色的星寶寶?”(幼兒互相觀察身上星星的標志顏色)
跟旁邊的小伙伴互相說一說。
2、 撕貼“星寶寶”,請他住到星星房子里。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影子是幼兒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的,也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影子時大時小、時隱時現等各種各樣的變化,都引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讓幼兒了解影子與光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幼兒對影子的好奇與興趣,讓幼兒在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中去探索是最好的方法,因此,特設計了 《奇妙的影子》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探究影子的成因,初步了解影子的變化與光之間的關系。
2、能合理進行光與影子關系的猜想,并樂于操作、驗證。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光線較暗的教室、手電筒、各種玩具、布娃娃、記錄紙等。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請幼兒猜謎語: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事走在前,有時走在后。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
二、組織幼兒操作實驗,了解影子的成因。
1、教師結合經驗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影子?為什么會有影子?在什么地方沒有影子?
2、幼兒拿出手電筒和玩具分組做影子的實驗,看看發(fā)現了什么?(教師參與其中)
理解影子的成因之一: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沒有光的地方沒有影子。
3、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實驗,拿手電筒照玩具和手,通過自己的實驗發(fā)現影子與物體和光三者的關系。
發(fā)現影子的成因之二:不透光的物體遮住了光才會有影子。
三、幼兒操作探索,理解影子的變化與光和物體的距離、位置有關。
幼兒兩人一組,用手電筒做光源從遠近不同的距離、高低不同角度照射布娃娃,觀察布娃娃影子的大小變化,并做好記錄。
小結:當光離物體近時,影子變大。離物體遠的時候,影子變小,光從低處照相物體的時候,物體變大,從高處照相物體的時候,物體變小。
四、啟發(fā)幼兒說出還有什么樣的光能照出影子?
讓幼兒知道有光才會有影子的道理。教師小結:太陽光、月光、燈光、燭光等能照出物體的影子。
五、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們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處?
2、小結:人們用影子的原理發(fā)明了電影;工程使用高樓的影子計算出高樓的高度;科學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計算出山峰的'高度;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發(fā)明了一種很有趣的皮影戲。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qū)提供各種卡紙剪得西游記人物卡片、手電筒等,組織幼兒玩皮影戲的游戲,繼續(xù)探索光與影的秘密。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首先抓住孩子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一個活潑有趣的氛圍,讓孩子積極主動的自我發(fā)現,通過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讓孩子在玩中觀察、探究影子的產生、影子的秘密等問題。
其次在多次的游戲體驗中,讓幼兒獲得了關于影子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豐富經驗,并引導幼兒充分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幼兒體驗到了操作探索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觀察兩張圖片,讓幼兒體驗魚的不同感受。
2.陪養(yǎng)成從小就愛護環(huán)境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圖片兩張:一張魚寶寶在干凈舒適的.河里游。
2、 另一張魚寶寶在渾濁的河里游。
活動過程:
一、 引出圖片
1、讓幼兒看看臟水里游動的小魚。
2、幼兒思考:魚寶寶怎么哭了?怎么不理我們?為什么哭了?
3、幼兒和老師一起來想想魚寶寶哭的原因:因為水臺臟了,魚寶寶很難受,快受不了了。
二、讓幼兒幫幫魚寶寶,怎樣把魚寶寶的家變干凈、整潔。
1、 讓幼兒再次觀察圖片,臟水周圍的環(huán)境,邊上有什么?(垃圾、污垢油等等)
2、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讓“魚寶寶”的家變干凈。(插廣告牌、幫清理垃圾)
三、魚寶寶變開心了。
1、出示魚在干凈水里游的圖片,說說魚寶寶心里是怎樣想的?
2、想想她為什么會變開心?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感覺探索認識幾種常見豆的名稱和特征。
2、認識一些豆制品,知道是什么豆做成的,了解豆制品有很多營養(yǎng)。
3、體驗自由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常見豆類、豆制品、豆的高科技產品幻燈片、瓶子、蛋糕盤、排序卡等
活動過程:
一、探索豆的外形特征
1、以去豆豆樂園玩,引入探索活動師:今天我們要去豆豆樂園玩一玩,請你找一種豆寶寶做朋友看看他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豆寶寶。
2、探索豆豆樂園,用手、眼、腳去感知豆的特征3、提問:你和哪個豆寶寶做朋友,他是什么樣的:豆寶寶都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扁,有的.紅,有的綠,有的黑等,豆寶寶真有趣
二、探索豆制品
1、師:豆寶寶還會變魔術呢,他們會變成什么呢?請你去找一找,看看他們變成了什么?是什么豆寶寶變成的?
2、幼兒探索豆制品
3、提問:你剛才找到了什么?是什么豆寶寶變成的?
。憾箤殞毐绢I真大,能變成這么多東西,這些豆做成的東西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呢--豆制品。
4、師:你喜歡吃豆制品嗎?豆制品對我們身體有什么好處?
。涸诙怪破防锖锈}、蛋白質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多吃豆制品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
三、認識豆的特殊本領。
1、看課件《豆豆本領大》
2、提問:剛才你看到豆寶寶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有什么好處?
。憾箤殞毧梢宰鲆路,做化妝品,做生物柴油豆寶寶有這么多神奇的本領呢!
四、游戲:我和豆豆來游戲
1、師:豆寶寶可真神奇,你們想和他做做游戲嗎?
2、幼兒自由操作活動.
3、跳一個豆豆舞.
活動延伸:
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還有什么豆豆,他可以做什么?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圖形寶寶排排隊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游戲等活動,初步感知一一交替排序規(guī)律。
2.嘗試按一一交替規(guī)律給圖形寶寶排排隊,并能簡單講述。
3.樂意參加排序活動,體驗操作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認識幾種常見的圖形。
2.物質準備:大圖形寶寶一組,小圖形三角形寶寶、圓形寶寶人手各一份,數量相等帶兩種顏色小花的椅子。
活動過程:
一、入場,觀察椅子,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我們的小椅子帶上了漂亮的頭花,看看有什么顏色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二、圖形寶寶排排隊。
1.觀察圓形和三角形是怎么排隊的,接著往后排。
師一一交替出示圓形和三角形,幼兒說說誰來了,誰的后面跟著誰。
師:還有幾個調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接著往后排?
集體講述圓形和三角形是怎么排排隊的。
2.游戲:捉迷藏,加深對一一交替規(guī)律的認識。
分兩遍由師、幼分別藏起一個圖形,幼兒說說哪個圖形藏起來了,一起講述,驗證。
3.交換順序重新排,幼兒練習操作。
師:誰排在最前面呀?三角形寶寶也想排在最前面,愿意幫助它們重新排一排嗎?
4.介紹操作材料和操作要求。
(1)師巡回指導,請先排好的'幼兒說說是怎么排的,然后請他來排一排。
(2)集體看大圖形寶寶是怎么排的,并一起講述。
(3)請幼兒檢查自己的小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況并講述。
三、游戲:男孩、女孩排排隊
1.師:寶貝們想不想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排隊?我們這里有男孩,還有女孩,男孩、女孩可以怎么排排隊呢?
2.師幼按一一交替規(guī)律練習排隊,集體檢查驗證。
四、開火車離開。
師: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也是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排隊的,我們開著小火車去找一找吧。
五、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到周圍環(huán)境中找一找一一交替排序規(guī)律的物品,進行交流和分享。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農村的孩子對青蛙和蝌蚪非常熟悉能很流利的說出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生活習性。通過活動在了解青蛙的出生和生長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因為幼兒特別喜歡動手操作我把快樂詩畫與本節(jié)活動相結合更符和幼兒的年齡特點真正做到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知道它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2、讓幼兒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小蝌蚪變成青蛙的成長過程。
3、使幼兒知道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
活動準備:
青蛙卡片、青蛙頭飾、稻田背景、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點:
了解青蛙的成長過程。
活動過程:
一、課題導入
找朋友。“小朋友,你們聽是誰在和你們打招呼呀?”播放青蛙的叫聲讓幼兒聽辯,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利用未見面的青蛙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fā)幼兒的興致,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認識青蛙
1、“小朋友你見到的青蛙是什么樣子的?”談談自己認識的青蛙。
課前幼兒在觀察發(fā)現:
(⒈)小蝌蚪長著大腦袋,長尾巴,尾巴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透明的、軟軟的、象魚一樣的皮;
(⒉)小蝌蚪穿著黑衣裳,在水里游泳;
(3.)有的已經長出了短短的后腿。
幼兒提出問題:
(⒈)為什么有的已經長出后腿,有的.還沒有?
(⒉)小蝌蚪有牙齒嗎?
(⒊)小蝌蚪它需要吃什么?
課前幼兒繼續(xù)觀察發(fā)現:
(⒈)有的小蝌蚪已經長出了1條前腿,有的長出了2條前腿;
(⒉)有的怎么還沒長前腿呢?
(⒊)有的小蝌蚪四條腿長出來了,小尾巴變短了;
(⒋)怎么小尾巴還在呢?
幼兒提出新問題 :
(⒈)小蝌蚪在什么時候才會變成綠色?
(⒉)是尾巴不見了以后才變成青蛙的嗎?
2、教師總結幼兒的回答,并引導幼兒觀察青蛙的外部特征。(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
詳細講解青蛙的生長過程:
卵→小蝌蚪→中蝌蚪(長出前腿)→大蝌蚪(長出后退)→小青蛙→大青蛙
3、學學青蛙跳一跳。首先,讓幼兒觀察青蛙前腿和后腿的區(qū)別,通過課件展示、幼兒觀察、教師總結讓幼兒知道青蛙蹦跳的原因是前腿短、后腿長而有力。然后讓幼兒模仿青蛙的跳,進一步加深幼兒的理解。
三、總結
小朋友在這段時間里的觀察、記錄讓老師與小朋友都獲得很多收獲。每天都堅持、主動觀察小蝌蚪的變化,觀察得很仔細。比如:小蝌蚪的生長變化程度有快有慢,有的長出后腿,有的前腿也長出一條等。小朋友基本上能在同一時間把小蝌蚪的不同程度變化分別繪畫下來。小朋友對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通過自己直接觀察、記錄后,有了很深的印象,也初步證實了小蝌蚪可以變成青蛙。
活動延伸:幼兒把觀察到的青蛙生長過程按照順序畫出來。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fā)現顏色混合后的變化。
2、訓練幼兒對顏色的感知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進行科學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顏料、若干透明的杯子。
2、貼絨教具:紅、黃、藍三色的小兔各一只、三色的染杯各一個。
3、記錄資料每組一份,各種顏色小卡片若干。
活動重點:
讓幼兒通過動手實驗發(fā)現紅、黃、藍混合可變出不同的顏色,并能用語言和符號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難點:
幼兒在混合某種顏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原來顏色的比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講故事《調皮的小兔》引起幼兒的好奇,激發(fā)幼兒的實驗興趣。
。保處熞贿叧鍪举N絨教具一邊講述:“有三只調皮的小兔子小紅、小黃、小藍跑到染坊里捉迷藏,一不小心,小紅掉進了黃色染缸,小黃掉進了藍色染缸,小藍掉進了紅色染缸。他們爬呀爬,好不容易爬出來了,結果卻誰也認不得誰了。為什么?”(形象直觀的小兔教具,抑揚頓挫的語言表達,一下子把幼兒帶到故事情景中,引起幼兒的好奇)
。玻靶∨笥巡乱徊,小紅掉進黃色染缸后會變成什么顏色?小黃掉進藍色染缸后變成了什么顏色?小藍掉進紅色染缸后又變成了什么顏色?”(用猜想的'形式激發(fā)起幼兒的驗證興趣)
二、通過示范實驗,驗證幼兒的部分猜想。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有各種猜想,究竟誰猜對了呢?我們來做個實驗。”教師將紅、黃顏料倒入透明的空杯中,搖勻。(教師做示范實驗,在調色的過程中一邊提醒幼兒注意調整原來兩種顏色的比例,直到變成所要的顏色)
“變變變,小朋友們看好了,看,紅顏料與黃顏料合在一起變成了什么顏色?”“那么,小紅掉進黃染缸后變成了什么顏色?你猜對了嗎?”(神秘的語氣,顏色的變化,激發(fā)起幼兒動手實驗的積極性)
三、指導幼兒動手操作,探索顏色的變更。
1.師:“你們想知道小黃和小藍掉進染缸后變成了什么顏色嗎?是不是也想驗證一下自己猜想的對不對呀?老師為每組預備了紅、黃、藍三種顏色,請你們選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調均,看看,藍和紅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呢?黃和藍兩種顏色混在一起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記錄下來。
2.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變顏色,好不好?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顏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庇變翰僮,教師指導操作,并注重引導幼兒記錄操作成果。(親自動手,幼兒的動手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同時調動起幼兒探索的積極性)
四、通過說說顏色的變更,幫助幼兒用語言和符號記錄實驗成果。
1.教師:“小黃掉進藍染缸后變成了什么顏色?小藍掉進紅染缸后變成了什么顏色?”
。玻變赫f一種,教師就出示一張顏色卡片貼在黑板上,中間用粉筆填上“+”和“=”。
紅+黃=橙;黃+藍=綠;紅+藍=紫
念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出橙色畫橘子;黃和藍手拉手,變出綠色畫葉子;藍和紅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ㄐ蜗蟮恼Z言,簡單的符號幫幼兒學會記錄實驗成果)
五、延伸活動:通過涂色游戲,發(fā)展幼兒對顏色的感知力。
教師:“小朋友們見過彩虹嗎?它有幾種顏色?它漂亮嗎?小朋友的衣服是一種顏色嗎?我們的世界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是多姿多彩的。今天,小朋友們用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變出了橙、綠、紫等顏色,現在我們來畫一朵盛開的花,將你們調出的顏色涂在花瓣上,變出一朵美麗的七色花?匆豢,你的七色花和小朋友的一樣嗎?誰的七色花涂得最美呢?”(延伸活動讓幼兒變出更多的顏色,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反思:
孩子愛聽故事,特別是有小動物的童話故事。將故事《調皮的小兔》與教學活動相結合,把幼兒帶到故事情景中,引起幼兒的好奇,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孩子喜歡新奇,把實驗融入魔術中,讓幼兒親自操作,從而體驗顏色變化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墼O計意圖]
沉浮的變化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關注點,而介于沉與浮之間的"懸浮"現象雖然很少被提及,但卻又時常引起孩子們的注意!毒V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注意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萌發(fā)對科學的興趣。"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的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fā)展區(qū)發(fā)展。為了進一步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望,初步感受、理解懸浮現象,激發(fā)他們從小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刍顒幽繕耍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的鹽后,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變化。
2、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積極主動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點: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感知雞蛋在鹽水中的懸浮現象。
難點:能獨立實驗操作并記錄,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的現象。
。刍顒訙蕚洌
燒杯兩只(分別裝等量的淡水、鹽水)雞蛋一個,記錄紙一張,實物:雞蛋、鹽、碗、盆、勺子、燒杯、抹布每組若干。磁吸標志、記錄表、水彩筆每人一份。
。刍顒舆^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猜猜雞蛋寶寶沉浮的狀態(tài)并記錄。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一看,這兩個玻璃杯的水一樣多嗎?(出示內裝等量鹽水、淡水的兩個玻璃杯,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雞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玩?zhèn)游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這兩個水杯里會怎么樣呢?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會怎樣?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一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接著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xù)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里(鹽水)會怎樣?它在水里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里的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評析
在活動的開始,通過雞蛋寶寶的講話,讓幼兒很自然地進入活動。問題的設置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探索的衩極性。猜一猜,想一想,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玩一玩,比一比表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從而調整自己的認識,并讓幼兒懂得要得出結論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么,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通過剛才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為什么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里卻浮上來呢?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啟發(fā)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qū)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里是浮上來的。
評析
在實驗操作中,有的孩子在沒有老師幫助的'情況下自已做出了大膽嘗試--通過嘴巴品嘗發(fā)現第二杯是鹽水。教師對于幼兒大膽嘗試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秘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里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后才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并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評析
這個環(huán)節(jié)滿足了幼兒探索的欲望,在猜猜、想想、動動、玩玩中,充分調動幼兒運用感官直接認識和感受懸浮帶來的有趣現象,讓幼兒的探索更深入,更貼近幼兒的生活,也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guī)律。
1.展示幼兒記錄紙,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么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后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fā)現雞蛋的懸浮規(guī)律。)
2.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里能浮起來,你還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評析
在交流活動中教師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貫徹了《綱要》"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的要求。
。刍顒友由欤
1.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東西放在鹽水中能懸浮起來?找一找,試一試,把實驗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如土豆、黃瓜、蘋果等。)
【活動反思】
一個小朋友偷偷用手指點鹽水,眉頭一皺說很咸的。嘴巴不舒服,另一個小朋友說,你趕快去漱口。孩子們在取得直接經驗。藍鈞的雞蛋浮起來了,不小心水潑了,愛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續(xù)水,雞蛋又沉下去了,又加鹽來攪拌!白鲋袑W”、“愛玩”使他思維的“可逆性”在表現。操作過程比較簡單,孩子很快實驗成功,過程積極、愉快。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記錄能力,在活動中讓孩子學會學習方法,通過圖畫、圖示、手工等方法進性大膽的表達和反饋,有助于個性發(fā)展。也可以準備孩子常見的可溶性物質:茶葉、肥皂、洗衣粉等做對比實驗.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26
科學活動教案【經典】08-04
科學活動教案06-1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9
科學活動教案(經典)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6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5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精】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