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做a毛片免费视频,黑人在线播放,色婷婷99精品视频,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

時間:2024-06-10 16:31:23 教案 我要投稿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精選]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幘恼淼摹堕L方體的認識》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精選]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

  一、說教材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的內容,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很多的平面圖形的,比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本節(jié)課的學習即與之前學習過的平面圖形有著密切聯(lián)系,但又有著本質的不同。密切的聯(lián)系在于研究方法、研究的切入點有相同的地方。本質的區(qū)別在于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在小學階段中第一次全面、深刻、系統(tǒng)的學習立體空間圖形的開始。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圖形是學生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這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其他立體圖形以及立體圖形表面積、體積的計算等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jié)課的地位顯得至關重要!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借助具體的實物和模型,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特征,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聯(lián)系。

  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學生的立體思維。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總結、歸納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征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學習體驗。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和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面和棱的特征

  四,學情分析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并且在生活中也會經(jīng)常碰到長方體和正方體。雖然學生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長方體和正方體,但在平面圖形中很多研究方法學生已經(jīng)掌握,比如研究平面圖形,我們一般從點、邊、角等方面來進行研究。

  五,教法、學法

  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正方體實物模型、研究單

  七,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課開始,我們先出示一幅商場一角的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都發(fā)現(xiàn)了哪些形狀的物體?能不能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數(shù)學知識、數(shù)學語言來描述一下?

  學生一般能夠正確識別長方體和正方體。這是我們繼續(xù)拋出一個問題?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見到過長方體和正方體?我想學生的回答應該是五花八門,比如魔方、快遞包裝盒、牛奶盒、鉛筆盒、橡皮等等,或許學生描述不是那么精確,比有的如鉛筆盒,它并不是一個平平的面,而是一個曲面,但是我們這時不要著急否定學生,因為學生已經(jīng)從以往的平面圖形走到了現(xiàn)實中的立體圖形,這是一個大的進步,我們的應當予以肯定。對于那些不精確的描述,我們會在最后進行討論,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課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判斷。

 。ǘ┲v授新知

  我們知道,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同樣的道理,長方體和正方體也是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物體,根據(jù)學生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應當從實物中提煉出模型,因此我們可以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當然理想條件下每個同學最好都有一份不同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模型。第一步就讓學生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閉上眼睛想一想,今天我們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與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到底有什么不同?通過直觀的感知,學生的回答或許不是那么精確,比如,平面圖形有一個面,立體圖形有好多個面;再比如平面圖形是畫在紙上的,而立體圖形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等。我想這足以可以說明學生已經(jīng)開始進行了立體圖形的思考。

  這時進一步追問,假如讓你來描述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介紹?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以前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幫助學生梳理,研究平面圖形時,我們可以從頂點、邊、角等幾方面來進行研究。同樣的道理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時我們也可以選取幾個研究點來進行探討,比如面,棱(即面與面相交的線段叫做棱),頂點(即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當然,這些名稱的認識可以是學生課前預習,也可以作為老師的新知講授。當學生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后,可以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同桌兩個相互說一說,加以鞏固各部分的名稱。

  在掌握了各部分名稱后,我們可以先研究長方體、也可以先正方體;當然也可以放在一起進行研究,本節(jié)課我采用先研究長方體再將研究方法遷移到正方體的模式:

  長方體的特征,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確定了可以從頂點,面以及棱三個方面來進行探究。

  頂點的數(shù)量很好數(shù),是8個頂點,當然在數(shù)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有順序的來數(shù)。研究的重點在于面和棱。這時我想完全可以把問題拋給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開始之前,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幾個問題:第一,長方體有幾個面,面與面之間有沒有什么特點?你是怎么驗證的?第二,長方體有幾條棱,棱與棱之間有沒有什么特點?你又是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的?帶著這兩個問題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并完成研究表格。

  小討論結束,學生在進行匯報交流的時候,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去數(shù)面的個數(shù)的時候,怎么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我們可以上下、前后、左右來數(shù)。一共有6個面。對于面的特點,我們可以從面的位置、面的形狀、面的大小也就是面積三個方面來描述,最終得出結論: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面的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當然對于每個面都是長方形這個說法在后面的練習中會進行特殊的論述)

  在去研究長方體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模仿剛才研究面的過程:比如,長方體一共有幾條棱,怎樣數(shù)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讓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有的學生會想到一個頂點對應3條棱,長方體一共有8個頂點,共計24條棱,但是在數(shù)的時候所有的棱都重復計算了一遍,最后要減半,所以長方體一共有12條棱。還有的同學可能會想到按照棱的長度去數(shù),一共有三組,每組有四條棱長度相等,共計12條棱。還有的同學可能是按照空間位置來去數(shù),這時可以讓這位同學到講臺上用不同顏色的粉筆來進行標注,通過空間位置的劃分,可以分為3組,每組有4條,共計12條棱。每種方法都可以,但是我們要鼓勵學生運用第3種方法,因為第三種方法學生是真正站到立體空間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予以肯定。這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桌兩個彼此不重復、不遺漏的數(shù)一數(shù)各自長方體的棱并說一說每組棱有什么特點。最后我們得出結論:長方體有12條棱,可以分為3組,每組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的頂點、面、棱的數(shù)量和特征后,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中一個頂點對應幾條棱,學生很清楚的知道:一個頂點對應3條棱。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并且向學生介紹,一般來講,我們把水平方向的較長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說課稿二的棱叫做長,把水平方向較短的棱叫做寬,把垂直方向的棱叫做高。講授完長寬高后,可以讓學生到講臺上來說一說自己長方體模型的長寬高。讓學生知道,長方體的長寬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隨著擺放的位置進行變化的。

  在研究正方體特征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剛才研究長方體的方法去研究正方體。完成研究表格,并對比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得出結論:正方體也有8個頂點、6個面,12條棱。但是正方體的6個面大小、形狀完全相同。并且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也完全相同。這正是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的不同之處。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重點在于研究方法的遷移,以及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進行比較。

  最后我們要讓學生明白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包含關系:在平面圖形中,我們學習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只不過正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我們稱之為邊長。這里的正方體是不是特殊的長方體呢?拋出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其實,正方體就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只不過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而已,我們把它稱為棱長。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在集合范圍內,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二者是一種包含的關系。

  到此本節(jié)課的新授內容以基本結束,根據(jù)練習的層次性,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練習。

  最后,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

  1,生活中的鉛筆盒、冰箱等是不是標準的長方體

  2,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的面都是長方形。

  這兩個問題留作學生課下思考。

  八、板書設計

  略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2

  【教材分析】

  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立體圖形,學習了一些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征,但只是直觀形象的認識,本節(jié)課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要上升到理性認識還有一定難度。本節(jié)課就是要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是接下來繼續(xù)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重要基礎。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系。難點是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概括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這也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關鍵。

  【學生分析】

  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已能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在前面幾冊又逐步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為本課時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同時,通過前四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聽講、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為本課時學習提供了經(jīng)驗支持。但是由于學生是初次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圖形,空間觀念比較差,所以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讓學生在動眼、動手、動口、動腦、動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獲取成功的體驗。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探究的全過程,通過合作學習進一步積累探索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約3分鐘)

  1.教師分別出示一副紙牌(是用長方體盒裝的)和一張紙牌,讓學生分別說出他們的形狀,引出長方體。

  2.(課件)提問:找出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物體?

  3.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ㄔO計意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入手,從平面到立體,通過觀察激活學生已有的關于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直觀經(jīng)驗,建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象。)

  教師設疑:剛才大家聽見的和所說的物體,大小、高矮都不一樣,你們?yōu)槭裁炊颊f是長方體或正方體呢?它們到底有什么特征?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約20分鐘)

  1.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1)初步感知面、棱、頂點的含義。

  把一個土豆切成長方體,需要切幾刀?怎樣切?

  同組的互相交流一下,再指名上臺給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切法?梢詫W生邊介紹,老師邊切蘿卜演示。

  切一刀時,問: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一個面)問:出現(xiàn)邊時,問: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一條邊)問:這條邊是怎樣產(chǎn)生的?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我們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出現(xiàn)頂點時,問:這個點是怎樣產(chǎn)生的?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我們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面、棱、頂點。

 。ㄔO計意圖: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通過切、看、摸,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教學活動,在操作中直接感知感知面、棱、頂點的含義,為進一步探究長方體的特征作準備。)

 。2)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ㄕn前要求學生自備牙膏盒、化妝盒等長方體物體)

  任務:從面、棱、頂點三個角度來研究長方體有哪些特點?

  (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教師同時參與多個小組的研究和討論。)

  約8分鐘后,教師組織學生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引導小結: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面完全相同(也可能有兩個相對面是正方形),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ㄔO計意圖: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進行看、數(shù)、量、剪、比的實踐活動,凸顯知識的形成過程,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小組合作研究,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生學會學習方法,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認識長方體的透視圖

  將長方體放到桌面上,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最多能看到幾個面?(3個面)

  質疑:為什么看到的結果不同呢?教師揭示原因,抽象出長方體的立體圖(分別有三個面和六個面)。

  動畫演示:長方體的立體透視圖。先畫出能夠看到的面,再勾出不能看到的面。

 。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小棒、塑料拐角做一個長方體的框架。

  A、讓學生找出長度相等的三組棱。

  B、討論: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它們和這三組棱有什么關系?

  C、告訴學生:底面上的兩條棱分別叫做長和寬,豎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D、將長方體框架橫放、側放,指出它的長、寬、高。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用小棒和塑料拐角,自己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這一實踐活動,是讓學生再現(xiàn)長方體的表象,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時,引導學生把學具變換放法,突出圖形的'變式,在"變式"中理解,讓學生真正理解長、寬、高的含義。)

  2.探究正方體的特征

  (1)展示動畫圖像:

  第一步:長方體中的長邊縮短,使長、寬、高相等;

  第二步:長方體中的短邊伸長,使長、寬、高相等。

  討論: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歸納:長、寬、高變?yōu)橄嗟,我們把它的長、寬、高都叫做棱長,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yōu)檎襟w(或叫立方體)。

  師:請同學觀察自己帶來的正方體(魔方、積木等),然后用剛才研究長方體特征的方法小組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展示成果,交流方法。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長方體變成正方體的動畫,把正方體的特征化難為易,學生初步體會到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遷移學習方法,較好地達到學習目標)

 。2)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引導學生按照面、棱、頂點的次序,找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整理成表格。

  分組討論:正方體在具有長方體這些特征的前提下,它的獨特之處是什么?

  歸納結論: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師板書集合圖。

 。ㄔO計意圖:通過對長方體及正方體的特征的比較,從而滲透事物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辨證思想,以圖文表結合的形式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讓學生銘刻記憶,融會貫通。)

  三、實踐運用,鞏固新知(約14分鐘)

  1.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量一量,它的長是(),寬是(),高是();再測量一個正方體的實物,它的棱長是()。

  2.完成教材15頁練習第2—4題。

  3.拓展練習:把一塊長、寬、高分別是16厘米、11厘米、7厘米的長方體,平均鋸成兩塊小長方體。

 。1)每塊小長方體都有()個面、()條棱、()個頂點。

 。2)面積增加了()平方厘米。

 。ㄔO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及時反饋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可為調整后續(xù)教學方案獲得有效信息,變式拓展練習,加強基礎知識訓練的同時,提升靈活應變能力。)

  四、梳理知識,反思總結(約3分鐘。)

  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匯報,整理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并說出是怎樣學到的。

 。ㄔO計意圖:不僅關注學習結果,更關注知識探索的過程。把學生當作知識建構的主體,當作活生生的、富有個性的人,使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幫助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實踐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互聯(lián)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我們學過哪些基本平面圖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2.出示一張紙。師: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把這樣大小的許多紙重疊在一起,你們看,是什么形狀?(長方體)

  3.師:在日常生活中,長方體形的物體我們常見到,如保健箱、粉筆盒等等,你們能說出一些來嗎?(磚、墨水瓶盒子、教科書……)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聯(lián)系很多,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用途很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它。

  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示范操作,認識面、棱、頂點

  1.拿出一根蘿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學生觀察并且動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學生感受的基礎上,告訴學生這叫做“面”。

  2.將切出的蘿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塊,出示給學生看。

  師:這塊蘿卜有幾個面?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什么呢?(棱)

  3.繼續(xù)切,把蘿卜一面平擺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現(xiàn)了一個新情況,讓學生觀察后回答,有幾個面,有幾條棱。

  師: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切蘿卜的活動認識了物體的面、棱、頂點。

  4.教師出示長方體模型,學生取出長方體實物,進行觀察,并且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然后回答:一個長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

  【評析:教者在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時,教學上有以下幾個特點:1.通過出示一張紙復習長方形特征,再由許多張同樣大的紙重疊起來,使原來的長方形出現(xiàn)了“厚度”,使它起了質的變化,成為長方體。使學生認識到兩者有內在的聯(lián)系,又有原則的區(qū)別,學生重新構建的知識自然得體。2.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等知識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者通過實物演示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動手摸一摸、看一看、議一議、數(shù)一數(shù)、想一想,使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教學過程。在學生親自感受的基礎上獲取的基礎知識印象深刻,記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三、認識長方體

  1.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并自學課本,同時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學題:

  (1)長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哪些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2)長方體有幾條棱?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2.討論后,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簡要板書。

  (1)長方體有6個面,都是長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稱為相對的面,相對的面面積相等。

  (2)長方體有12條棱,同方向的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8個頂點。

  3.接著教師出示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告訴學生這也是長方體,在它的6個面中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在長方體中,也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4.指導學生進行想象。

  (1)師:①以上我們學習了有關長方體的知識,回憶一下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根據(jù)這些特征,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你們見到的一些實物,說說它們的面、棱、頂點(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②誰能說說教室這個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

  (2)出示長方體模型。①師:你能看到長方體的哪幾個面?②一般我們能看到長方體的三個面。③出示透視圖。告訴學生:這幅圖稱為長方體的透視圖。

  (3)嘗試練習:判斷下列圖形中哪些是長方體,說明哪些不是長方體,為什么。

  【評析:長方體有幾個面?什么樣的面?有幾條棱?幾個頂點?通過學生觀察學具,教師演示教具,學生自學課本并在課本上圈圈畫畫,再經(jīng)過課堂討論后,歸納總結,得到解決。這些知識的.獲得是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的結果。教師教得生動,學生學得活潑,饒有興趣!

  5.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指導學生觀察模型,指著模型的一個頂點問:相交于一個頂點的有幾條棱?是哪三條棱?告訴學生: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我們把橫的棱長稱為長,縱的棱長稱為寬,豎的棱長稱為高。

  (2)教師取出一個長方體模型,讓學生指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再把同一模型換三個位置,分別由學生指出它的長、寬、高。

  (3)要求學生拿出各自帶著的錄音磁帶盒,要求:①在教師規(guī)定的統(tǒng)一擺放位置,分別量出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②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擺放位置,量出長、寬、高并報出數(shù)據(jù),讓其他學生猜出報數(shù)據(jù)學生測量時的擺放位置。

  (4)嘗試練習(略)。

  四、認識正方體

  1.以練習二十二第4題,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5厘米的立體圖形為例,告訴學生:“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

  2.學生取出正方體學具,教師要求學生動手量一量12條棱的長度,觀察6個面的形狀和大小。教師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經(jīng)過討論,讓學生閱讀課本,根據(jù)課本的敘述,要求學生講出:(1)正方體的特征。(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

  五、總結比較

  師:我們分別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請取出按照練習二十二第5題要求制作的紙樣,再請大家比較比較: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2.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3.兩者的關系怎樣?

  【評析:長方體長、寬、高的基礎知識和正方體的有關基礎知識以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內在聯(lián)系,教師都是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自然引入和過渡的,既自然又得體,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思維特點。】

  六、鞏固練習

  1.判斷。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2.看圖填空。(單位:分米)

  (1)右圖是一個( )體, 它有( )個面,( )條棱,( )個頂點。

  (2)右圖左邊的面是( )形,長是( ),寬是( ),面積是(),它和( )面的面積相等。

  (3)( )面的面積是15平方分米。

  (4)要做一個這樣的長方體框架至少要( )分米鐵絲。

  3.討論。

  出示一疊紙。

  (1)先拿去一部分,剩下的紙是什么形狀?

  (2)再拿走一部分,剩下的紙是什么形狀?

  (3)剩下一張紙,是什么形狀?

  (4)為什么上課前我們說一張紙是長方形,而現(xiàn)在說一張紙是長方體?(以前我們不研究紙的厚度)

  七、游戲

  出示兩個同樣的長方體容器,要求兩名學生往里倒水,使容器里的水的形狀為長方體,看誰倒得快。

  【評析:本課的知識點多,純屬概念性的,鞏固練習時,學生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為此,教者改變了傳統(tǒng)方式,根據(jù)教學目標另行設計了一套練習題,使學生在填填、寫寫、畫畫及游戲中,不知不覺地鞏固了基礎知識!

  教學本課之前,先布置學生在家里預習,同時準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帶來。再讓學生把準備的長方體拿出來,如有的拿煙盒、有的拿牙膏盒、有的拿菊花盒等,同桌共同探討,看它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讓學生自己板書。再拿出你的正方體觀察一下,正方體的情況是怎樣的?讓學生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長方體和正方體是一種什么關系?還讓學生探討長、寬、高的含義。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說一說在我們身邊有那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先說長方體,學生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筆盒、音響、還有肥皂、書、黑板等;正方體有魔方、積木等。最后讓學生動手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

  所以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就是把學生推到了主動學習上來,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在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開動腦筋。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4

  說課內容:小學數(shù)學整體優(yōu)化實驗教材第十一冊P17~19“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和立方體的認識是學生深入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知識的起始課,是學生今后進一步研究掌握立體的表面積、體積的基礎。從平面到立體的學習與探索,是學生形成和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

  任何學習都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基礎之上的,新課程強調數(shù)學學習要關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我們在進行教學前,有必要了解學生學習這一內容的基礎是什么。

  邏輯起點(從教材邏輯知識層面):掌握了平面圖形的基本特點,學生已經(jīng)會舉例說怎樣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對長方體和立方體有了直觀的了解;對于幾何形體也有一定的研究方法和能力。

  現(xiàn)實起點:(從學生學習生活經(jīng)驗層面)學生在生活中大量接觸了長方體和立方體形狀的物體,對立體的特征有比較全面的直觀認識。

  正是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制作、探索等教學活動,認識長方體的棱和頂點,掌握長方體、立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知道長方體與立方體的關系。

  2、通過圖形設計、空間想象等學習活動,豐富對幾何圖形與生活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經(jīng)歷探究策略優(yōu)化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是全面有序的歸納整理并掌握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是初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分析,整個教學流程主要由三個板塊組成:

  生活引入,了解基礎

  合作交流,探究特征

  解決問題,拓展提高

  一、生活引入,了解基礎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展現(xiàn)他們已有的知識狀況,同時,對于老師來說,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

  多媒體演示一些長方體、立方體形狀的物體。問:大家認識這些物體嗎?他們各是什么形狀的?(長方體和立方體)

  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來研究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對于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同學們都已經(jīng)了解了那些呢?

  (學生自由匯報自己了解的特征,教師板書。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借助實物演示的方法,及時的教學棱、頂點這兩個概念。)

  不可否認,學生或多或少的了解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這些特征的認識多數(shù)是建立在實物基礎上,是零碎的、無序的、不系統(tǒng)完整的。在學習過程中,主要解決的是如何從感性、零碎的、無序的認識出發(fā),經(jīng)過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交流評價,使學生系統(tǒng)的、有序的、從概念的內涵上真正掌握這些知識。

  二、合作交流,驗證(探究)特征

 。ㄒ唬﹤鋼穹桨敢唬喝绻麑W生對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了解的比較全面

  大家對這些特征都認同嗎?你能不能借助學具來驗證一下?

  備擇方案二:如果學生對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了解的比較少

  除了這些特征以外,長方體和立方體還會有那些特征呢?請大家借助學具來研究一下,看看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小組合作討論:

  之所以選擇兩個備擇方案,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1、重視學生已有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動態(tài)的生成教學環(huán)節(jié);

  2、提倡自主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所有的學生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親歷探究、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更深刻的理解知識,同時,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敢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親歷探究過程比獲得知識結論更有價值,也更為重要。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但是,如果教師平時沒有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知道,討論往往停留在形式上。為此,教師提出了小組合作的四點要求。

  合作要求:

  1、小組成員進行分工,討論驗證(研究)的方法;

  2、各個組員先獨立思考,寫下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3、組內交流各自的意見,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

  4、整理小組意見,準備匯報。既要求合作,又要求分工;既提倡合作學習,又倡導獨立思考;既需要整理集體意見,又允許保留個人的分歧。從而達到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當然,作為教師,應當在學生合作學習時,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這樣既可以了解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學生的思考方法是怎樣的,從而動態(tài)的生成教學資源;又可以對小組學習的效果做及時的評價,同時,也有助于了解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起點所在。

  (二)小組匯報

  請一組學生上來匯報,其他各個小組進行補充,整理出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

  作為一堂概念課的'教學,掌握立體的特征固然重要,但是,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知道知識形成的過程,應該說和知識同等重要。存在疑問,存在分歧,學生才更容易發(fā)現(xiàn)差異,在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在一個個的為什么中,才能閃耀思維的火花。由于課前安排學生收集了一些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盒子,其中就有一些特殊的立體,因此,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疑問!

  如: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嗎?

  面和棱之間有什么關系?

  棱和頂點之間有什么關系?

  立方體是長方體嗎?

  根據(jù)學生合作交流中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設計了兩個備擇方案:

  備擇方案一: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疑問:教師引導學生相互討論,自主解決,加深對棱、頂點的形成的過程的理解;

  備擇方案二: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未能主動質疑: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引導,引發(fā)學生去思考這些問題。

  在學生整理出棱的特征以后,教師提問:長方體12條棱,你是怎么數(shù)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方式,存在不同的方法:有的可能一條一條數(shù),有的可能把棱分成3組,每組各四條……學生通過比較后,很容易得出哪種方法更簡便有序。通過動畫演示,學生認識到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抽象出

  三、解決問題,拓展提高

  學習了長寬高的概念以后,教師設計了這樣的練習:

  練習1:根據(jù)數(shù)據(jù),猜猜這是什么物體?

  (1)長0.6米,寬0.6米,高1.5米;

 。2)長26厘米,寬18厘米,高0.5厘米;

  (3)長:寬:高1:1:1

  你還能舉出這樣一些例子嗎?

  生活是數(shù)學知識的來源,更應當成為知識的歸宿。通過猜物體以及舉例子,使學生加深長寬高的概念的認識,同時通過實物圖像與抽象框架圖的對照,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比單純的指出長寬高更有價值。通過剛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已經(jīng)基本上掌握了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針對這樣的教學事實,教師又設計了兩個具有拓展性和探究性的練習,來鍛煉學生的思維:

  練習2:將立體A和立體B不斷的拋起,落在平整的底面上,其六個面朝上的次數(shù)統(tǒng)計如下:你能判斷出()是長方體,()是立方體嗎?為什么?

  既是對所學立體特征的復習,又結合概率的教學。學生能說出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特征并不等同于他已經(jīng)理解了這些知識,只有能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時,他才真正擁有了這些知識。通過這道練習題,學生能更深刻的理解長方體和立方體的面的特征。

  3、下列平面展開圖可以折成長方體或立方體嗎?

  既有面與體的對應關系,又有棱與邊的對應,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除了剛才的平面展開圖,你還能不能再來設計幾組這樣的圖形呢?請試著在方格紙上選取6個正方形格子,先想象能否圍成立方體。剪下來,驗證一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教師設計這道練習題,是希望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產(chǎn)生思考:怎么樣的平面展開圖可以圍成立方體?立方體的展開圖有幾種不同的情況,長方體呢?這些平面展開圖有沒有規(guī)律可尋?在平面展開圖中,怎樣找同一條棱的對應邊,怎么樣找到對面?有沒有規(guī)律?……當學生試著發(fā)現(xiàn)了立方體展開圖的多種情況(不一定能完全找到11種)的時候,下課鈴聲已經(jīng)響了。

  縱觀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教師力求圍繞教學目標,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得到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通過探究性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帶著一些問題來,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當然,這些問題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問題,而是解決了原來的問題后產(chǎn)生的新的疑問)。一節(jié)數(shù)學課就不再是僅僅局限于教室,也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里的40分鐘,而是走向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5

  本課時是即將學習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也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始,對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及積累探究知識的方法和策略起到重要的作用。針對上述內容,本課時的教學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不斷積累感性經(jīng)驗。

  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積累感性經(jīng)驗。學生在觀察物體的基礎上,借助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理解它的直觀圖,這樣既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2.教給學生探究知識的方法和策略。

  教師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數(shù)學知識,這樣做的意義是將學生的獨立思考、展開想象、自主探究、交流討論、分析判斷等活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不斷獲得和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長方體和正方體模型

  學生準備 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各種規(guī)格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板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長方體的認識(1)

  ⊙創(chuàng)設情境,設疑導入

  課件出示下面各圖:

  提問:你們認識這些圖形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圖形。

  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各種實物。提問:這些物體是平面圖形嗎?(不是)

  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在立體圖形中,有一種叫作長方體,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1)]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平面圖形,觀察、辨認實物,進一步了解圖形的分類,交代學習目標,導入新課。

  ⊙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一)探究長方體的特點。

  1.實物感知,形成表象。

  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體,誰愿意到前面來把長方體形狀的物體給大家找出來。

  師:除了講桌上的這些物體,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學生列舉出生活中各種長方體形狀的物體)

  師:(指講桌上的物體)為什么說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長方體呢?長方體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

  2.面的認識。

  師:(出示一個長方體)大家知道,長方形是由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邊說邊把長方體展開)。你們看,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1)學生很容易說出:長方體是由面圍成的。(板書:面)

  師:(用手摸長方體的一個面)同學們看,這就是長方體的一個面。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紙盒,摸一摸長方體紙盒的面。

  (2)學生摸完后教師提問:你有什么感覺?

  師:現(xiàn)在請你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

  (3)指名說出數(shù)的.結果。(板書:6個)

  師:(結合手中的教具介紹)根據(jù)長方體面的位置,我們分別把它們叫作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認真觀察這6個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啟發(fā)學生說出:相對的兩個面完全相同)

  師:我們把這樣的兩個面稱為一組相對的面。找一找,長方體一共有幾組相對的面?

  (指名回答后,讓學生在教師的長方體上指一指是哪三組)

  師:現(xiàn)在,你們拿起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紙盒進一步觀察,看一看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4)學生通過觀察得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6個面都是長方形(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另一種情況是有4個面是長方形,另外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板書: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5)讓學生分組測量長方體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長和寬,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長方體相對的面的長和寬分別相等。

  師:由相對的面的長和寬分別相等可以知道,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怎么樣?

  (啟發(fā)學生說出: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師:是不是這樣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來驗證一下。

  (6)課件演示:屏幕上先出現(xiàn)6個長方形,再慢慢圍成一個長方體,并將圍成的長方體旋轉一周,然后依次抽象出長方體的后面、下面、左面,再分別與它們相對的面比較,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板書: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7)師生共同總結長方體面的特點。

  3.棱的認識。

  師: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觀察,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學生可能說有一條邊)

  (1)課件演示:屏幕上先分別閃動長方體的前面和上面,再閃動兩個面相交的邊。

  (2)教師指出:我們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作棱。(板書:棱)

  師:按照一定的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一共有多少條棱?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6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課標中明確指出:數(shù)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我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绷η笫箤W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為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打下基礎。依據(jù)以上的認識,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點定位在,讓學生正確地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征。

  2、學生情況分析

 。1)知識上

  學生已經(jīng)直觀認識了長正方體的形狀,也進行過觀察長正方體組成的物體的學習,已具備準確辨認長正方體實物的能力。

 。2)經(jīng)驗上

  生活中長正方體的物體較多,學生對長正方體的感性認識比較豐富。

 。3)能力上

  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觀察、猜想、驗證、歸納等能力,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我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課前調研,調研中發(fā)現(xiàn),95%以上的學生能從眾多的立體圖形中準確地挑出長正方體,對長正方體的特征也有初步地了解,但30%的學生對于特殊的長方體認識模糊,特別是相對面是較大的正方形,如瓷磚,有68%的學生認為是正方形,或者認為是正方體。這一調研結果顯示出學生空間觀念的欠缺,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定位為,掌握特殊長方體的特征。

  三、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實物、模型,操作學具,認識長、正方體,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想象、歸納、概括等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建立立體圖形表象的過程,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正確地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特殊長方體的特征。

  教具:長正方體框架、長正方體物品、土豆

  學具:橡皮泥小棒長方形、正方形硬紙板透明膠條長方體、正方體實物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ㄒ唬﹦(chuàng)設想象,導入新知

  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紙,它是什么形狀的?如果我把100張這樣的白紙整齊的摞起來,那將會是什么形狀呢?(板書:長方體)

  它是一個立體圖形。(板書:立體圖形)

  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長方體。(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計意圖]我通過一張紙變成一摞紙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知從面到體的轉變,并自然地導入課題。

 。ǘ┳灾鲗嵺`,探究新知

  1、觀察中知道名稱

 。1)同學們都準備了長方體物品,老師沒有帶來長方體物品,帶來一個土豆,我要把它變成一個長方體。

 。2)切一刀

  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出現(xiàn)一個面,平平的。)(板書:面)

 。3)(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

  你發(fā)現(xiàn)增加了什么?(一個平面,兩面相交于一條線段,這條線段叫做長方體的棱)(板書:棱)

  (4)(將某一平面朝下,垂直兩平面再切一刀)出現(xiàn)了幾條棱?(三條棱)這三條棱相交于一點,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板書:頂點)

  摸摸頂點,有什么感覺?

 。5)繼續(xù)切下去,就可以得到一個長方體。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要讓學生在觀察中認識長方體面、棱、頂點等各部分名稱,體會感受面、棱、頂點的產(chǎn)生過程。從中發(fā)現(xiàn)長方體中面棱頂點的相互關系。

  2、游戲中掌握特征---突出重點環(huán)節(jié)

  (1)出示“魔袋”,你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體物體嗎?

  舉一舉:將你摸的長方體的物體高高的舉起。

  說一說: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大家說一說。

  預設:感覺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對邊都相等

  摸得時候有八個角

  直上直下一邊兒粗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依托生活中的長方體,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物到圖形的認識的第一次抽象過程,在觀察中感知虛線含義,在對比中認識長方體,初步感知長正方體特征。

 。2)觀察你準備的長方體物品。思考討論:長方體的棱、頂點、面各有什么特征?

  小組合作填寫學習記錄單。

  面

  頂點

  棱

  個數(shù)

  形狀

  大小關系

  個數(shù)

  條數(shù)

  長度關系

  (3)全班交流

  面:

  預設:①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是長方形,有3組相對的面,相對的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

 、陂L方體有6個面。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其余的面是長方形的,相對的正方形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其余的長方形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它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形狀相同,大小相等。其余的面是4個形狀相同、面積相等的長方形。

 。▽W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shù),指導學生按相對面有序的數(shù))(師課件演示面的特征)

  棱

  預設:①長方體有12條棱,有3組相對的棱,每組棱的長度相等

  ②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棱的長度相等

 、坶L方體有12條棱,有8條棱長度相等(學生拿著自己的長方體物品展示給全班同學)

  師:這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它有8條棱的長度相等。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W生拿自己的長方體展示給同學,邊說邊數(shù))

  師:你是怎么數(shù)的?這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

  預設:①特殊的長方體有的學生按長度可能分為兩組。

 、谝话汩L方體相對的4條棱為一組,分為3組。

  每組棱的長度都相等。(課件演示棱的特征)

 、郯磸囊粋頂點引出的三條棱為一組。引導學生觀察這樣數(shù)有重復的,上面的`數(shù)法更合理。

  -----引出長、寬、高的概念。(課件出示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棱叫做“長”,把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把傾斜向45°的棱叫做“寬”。

  ④如果學生沒有按一個頂點引出的三條棱分組。師說明: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利用學生手中的長方體物品,換一個方向擺放,指出他的長、寬、高。

  頂點:

  有8個頂點。

  師:從長方體一個頂點出發(fā)有3條棱,長方體有8個頂點,“三八二十四”。每個面有4條棱,長方體有6個面,“四六二十四”,可實際上一個長方體只有12條棱。誰能解釋一下,這是為什么?

  [設計意圖]這里我通過觀察、討論、記錄等不同方式,讓學生更系統(tǒng)深刻地體會長方體特征。突出了重點。

  3、操作中深化特征----突破難點環(huán)節(jié)

 。1)從老師準備的長方形硬紙片、小棒中先選擇一類材料制作一個長方體和一個長方體框架,有時間再選擇其它材料制作。

  邊做邊思考:

  ①你們選哪些材料,為什么這么選?

  ②你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

  ●活動一:制作長方體的框架。

  材料:橡皮泥、小棒

  每個小組配發(fā)小棒如下:

  4根6cm

  12根10cm

  10cm

  8根15cm

  2根7cm

  預設:各領4根,拼成一個長方體。

  其中一種領取8根,拼成一個特殊的長方體。

  領取12根相同的,拼成正方體。

  領取的材料拼不出長方體,可以再來換。

  領取的材料多了或少了。

  ●活動二:制作長方體

  材料:長、正方形硬紙片、透明膠條

  每個小組配發(fā)長方形、正方形硬紙板如下:

  預設:一般長方體

  特殊長方體

  正方體

  請你說一說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是什么?

  師:長、寬、高都相等,我們把它都叫做棱,正方體也叫立方體。(板書:正方體)

  (2)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做的?

  哪種材料一定不能選?

  有些不能選的,再給你幾張長方形紙或幾根小棒就能拼成長方體了?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為學生提供了寬闊的活動舞臺,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主動探索的創(chuàng)新意識。意圖有三:1、檢驗自己對長方體的特征是否清楚,對長方體特征的一個再認識。2、重點放在研究特殊的長方體上。特殊的長方體在學生認識上是一個難點,學生在操作中對特殊的長方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3、我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材料,巧妙地引出了正方體。

  4、對比中溝通聯(lián)系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形狀

  相同點

  不同點

  面

  棱

  頂點

  面的形狀

  面積

  棱長

  長方體6個12條8個6個面都是長方形

 。ㄒ部赡苡袃蓚相

  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

  面的面

  積相等

  每一組互相平

  行的四條棱的

  長度相等

  正方體

  6個12條8個6個面都是正方形

  6個面的面積都相等

  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2)長正方體有什么關系?

  預設: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7

  [教材簡析]

  本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見多邊形的特征,并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以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也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圖形打好基礎。

  例1教材一共安排了三個層次學習活動,讓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長方體的特征。第一層次結合實物(或圖片)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第二層次通過對長方體的進一步觀察,認識長方體的直觀圖及其面、棱和頂點,第三層次探索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礎上,介紹長方體長、寬、高的含義。例2著重引導學生利用認識長方體的已有經(jīng)驗,自主探索并歸納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jīng)驗,增強空間觀念,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教具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教具、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操作,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1

  出示畫面:有一些長方體的實物和正方體的實物。(如電冰箱、餅干盒、魔方等)

  談話:同學們,這些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你能說說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學生回答,并舉例再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和正方體。

  出示長方體模型,談話:長方體有幾個面?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你覺得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猜想。

  分組操作,進行驗證。學生分組從不同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看一看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匯報、演示觀察結果,并說一說從某一個角度進行觀察,能同時看到的是哪幾個面,看不到的是哪幾個面。

  提問:那么,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正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說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談話:依據(jù)同學們的觀察結果,我們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直觀圖。(標出面)

  談話:直觀圖中線和點都有各自的名稱,請同學們自學課本。

  學生看書,理解棱和頂點的含義。

  指名說一說什么叫做棱,什么叫做頂點?

 。▋蓚面相交的線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ㄑ菔荆┰谥庇^圖中閃爍棱和頂點,指名說一說(指一指)這條棱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這個頂點是由哪些棱相交得到的?

  提問:直觀圖是用實線和虛線兩種線畫成,你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

  說明:直觀圖中的實線表示從某個角度能看到的棱,而虛線則表示從某個角度看不到的棱。

  提問:長方體有幾條棱和幾個頂點?自己數(shù)一數(shù)。

  指名演示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面、棱和頂點的個數(shù)。集體交流數(shù)法。(適當進行指導,讓學生能體會到面可以一對一對地數(shù),棱可以一組一組地數(shù),頂點可以4個4個或2個2個地數(shù)。)

  得出: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提問:長方體的面和棱有什么特點?

  學生觀察長方體,說一說自己的猜想和判斷。

  談話:同學們觀察有了一些直觀的感受,下面我們通過量一量、比一比實際操作進行驗證。

  學生分組活動,利用長方體模型進行操作活動,并在小組中交流。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進行交流。

  學生1: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

  學生2: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的2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的2個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的2個面完全相同。

  學生3:長方體的棱有3組,每組的4條棱長度相等。

  可以讓學生演示操作,證明得到的結論。

  談話: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學生或教師說出(相對的面)

  引導學生理解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是指的哪兩個面;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是指的哪四條棱。

  出示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提問:這是長方體嗎?這個長方體和剛才同學們觀察的長方體有什么不同?

  學生:這個長方體有2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的,4個面是長方形的。前面觀察的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

  小結:長方體有6個面,有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有時6個面中,會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演示閃動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

  提問:這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你知道這三條棱分別叫做什么?(長、寬、高)

  說明: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中,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兩條棱分別叫做長和寬,把豎直方向的一條棱叫做高。

  [設計意圖: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一些直觀的認識,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測量、比較等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長方體的特征,并通過交流,對有關發(fā)現(xiàn)加以適當?shù)恼砗透爬。]

  2、練一練

  說明操作要求:同座兩人一組,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頂點,再量出它的長、寬、高。

  學生操作活動,互相說一說。

  二、探索與發(fā)現(xiàn),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教學例2

  出示正方體的直觀圖。

  談話:我們對長方體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認識,想一想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和幾個頂點?正方體的面和棱有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自主探索,并在小組中交流。

  指名在班級中說一說。

  學生1:正方體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學生2: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學生3:正方體的12條棱的長度相等。

  學生演示操作,驗證得到的結論。

  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出示比較的表格,讓學生填一填,再在小組中交流。

  名稱

  長方體

  正方體

  相同點

  不同點

  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結果。

  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8個頂點和12條棱。不同的是長方體6個面是長方形或其中有2個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12條棱都相等。長方體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寬、高,正方體都叫為棱長。

  2、練一練

  選擇一個正方體實物,量出它的棱長。

  學生在小組中操作,在班級中匯報測量結果。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認識長方體的已有經(jīng)驗,自主探索并歸納正方體面、棱和頂點的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幫助學生能比較完整地把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三、鞏固與拓展,感受變化,加深理解

  1、練習三第1題

  學生獨立看題,和同座同學說一說。

  指名在班級中說一說,集體交流。

  提問:這三個長方體有什么不同之處嗎?(發(fā)現(xiàn)第2個和第3個長方體的長比寬要短,第三個長方體的長和高一樣長,說明有兩個面是正方形的。)

  2、練習三第2題

  第2題中的4個問題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圖中標注出數(shù)據(jù),然后在組內進行交流。

  指名口答,并說一說想法。說明各個面是什么圖形及相應的長和寬的長度是多少。

 。ǖ4個問題,教師可以換一種提問:還有哪些面和同學們剛才觀察的幾個面完全相同?)

  3、練習三第3題

  出示圖。

  提問:觀察這兩個直觀圖,從圖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學生看圖,并說一說自己觀察的結果。

  學生:一個是長方體,一個是正方體。

  學生: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5厘米、4厘米和5厘米。正方體的棱長是5厘米。

  談話:繼續(xù)觀察,它們的面各有什么特征?

  學生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長方體前后有2個面是正方形的,其余的四個面都是長方形,并且完全相同。正方體的6個面完全相同。

  4、練習三第4題

  說明題意,并指名說一說擺成的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

  學生獨立標出各個幾何體的長、寬、高,再在小組中指一指,說一說。

  指名在班級中說一說各個幾何體的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和長度。

  5、練習三第5題

  出示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獨立做一做,做好指名說一說計算過程和想法,集體交流做法。

  提問:怎樣算長方體的底面的面積?正方體呢?

  (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底面面積就是長乘寬,正方體的底面面積就是棱長乘棱長。)

  [設計意圖:在鞏固練習中,不僅幫助學生加深對長方體和正方體基本特征的認識,也讓學生在觀察和交流中進一步拓展認識,感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變式。并為后面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做好準備。]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8

  教學目標

  (一)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二)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三)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二)確定長方體每一個面的長和寬。

  教學用具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可展開)、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剪刀。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教師出示長方體教具,用手摸一下前面(面對學生的面),說明這是長方體的一個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再用手摸一下左邊的面,說它也是長方體的一個面,它的大小是它的面積。

  教師:長方體有幾個面?學生:6個面。

  教師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順序摸一遍,說明這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請學生拿著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盒子也摸一摸,同時兩人一組相互說一說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

  再請同學拿著正方體盒子,兩人一組邊摸邊說什么是正方體的表面積。

  教師:(拿著長方體盒子)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能一眼全看到嗎?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一眼全看到?

  學生討論。(把六個面展開放在一個平面上。)

  教師演示:把長方體盒子、正方體盒子展開,剪去接頭粘接處,貼在黑板上。也請每位同學把自己準備的長、正方體盒子的'表面展開鋪在課桌上。

  教師:請再說一說什么是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學生口答。)

  教師板書: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2.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請同學拿著自己的長方體(用展開圖折上)。教師:請量出它的長、寬和高,說一說哪些面大小相等?指出相鄰的三個面各用哪兩條棱作為長和寬?

  學生四人一組邊操作邊討論后歸納:

  上下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寬作為長和寬的;前后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長和高作為長和寬的;左右兩個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長方體的高和寬作為長和寬的。 教師:對長方體實物,我們已經(jīng)會找它每個面對應的長和寬了,在平面圖上會不會找呢?

  請同學用自己的展開圖練習找各面的長寬。然后再請一兩位同學上講臺,指出黑板上展開圖中相等的面和對應的長和寬。

  (2)請同學們用新學的知識來解答下面的問題:例1(投影片)做一個長6厘米、寬5厘米、高4厘米的長方體紙盒,至少要用多少厘米2硬紙板?

  3.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教師:看看自己的正方體表面展開圖,能說出正方體的表面積如何求嗎?

  (2)試解下面的題。

  例2(投影片)一個正方體紙盒,棱長3厘米,求它的表面積。

  請同學們填在書上,一位同學板書:

  32×6

  =9×6

  =54(厘米2)

  答:它的表面積是54厘米2。

  教師:如果這個盒子沒有蓋子,做這個盒子要用多少紙板該如何列式?

  學生:少一個面。列式:32×5

  教師:說表面積是指六個面,實際問題中有的不是求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審題時要分清求的是哪幾個面的和。

  (3)練習:課本P26做一做。(請兩位同學寫投影片,其余同學做本上。)

  用學生投影片集體訂正。

  (三)鞏固反饋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新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正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第二部分教學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第三部分教學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9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情景,經(jīng)歷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特點的過程,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2、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良好興趣。

  重點難點:

  學生能夠熟練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特點。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長方體模型、正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出示教學板書,請學生觀察下列長方體和正方體并回答有什么特點?

  教師:提問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特點?

  學生尋找完畢,紛紛舉手準備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長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對面面積相等;正方體有6個面、8個頂點、12條棱,6個面都相等和12條棱相等。)

  二、課堂練習

  學生做第1題,教師讓學生選擇一個長方體實物,可以集中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學生做第2題,讓學生觀察課本中的長方體的三條棱長,并填完表格。

  學生做第3題,根據(jù)課本中的長方體的三條棱長和每組對面的形狀,分辨出6個不同的.面的編號?梢宰寣W生按照課本中6個面的長、寬來做成面積相等的紙片,然后組成一個長方體來進一步熟悉長方體的6個面的大小和相對的位置。

  教師根據(jù)課本第4題中的長方體插圖,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制作一個這樣的長方體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條。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0

  《長方體的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探索發(fā)現(xiàn)長方體(正方體)的基本特征。在我教本課之前,觀摩同行執(zhí)教已有十多遍,觀摩過程中也斷斷續(xù)續(xù)有些思考困惑,主要集中在幾下兩點:

  1、從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學生的空間觀念怎樣飛躍?怎樣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為什么會有不少學生將“長方體”說成“長方形”,僅僅是口誤嗎?

  為了解決這些困惑,我提前研讀了相關資料(此時我的學生剛進入五年級上學期),通過研讀思考,我明白所謂空間觀念就是指對物體和幾何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其變化在人腦中的表象及想象?臻g觀念是由感知覺到概念間的“階梯”,是建立幾何概念、形成空間想象力的基礎。《長方體的認識》這節(jié)課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那么無論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是什么,都要肩負起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任務。我想起同事們在日常教學中總是會感到學生的空間觀念太差,有些學生甚至根本就沒有空間觀念,而在怎樣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時又會感到很茫然。

  雖然學生在一年級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體,但本節(jié)課才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地研究立體圖形,教材先從生活入手抽象出立體圖形,接著在明確面、棱、頂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研究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最后認識長、寬、高并解決相關實際問題。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很豐富,但要想讓學生自己在做中學、玩中學,很明顯一節(jié)課無法完成。于是我又陷入了思考: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實效?

  為了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和研究興趣點,我對一個自然班進行了相關內容的課前調查,具體內容和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問題1:你知道長方形和長方體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嗎?

  【意圖:為了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在學生心中的真實建構情況!

  調查結果:

  關于長方體和長方形的區(qū)別:在63個學生的回答中,只有18人(約占28%)能準確說出平面與立體之分;有28人(約占44%)說長方體可以立起來,但長方形立不起來,這樣的回答其實并不準確,但潛意識中要傳達的內容也可歸為平面與立體之分;還有17人(約占27%)所回答的內容根本不靠譜。

  關于長方體和長方形的聯(lián)系:該問題難度較大,在63人中只有11人(約占17%)能夠說出長方形是長方體的一個面。

  結果分析:

  調查顯示學生并沒有很好地建構起清晰的立體圖形的表象,所以產(chǎn)生了上述的問題;诖宋铱紤]在認識長方體前可以從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入手。

  問題2:如果讓你研究長方體的特點,你喜歡怎樣研究?

  【意圖:旨在了解學生關于長方體的研究興趣點!

  調查結果:

  有12人(約占19%)提到喜歡研究長方體的面。

  有6人(約占10%)提到喜歡研究為什么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是長方體。

  有4人(約占6%)提到喜歡研究長方體的構造。

  各有3人(約占5%)提到喜歡研究長方體頂點或棱。

  有2人(約占3%)提到喜歡研究長方形如何變成長方體。

  還有學生在問卷中明確表示:我喜歡拼裝長方體,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動手做一做、干一干,有時比只看還要好。

  結果分析:

  調查顯示學生的研究興趣點比較分散,但都很有價值。相比較更多的人喜歡研究面的特點,基于此怎樣激發(fā)學生研究頂點和棱也是要思考的問題。另外部分學生喜歡研究長方體的構造及拼裝長方體對本課的活動設計也很有啟發(fā)。

  在分析了學生的調查問卷和進一步思考之后,我結合自己的思考設計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實踐,現(xiàn)將實踐教學中的兩個片段分析如下:

  片段一:

  課前活動中每個4人小組準備6根長度相等的小棒,按照要求拼出圖形:

  任務一:用6根長度相等的小棒拼出1個長方形;

  任務二:用6根長度相等的'小棒拼出5個正方形;

  任務三:用6根長度相等的小棒拼出4個三角形。

  學生能夠快速準確完成任務一;

  能夠在片刻思考之后拼出形如“田”字的圖形完成任務二;

  但卻苦苦思索無法完成任務三。此時我出示三棱錐,學生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三棱錐上有4個三角形,緊接著我追問學生:“通過這個活動你有什么感受?”部分學生深有體會地談到:“圖形不只有平面的,還要向立體發(fā)展!倍切]有發(fā)表感受的孩子我也能從他們的表情上洞悉他們的內心……

  片段一分析:

  面對只有17%的學生能說出長方形是長方體的一個面的課前調查結果,我考慮在認識長方體前可以從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入手進行課前活動。實踐驗證通過三個拼圖形的活動任務安排,使得學生經(jīng)歷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維過程,而學生也在過程中無形地完成了從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認知飛躍,于是在后面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幾乎沒有學生將“長方體”誤說為“長方形”。

  片段二:

  在學生觀察自己手中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并引導其有序數(shù)出面、棱、頂點數(shù)量的基礎上,我直接安排了“制作長方體”的活動!拘〗M材料為:卡紙、直尺、剪刀、膠帶、信封(內有2個或3個已知的面)!客瑫r要求學生邊制作邊思考:長方體面的形狀和大小關系?長方體棱的長度關系?

  大約10分鐘(速度最快的小組只用4分鐘)之后,所有的小組都順利制作出了一個長方體,【如圖】且大部分小組都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特點。此時的展示匯報便顯得很“酷”:組長拿著自己小組的作品落落大方地在臺上對同學們分析講解他們的發(fā)現(xiàn),教師只需在恰當?shù)臅r候追問發(fā)現(xiàn)的依據(jù),并引導其它小組進行補充即可。

  片段二分析:

  基于課前問卷中部分學生表示喜歡研究長方體的構造及拼裝長方體對我的啟發(fā),我安排了這個制作長方體的活動。其實一開始我想讓學生將自己手中的長方體剪開進行觀察,但考慮到生活中的長方體大都是一些盒子,而盒子在粘和處的多余材料會影響學生的觀察,于是我想自己給每個小組制作長方體讓學生去“剪”,但此時我想到調查問卷中有學生說:“我喜歡拼裝長方體,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動手做一做、干一干,有時比只看還要好!

  看著學生的心里話,我很想大膽嘗試,但考慮對學生而言“制作長方體”比“剪開長方體”難度要大,所以我在信封中提供了幾個已知面。盡管如此,我還是有些擔心,畢竟長方體面、棱的特點學生還不知道,就直接放手讓其制作,實在是有些冒險,不過最終我決定相信學生,我想當孩子們拿著自己制作的長方體進行匯報的時候內心該有多高興。實踐顯示:我的愿望實現(xiàn)了。但此時我卻在思考:為什么學生能夠在沒有研究面、棱的具體特點時就能制作出長方體呢?后來我想到了:因為學生有生活經(jīng)驗,雖然長方體僅僅在一年級的數(shù)學書上“曇花一現(xiàn)”,但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學生在生活中見過多少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學生在生活中玩過多少長方體的玩具!……

  我如夢初醒,課前自己的擔心多余了,但也暴漏了我在研究學生的時候對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讀的還不夠懂。是!學生思維認知的發(fā)展不僅僅在數(shù)學課堂上,生活經(jīng)驗也是教師在課前需要深刻了解并且讀懂的。只有在這樣深刻讀懂的基礎上,學生的思維才能順利實現(xiàn)飛躍。

  至此本該結束了,但學生又在上完課的第二天給了我新的驚喜:他們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形狀是正方體的盒子!救鐖D】孩子們說:“老師,我要用這個正方體包裝禮物送給你!”

  面對此情此景,我感動了!我對孩子們說:“老師不要里面的禮物,只要這個盒子就行!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的思維是多么豐富奇妙,要想讀懂你們,老師定當繼續(xù)努力!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類、操作、討論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和歸納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能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3、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舊迎新

  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長方體,誰來說一說你心中的長方體是什么樣子的。

  是不是任意的6個長方形就能圍成一個長方體呢?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的世界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它。(板書課題)齊讀一遍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活動一: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1、尋找生活中的長方體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3頁,觀察后找出在主題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樓房的形狀是長方體,地磚的形狀是長方體,魔方的形狀是正方體)在生活中許多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如:藥盒、煙盒、冰箱、微波爐

  2、明確長方體和正方體各部分名稱

  面:長方體中每一個長方形叫做長方體的面(分別指出六個面)

  棱:兩個面相交的線叫做棱(分別指出12條棱)

  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分別指出8個頂點)

  長方體是由面、棱、頂點三部分組成的,你能依照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找出正方體的頂點、棱、面嗎?

  活動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

  師: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手中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從面、棱、頂點三個角度來研究長方體、正方體各有哪些特征?

  1、學生研究,教師指導研究。完成14頁長方體的特點表格中的各項內容。

  2、學生交流展示

  師:誰愿意來匯報一下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哪些特征?

  面: 6個 每個面都是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 相對的面面積相等(把藥盒的相對面剪下來,重合在一起進行比較。通過測量出長和寬然后計算的。)

  棱: 12條 可分為3組 相對的四條棱長度相等(測量)

  頂點:8個

  3、對比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點,完成14頁表格中正方體特點部分。

  活動三:辨認長方體的長、寬、高及正方體的棱長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的框架,去掉長方體的一條棱,你還能想像出長方體的形狀嗎?

  預設:

  生:能!

  師:再去一條棱呢?

  生:也能!

  師:如果讓你再去掉一些棱,至少要剩下哪幾條棱才能保證我們可以想像出原長方體的形狀和大?

  生:留下連接在同一頂點的三條棱。

  師追問:為什么?

  生:從一個頂點引出的這三條棱決定著長方體的大小。

  師:那你就給這三條棱起個名字吧!

  生:長、寬、高。

  出示透視圖,標明長、寬、高。

  2、揭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師:正方體長、寬、高有什么特點?

  生:一樣長。

  由于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所以它的長、寬、高都叫做棱,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如果我們畫一個圈,將圈中所有的圖形稱為長方體,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如何表示。

  活動四:自己動手圍一個長方體

  老師為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些長方形的紙片,請大家動腦動手找出6個長方形紙片圍成老師手中的這個長方體。

  三、練習

  不知不覺我們的課上到這就快結束了,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我們通過練習來檢測這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1、你能想像出與其相對應的長方體嗎?(課件)

 、匍L方體后面的面積是( )

 、陂L方體( )面的面積分別是24

 、坶L方體左右兩個側面的面積之和是( )

 、荛L方體棱長之和是( )

  四、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研究圖形的方法?

 。ㄓ^察、畫圖、測量、等多種方式)

  教學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單元是學生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一次過渡,也是學生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的`基礎。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一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更是一個質的飛躍。特別是是對于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本單元的學習是有一定難度的。而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充分認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fā)現(xiàn)它的特征,還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jīng)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在解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一個長方體,最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我讓學生把一個長方體放在課桌上,然后坐著觀察,站著觀察,再換個角讀觀察,學生在觀察后得到結論:最多能同時看到3個面。在探究長方體特征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棱、頂點,然后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fā)現(xiàn)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征,我想這樣發(fā)現(xiàn)的特征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識的條理性,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研究問題,有條理地總結結論。在研究長方體特征時,我讓學生分別從面、棱、頂點三方面去研究,學生對于研究有了方向。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結束后我組織學生有條理地總結,并有條理地板書。

  4、新增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同樣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發(fā)現(xiàn)這樣的長方體除正方體外的四個長方體完全相同,為后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5、本節(jié)課講授的內容較多,學生操作的活動較多,這都占去了很多時間,練習就要設計得“精”而“巧”了。我練習只設計了一道,但這一道包涵了這節(jié)課全部重點難點,充分發(fā)揮練習的作用。

  本節(jié)課學生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自主性、積極性,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知識建構過程。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圖形。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地認識了長方體,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基本特點。學生在學習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知識中,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會有所形成。本節(jié)課學習長方體的特征,為后面學習其它立體圖形等知識做準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立體圖形的認識,達到發(fā)展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設計理念

  1、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本節(jié)課中,教師采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里動手實踐操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長方體的表象,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構建過程,體現(xiàn)了"再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重視"過程與方法"方面的教學。

  本節(jié)課中,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并且在小組內交流合作,從而認識長方體,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推理中得到共性的東西——對長方體的認識。同時,引發(fā)了對其他立體圖形的認識興趣,發(fā)揮了"合作——探索"教學模式所具有的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優(yōu)點。同學之間的互助精神得到大力發(fā)揚,學生群體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進一步開發(f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感知、操作、交流、歸納等活動,進一步認識長方體,了解長方體各部分名稱。

  2、經(jīng)歷感知、操作和歸納等過程,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特征,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和認識長、寬、高。

  2、教學難點:形成長方體的空間觀念。

  五、教具和學具的準備

  1、教具:學具袋(內裝四類幾何體:長方體、三棱柱、球等),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

  2、學具:學具袋,三類小組制作材料(塑料刀、橡皮泥、三色塑料吸管、長方形紙片,透明膠條,剪刀),實踐報告單。

  六、教學過程

 。ㄒ唬⿲嵨锔兄,建立表象

  師:這節(jié)課,趙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魔袋,里面裝有許多物體。你們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體嗎?

  指名學生上臺摸。

  師:他摸出的是長方體嗎?

  生:是。

  師:勇氣可佳,你真了不起。ü恼谱YR)

  師:你們還想不想摸?

  生:想。ù藭r學生熱情高漲)

  師:在每個學習小組里都有一個魔袋,請組內的成員都摸一摸。

  學生動手摸長方體。

  教師巡視。

  師:不錯,大家摸得還真快,感覺還真靈。

  師:請各組中的同學把摸到的長方體高高舉起來。

  學生把摸到的長方體高高舉起。

  師:誰愿意把你的感覺或是成功的經(jīng)驗,跟大家說一說?

  生1:我感覺長方體有6個面。

  生2:我感覺長方體相對的面積都相等,相對的邊長度也相等。

  生3:我發(fā)現(xiàn)長方體有八個角。

  … …

  師:同學們是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來感覺的。你們在摸的時候都有這些感覺,換句話說,就是你們都抓住了長方體的某些幾何特征。那么長方體都有哪些幾何特征呢?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就全明白了。教師板書課題"認識長方體"。

 。ǘ﹦邮謱嵺`,小組合作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用來制作長方體的材料。有了這些材料,再加上你們的巧手,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成功。在制作時,要邊思考,邊動手。制作完畢后,要討論匯報的語言,力求發(fā)言精彩。要想把這項任務完成得又好又快,就需要小組合作。請大家動手制作吧!

  【CAI播放:背景音樂】

  學生利用提供的實踐材料分組進行制作長方體。

  教師巡視指導。

 。ㄈ﹨R報交流,歸納整理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都非常投入。你們一定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好!現(xiàn)在就開始吧!匯報展示時,要介紹本組所用到的材料、方法以及你們的發(fā)現(xiàn)。

  生1:我用塑料刀和橡皮泥切出了長方體。

  師:切出這個長方體至少要切幾刀?

  生1:切六刀。

  師:為什么不是五刀或是七刀?

  生1:切六刀,是因為長方體有六個面。

  師:是不是六刀就一定能切出一個長方體呢?

  生1:不一定,因為切歪時需要修正。

  師:做得很好,說得也很好。

  師:除了"切"的方法以外,還有其它方法嗎?

  生2:我們用六個長方形紙片"圍"成了一個長方體。

  師(出示學生圍成的長方體):在長方體中,圍成它的這幾個部分叫做什么?

  生:叫做"面"。

  師:對,這就是長方體的"面"。

  教師板書"面"。

  師:用六個"面"圍成了一個長方體,隨便地圍可以嗎?

  生2:不可以。圍長方體時要注意相對的兩個面面積大小要相等。

  師:說得挺好的。

  師:制作長方體,除了"切"和"圍"的方法之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3:我們用"插"的方法,插出了一個長方體。我們用了12根塑料吸管和8小塊橡皮泥。

  師:你能為大家再把12吸管的情況說得具體一些嗎?還要說一說你們小組的制作方法。

  生3:12根吸管是三種顏色的,每種顏色的吸管長度都相等。制作時,要把它們分成三組安

  插,注意保證每組中4根吸管的長度都要相等。

  師(出示學生插成的長方體):在長方體中,這些小管兒叫做什么?

  生:叫做"邊"。

  師:并不十分準確,它是由兩個面相交而形成的。在立體幾何圖形中,它這叫做"棱"。

  【CAI出示:閃爍的棱】

  師:這就是長方體的"棱"。

  教師板書"棱"。

  師:在你們面前的長方體中,指出一條棱,說一說它是由哪兩個面相交而形成的?

  學生在小組內的長方體上動手指一指,說一說。

  師(再次出示學生插成的長方體):這8小塊橡皮泥所占據(jù)的位置叫做什么?

  生:"角"。

  師:也不夠準確,它是由3條棱相交于一點而形成的。在立體幾何圖形中,它這叫做"頂點"。

  【CAI出示:閃爍的頂點】

  師:這就是長方體的"頂點"。

  教師板書"頂點"。

  師:剛才,無論是在制作長方體的過程中,還是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一定都有很多的發(fā)現(xiàn),想不想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寫下來?

  生:想!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手中的"實踐報告單",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分類(面、棱、頂點)寫下來,可以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填寫完畢后,我們請幾個小組派代表到前面來進行匯報。大家動筆填寫吧。

  學生動筆填寫實踐報告單——《我們的發(fā)現(xiàn)》。

  教師巡視指導。

  填寫完畢后教師組織學生利用實物投影進行匯報,不完整的其他小組補充。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的表格進行小結。

 。ㄋ模┞(lián)系比較,生活拓展

  【CAI出示】一個長方體。

  師:它是一個長方體嗎?

  生:是。

  師: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又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綜AI出示】長、寬、高。

  【CAI演示】師:調整一下這個長方體,將它的長縮成與寬一樣長,就變成另外的模樣。它還是長方體嗎?

  生:是。

  師:說說你的看法。

  生:因為它同長方體一樣,也有6個面。只是它的長與寬一樣,是一個特殊的長方體。

  師:它的6個面有些特殊,怎么特殊?

  生:在6個面中,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師:這種長方體確實是長方體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CAI演示】師:再把高拉長,拉得與寬一樣長。

  師:現(xiàn)在的這個圖形還是長方體嗎?

  生1:是。

  生2:不是。

  師:說說看。

  生2:它的6個面都是正方形,它應該是正方體。

  生3: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所以我認為正方體也是長方體。

  師:正像同學們所說的,正方體也是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CAI出示】

  學生觀看關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游泳場館——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機動環(huán)節(jié)※

  【CAI出示】(橫著放的長方體)。

  師:如果橫著放,它與生活中的什么物體很相似?

  生1:像塊磚。

  生2:像鉛筆盒。

  生3:像講臺… …

  【CAI演示】(豎著放的長方體)。

  師:如果豎著放,又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

  生1:一扇門。

  生2:一幢大樓。

  生3:一臺冰箱… …

  師:展開你們豐富的想象,你們把它想成什么,它就是什么。

 。ㄎ澹┤n小結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3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并了解它們的主要特征。

  2、能夠指出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正方體,哪些物體是長方體。

  3、喜歡幾何形體圖形,對數(shù)學探索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紙盒、紙箱若干。

  2、幼兒對于正方向、長方形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情境創(chuàng)設,引出活動主題。 向幼兒展示長方形、正方型,引導幼兒回憶它們的.特點,之后呈現(xiàn)正方體和長方體寶寶,請幼兒思考它們是誰?

  2、展示模型,動手探索。 教師向幼兒展示紙盒和紙箱,請幼兒說一說它們是什么形狀,并請說明判斷標準。

  3、總結梳理,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征 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長方體寶寶和正方體寶寶的特征

  4、游戲鞏固,問題拓展 把幼兒分組,分別呈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版紙箱、鞋盒、牙膏盒以及藥品盒等,請幼兒相互配合,把他們放回到對應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大框里。

  【活動延伸】請幼兒去美工區(qū)制作正方體和長方體。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4

一、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2、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三、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2、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3、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4、發(fā)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5、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6、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四、教學反思:

  本活動的知識點多,都是概念性的,鞏固學習時,幼兒易產(chǎn)生厭倦情緒,為此,教者改變了傳統(tǒng)方式,根據(jù)教學目標另行設計了以幼兒熟識的實物為載體,使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動一動及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得到了發(fā)展。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使幼兒更好地以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了解周圍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從而對周圍的事物產(chǎn)生好奇心,培養(yǎng)幼兒愿意探索的習慣。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5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2.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思維,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用具】長方體模型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新課引入

  1.同學們聽說過北京大學嗎?上北大是老師讀書時的夢想。你能從北大校區(qū)中找到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圖形嗎?

  2.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3.揭題:這節(jié)課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小組合作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1)游戲:你們會玩摸長方體的游戲嗎?

  A你怎么確定摸到的一定是呢?還有什么方法?(他是用“面”、“棱”、“頂點”描述這個長方體的。)

  B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我想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你們可能有所了解,在資料袋中也有提示說明。)

  C全班反饋

  D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A它們之間有聯(lián)系嗎?各有什么特征?

  B分小組活動。(下面小組分工合作,利用學具,通過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精彩的發(fā)現(xiàn)?將發(fā)現(xiàn)寫在記錄表上。)

  C全體發(fā)饋,同學提問。(根據(jù)小組的發(fā)現(xiàn),誰能向他們提出問題?)

  D你們還有問題嗎?

  E教師提問:正方體與長方體有關系嗎?為什么說是特殊的長方體?(預設:認識長方體長、寬、高特征;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

  F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征,你可以畫出一個長方體嗎?

  3.教學如何畫長方體。(如果這樣放最多可以看見他的幾個面?還有哪幾個面看不見?)(在畫圖時,除了畫前、后兩個面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看上去成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它還是長方形)

  三、運用新知體驗價值

  1.如果現(xiàn)在只看到長方體的長、寬、高,你還能畫出一個長方體嗎?(閉上眼睛,畫長方體。)

  2.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

  3.猜一猜:根據(jù)長、寬、高長度,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什么物體?

  4.做一個如圖的長方體寶寶床的床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長的木條?

  5.你準備選擇下面哪一種尺寸的床板?(單位:分米)

  32×920×10

  四、全課總結拓展創(chuàng)新

  1.想一想:為何北大校區(qū)眾多建筑設施的外觀造型都是長方體呢?

  2.實驗活動:用準備的材料做一個長方體(再次體驗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相關文章: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02-16

認識長方體教案12-09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04-12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優(yōu)秀】06-10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15篇03-02

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教案03-09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4-03

《長方體的認識》的教學反思05-24

大班數(shù)學認識長方體正方體教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