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精品【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
通過這幾周的教學已將word20xx教學內容完成,從學生上課的反應來看,新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好,現在我已將藝術字、圖片、剪貼畫、文字設置、基本的編輯操作都講完了,大部分學生也很好了完成了我設計的練習任務,可是在綜合練習時,遇到了很多問題,就是學生雖然掌握了如何在WORD中設置文章的方法,但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獨立制作一個電子小報時,卻不知該如何下手。因為制作電子小報是對學生一個綜合能力的考核,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電腦操作知識,還要對制作排版的相關知識要有所了解,這使我產生了疑問,我在設計教學時,如何才能將這一部分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學生呢?以前我的設計是用最快的速度讓學生們掌握了WORD的操作方法,因此設計的課堂練習比較簡單,只針對于新知識的學習,而很少考慮這些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實際生活的應用很少掛鉤。在節(jié)約出比較多的時間來進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練習,可是事實卻說明學生在課堂上對新知識的掌握倒是還行,可一遇到實際問題就不知該如何下手操作,現在我已經將WORD的相關操作都講完了,并進入了綜合應用練習階段,我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讓他們更快的掌握WORD的應用?
我目前的做法是,先給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應用實例,在老師演示的.基礎上讓學生完全按照要求來完成任務,在學生進一步掌握了WORD綜合應用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加深實例的難度,并要求所有練習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并逐步深入和擴展學生對電子小報的排版結構等認識。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fā)現以后在教學中應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加強自己在日常練習過程中練習文件的選擇,在練習中要兼顧學生的各方面知識融合和積累,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2
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再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么課,并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么課,掌握這門課。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這里提出,與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為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充實自己
現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自己應該不斷充電,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輕松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不斷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發(fā)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心服口服,從而輕松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二、巧妙設計教學任務,采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于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后,從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嘗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
課程改革中,教師不能再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式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孬@取知識。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鉆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fā)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要把握好教學進程的坡度,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和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學生試著自己去解決,在自身實踐中體會和提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
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自學,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四、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松風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類型多種多樣,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而不喜歡上理論課。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盡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信息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信息,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信息,通過這幾個身邊的小事情,學生踴躍發(fā)言,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載體,也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讓學生感受到計算機世界的五彩繽紛。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很重要,教師上課要帶上良好的情緒、真誠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從而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盡可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讓他們輕體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有什么問題才會及時地提出來,師生雙方才可以及時交流。教師應不斷地分析學生的感受,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把握好“度”,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開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讓教師在和諧中詮釋教學,讓學生在和諧中建構知識,從而在學生心目中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魅力,讓自己的課堂散發(fā)出靈性的光輝,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喜歡的感覺,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環(huán)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進而實現信息技術教育的總體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3
在我從教的這段時間內最令我頭疼的事情就是在機房上課時的紀律問題。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學生多,接觸時間少,深入的教學工作很難落實到位,如果碰到一些不聽話的孩子,更會耽誤全班同學的學習時間,因此如果課堂紀律管理不好,一切也都是空談。
究竟如何管理好課堂紀律呢?一直困擾著我,也一直思考著。中間也去找老師探討過,也訪問過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堂,但實踐到自己身上總還是有難度。吵,打是不允許的.,也不是上上策,更是自己及其不愿意也不能的做法。我只希望每次上課學生能保持安靜,遵守課堂紀律,老師講課時孩子們能坐姿端正,不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不說廢話,碰到問題可以舉手發(fā)言等等,這才是我自己設想的理想狀態(tài)下的課堂。然而自己仔細一想,如果不到十歲的孩子完全按照老師的設想去?在現代化教學過程當中,我們呼吁的課堂要民主化、人性化,孩子是教學的主體,孩子才是我們教育的上帝,更要給孩子發(fā)展的空間,老師也不能挑戰(zhàn)新課改的權威,套用以前的老一套了。
通過與其他老師的溝通和學習,我了解的四年級小學生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1.興趣廣泛,小動作多,愛交頭接耳;
2.注意力不夠穩(wěn)定,不能持久;
3. 無意記憶還占相當優(yōu)勢
4. 情感容易外露,愛爭論問題,容易激動,動不動就提出批評意見,但仍愿意依靠老師,希望老師來做主等等
針對學生這些特點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來應對:
1.重復練習上下課坐姿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
2.講解上課紀律要求和安全規(guī)范。
3.利用多媒體演示講解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個主要需要我們在備課過程中深挖教材改變教學策略,讓教學更生動有趣。
4、精講多練,集中學生注意力,交換練習的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講解不宜過長,敘述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要提綱挈領。
5、結合發(fā)現探究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其教學設計為:簡述操作要領→操作嘗試→啟發(fā)引導→操作學習→反饋指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一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二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6、利用班級管理方法進行分組打分。在課堂中,根據學生表現進行表揚批評,給予相應獎勵和懲罰措施,最后由班長統(tǒng)計到班級當中。
7、提升教師自身魅力,樹立在學生中的威信,正所謂“親其師,重其道”。
實施過程當中課堂紀律稍有改進,剛開始應對小學生,經驗上還有很多不足,也在探索摸索當中,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4
以前上信息技術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對于接受能力強和以前已經接觸過此類問題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即使你演示一遍他也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況且,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在自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學,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情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
把問題作為出發(fā)點,給學生設置問題的情景,提出帶有啟發(fā)性、挑戰(zhàn)性的問題,提供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想象、概括、研究的學習過程,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老師要適當給予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鼓勵他們大膽去嘗試。在信息技術課堂上,要多讓學生用鼠標點一點、試一試,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例如:在教學“美化文章”這一內容時,先給出一篇美化過的學生作文,提出“如何美化”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邊框底紋”命令的用法,要求每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鼠標點一點、試一試,用眼看一看變化、動口說一說、動腦想一想、比一比,看看誰把文章修飾的最美,組與組之間展開競賽。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要讓學生享受成功,從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二、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還有,學生的完成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幾分鐘時間就完成任務了,然后就想干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有些學生即使沒完成任務,但看到別的同學已經開始做其他的,也不免心不在焉,有的學生干脆偷懶,即使沒學會、沒完成任務也把問題放到一邊,這樣就會有不少學生掉隊。于是我定下了這樣的規(guī)矩:全班同學都完成任務了才允許他們自由安排時間,這樣一來,每個學生為了不拉全班學生的后腿,都會認真的去做,提前完成的學生還會主動的去幫助不會的同學,有問題的學生也會主動的向會的學生請教,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那些學得好的同學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信息技術操作水平。同時,同學之間也在互相輔導學習的過程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多讓學生做老師
以前,我經常使用教師演示,學生看的方法授課,結果就會出現部分學生不耐煩而部分學生又心不在焉,甚至說話打鬧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不用心看書上的步驟,甚至老師演示完了,有些學生還不知道所學的內容在書上的什么地方,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后來在學習新知識時,有些需要演示的內容,我盡量讓學生去做,全班同學一起看書上的步驟,由一名學生代表演示,這樣以來,學生就能專心研究書上的`操作方法,特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基礎比較好、領會比較快的學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老師也可以及時監(jiān)督課堂學習情況。
四、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fā)展性特點的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信息技術教學的層次性和實用性,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我在教學中就主要以這種形式組織教學。比如在進行段落格式設置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前我設計了一段小文章,保存為兩份,一份故意打亂各種格式,整篇文章非常不協(xié)調。另一份則是調整好的效果。通過對比較,孰優(yōu)孰劣一看便知。開始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如何把第一份文章的格式調整過來。然后先讓學生自己探索,接著請已經完成(或許只完成一部分)的學生把自己的做法演示給大家看,學生最后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老師指點,最終終于調整完畢時,一篇清晰優(yōu)美的作品也就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發(fā)出“原來如此”的感嘆,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五、多選用身邊的素材
學習信息技術課選用素材時,盡量選用學生比較熟悉和他們身邊的素材,這樣比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也突出了信息技術課的實用性、工具性。如文字內容可用學生自己的作文、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時事新聞等,圖片及視頻內容可拍攝一些學生或學校的照片或視頻,音樂素材可讓有特長的學生使用學過的知識錄制歌曲,或剪裁學校搞活動時的一些片段,或及時下載一些學生喜愛的歌曲視頻等,還可以讓他們親自上網搜索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供上課時使用,也可及時和其它學科的知識相結合。
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應該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而且自主學習及創(chuàng)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教師在不斷的反思中也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5
現在學生在信息的學習上,“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而且我們不能以他的學號來劃分他們的優(yōu)差。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fā)現他們掌握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采取分層教學。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如何來吸引學生。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有很多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游戲、FLASH動畫演示、采取學生制作網上評比的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怎樣用學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己去學習,如何去掌握。那么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了,我們就不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況。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如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是我們每一個老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任務定得太高有的學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興做了;任務太低了,好的學生完成了就沒有事做,就可能會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多反思如何分層次的布置任務,也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充當一下“小老師”,讓他們嘗試角色的轉變,同時增進學生間的友情。這樣我們就能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6
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擔負著“使學生在建立對信息技術及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及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钡戎匾熑巍T诮虒W中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這門新興課程,使他們在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方面得到培養(yǎng),是所有教授此門課程的教師要努力研究的。在一年多的教學實踐中我有幾點體會。
一、巧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景創(chuàng)設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應當注重開課“導語”的設計,快速而有效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入角色。
中學生的心里特點是主觀能動性強,對各種事物,尤其是新生事物總是充滿著求知欲望;但往往耐性不夠,對枯燥的理論知識興趣不足。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揚長避短,根據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設出能引發(fā)學生好奇心的導課情境來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使他們樂學。
為了能夠長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創(chuàng)設出形式各異的導課情境,用實例展示代替無趣的語言介紹,用聲情并茂的動畫代替單一的圖形,用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眼球……從而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興趣,求知欲望被激發(fā)起來了,作為教師自然就可以順水推舟,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海洋了。
二、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使學生樂學。
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書本知識最終都要體現在對計算機的操作和使用上,也就是說要“學以致用”。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所學的為自己的“需要”而服務。
中學生的知識和閱歷都比較淺顯,這使得他們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教學內容脫離他們的實際生活太遠、理論性太強,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從而使學生樂學。例如“畫圖”工具可以用來描繪校園;word可以用來制作課程表、寫信;powerpoint制作的幻燈片可以用來介紹班級、老師、同學、校園生活;e-mail可以給同學發(fā)賀卡等。
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是為了操作使用的,有了“用”的目標,“用”的需求,學習就有了動力。因此每節(jié)計算機課教師都要給學生設計應用練習以目標驅動學生對信息技能的學習。
三、鼓勵“嘗試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樹立“求新”“求異”觀點。
在日常的教學中,常常能碰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計算機課上,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不是很認真,有的只是為了完成應付任務,有的只是機械的重復老師的示例。沒有了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習自然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努力營造寬松、積極、探索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嘗試創(chuàng)新”,讓他們明確只要敢于參與,就是成功,樹立“求新”“求異”觀點。比如在我給四年級上“畫圖”課中,在掌握各項工具使用技能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這時有的學生就很興奮,有的作品卻沒有新意,還有的只是單純的復制書本。我仔細觀察學生的作品,從中找出閃光點,展示給大家看,再讓同學分析制作思路,接著大家一起嘗試。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體會到了大膽嘗試的樂趣。
四、全方位互動,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
新課標要求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學、動手、和應用的能力。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只起指導、啟發(fā)、總結的作用。課堂上如果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在設計課堂時,教師應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空間,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chuàng)新和自學的樂趣。做到全方位互動,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課堂上,學生有問題可以與老師交流,尋求幫助;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體現合作。
比如指法練習時,通過打字競賽,學生大多獲得了好成績。另外讓學生互相檢查手指位置、眼睛,評出打字小能手、助人小幫手、優(yōu)秀合作小組,追求多層面的成功。
五、以“評”促“學”,讓學生體驗成功。
評價作品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在于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相互的信息交流中取長補短獲得進步。在評價課中我們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從而激發(fā)持久的學習動力。這就要求教師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作品,敢于直言不足,也能賞識他人的閃光點。以“評”為動力,鞭策和鼓勵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上是我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yǎng)為主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真諦所在。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7
在新課導入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計算:或是紙筆,或是口算,或是計算器,只有少數同學思考有沒有其他好的方法。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流程,會對結果進行分析,只有幾個別的`同學還在機械地填空,但由于條件的限制,同學們的實際操作時間有限,不經常練習往往會手生,我會盡最大能力來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8
本節(jié)主要認識flash軟件工具的構成,flash動畫的基本要素:幀、關鍵幀,以及工具箱中幾種工具的使用。
本課是學習Flash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對以后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是第一課時,因此應圍繞學生所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動畫的制作、電腦特效合成)來進行講解,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軟件的興趣。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實踐,力爭讓學生通過聯系獲得知識。在學習的方式和表現目標可以是多種的、生動活潑的,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建議采用體驗、模仿與實踐方法。
教學過程:演示flash動畫作品,分析動畫作品,讓學生感覺制作簡單動畫并不難,了解構成flash動畫的基本元素。用對比學習方法,理解幀及關鍵幀的意義。對關鍵幀的概念和作用要交待清楚,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所以可以適當地加上一些練習,以鞏固知識。
基本要求:學會利用常用工具繪制主題畫,把重點放在常用工具的使用上。
結果只是感受了一下動畫,能打開FlashMx軟件,用鉛筆工具及顏料桶畫葉子,還很少畫出的,對各種幀的了解程度還不夠,下節(jié)再根據實例強化一下。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9
在圖像合成的教學中,我首先收集了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片,邊讓學生欣賞邊給學生講解,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電影海報、廣告、產品包裝、印刷品等等很多的地方都需要使用圖像合成。往往一幅作品需要許多圖像元素,經過藝術的再加工再創(chuàng)作,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在進行圖像合成的時候,必不可少的要使用圖層,從而引出“圖層”這個概念,提出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我并沒有直接講解怎么使用圖層,而是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小練習,讓學生自己試著做,只有通過學生自己一步一步的具體操作,才能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這時同學們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求助老師,而我在這里的角色只是起到指導和鼓勵的作用。然后由學生進行演示操作并講解他的制作過程,再針對他的操作將學生普遍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圖屋的基本操作后再布置后面的任務,進行綜合設計。這是對所學知識的升華,這里加入了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這節(jié)課我認為設計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將課堂的學習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學生發(fā)問,學生回答,教師只是起到了提醒、輔導的作用,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學、合作學習能力提高的.意義。具體說來,此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 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各自的收獲
個體基礎差異是困擾我們老師進行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怎么樣才能保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解決這個問題,在本課我采用了呈現不同難度任和,讓學生選擇任務做設計;半成品加工策略等方式,很好地保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
2、 半成品素材的加工策略
有效地提高了基礎差的學生的操作效率,也可以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實現跳躍式學習,充分利用課堂有限時間進行適合自己基礎學習
3、 全方位的評價、反饋
本節(jié)全方位評價包括:組間評價—激發(fā)學生設計熱情;組內評價—有效反映合作學習效果;個人評價—如實反映個人的學習收獲。通過評價反饋來看,學生學習效果不錯。
4、 使學生在情感、意識上有一定的收獲
在教學中滲透了設計的理念。讓學生明白:好的作品需要好的創(chuàng)意與好的技術兼?zhèn)洹?/p>
5、 不足之處
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需要加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有待提高;兩節(jié)課80分鐘讓學生設計出一個創(chuàng)意與技術兼?zhèn)涞淖髌窌r間上很倉促,基本上完不成。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
新課程下的信息技術教學必須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前我總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操作。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嘗試: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終于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是"學"跟著"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后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jié)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于是,每班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發(fā)展性特點的課程!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符合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fā)現、有新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反思備課又是備好課的前提,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就必須反思對備課的認識。在課程改革的今天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已經是新課標倡導的必須學習方式之一,課堂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通過聯系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進行了以下的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系實踐的基本過程。教師課堂教學的設計、環(huán)節(jié)的策劃、安排并不等于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要善于引導、組織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每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脈絡把握好,還要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操作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所以要求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們的學習方式應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來學習,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fā)揮成員在小組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作用。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差異在小組中進行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要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xié)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fā)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chuàng)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fā)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二、多鼓勵學生,學會欣賞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讓每一位學生都有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感。作為教師,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學會去贊賞學生。在上機操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我們耐心加以指導,如果總是大聲斥責學生,甚至羞辱嘲笑學生,學生往往產生恐懼心理,厭學心理。所以上信息技術課時,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這樣不但真正讓學生提高了自己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我們得課堂井然有序。
三、精心處理教材,分層次教學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響,有時顯得比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節(jié)課的.時間內,總要求他們安安靜靜、規(guī)規(guī)矩矩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做是很困難的。那么,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值得我們思考。
我認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選內容,對容易的知識點的講解可粗略一些,讓學生自學也未嘗不可;對難度較大的內容要想辦法化難為易,教師加強隨堂指導,使學生聽明白,做正確。其次,要讓學生多動手。學生對動手操作非常感興趣。如果整一堂課只講理論不讓他們動手,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因此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多動手,這樣才能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在上機內容的選擇上,也要注意難易結合,有時候采用同樣的練習,基礎好的學生由于認為太簡單在操作的時候就粗心大意,而基礎差的學生有時又認為太難做不出來,這樣“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這時候布置不同的任務,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完成基本任務,另外布置較高層次的額外任務,讓基礎好的學生去完成,這樣既節(jié)省老師的教學時間,也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和知識技能。
四、教學方法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如果總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可能效果不錯,但長期下來,學生便會慢慢地失去興趣。信息技術課一般采用“任務驅動,學案導學”模式教學,開始先由教師確定學習任務,然后教師講解、請一名學生試著演示或學生自己看書學習,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鼓勵優(yōu)生輔導差生。在此基礎上,再由教師點撥關鍵點。。有時,讓學生上臺操作,邊操作邊做解釋,教師適當補充,這樣的效果很好。另外,將書本中的例題和練習相結合,提出典型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組織討論,然后由小組派代表上臺來講解和演示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加強團隊合作精神和實踐經驗。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通過教學活動摸索的,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理念、新知識來不斷的充實、完善自己,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
剛踏入崗位就接任初二信息技術老師,我懷揣著熱情與信心走進了我的課堂,近距離接觸了我的學生。我們師生剛接觸,對于我來說,學生是新的;對于學生來說,老師很讓他們好奇。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學生表現的熱情很高,最突出的表現是愿意上計算機課,他們認為上計算機課從中他們可以去玩。但是作為學校的課程項目,隨著新課改的推進,信息技術課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與其他科目不同,信息技術是一門及知識與技能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既要學好理論知識,又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
我記得在我上第一堂課時,我準備了好多天,為了能把這堂課上好,我請教我的同事,怎么樣才能算是上的好?我把教學過程一遍遍的演示給他們看。上課時自顧自己展現,卻少了我們課堂的核心——學生。課后我指導老師范老師說,課堂氣氛不是很活躍。我那時才意識到計算機課,不是教師一味的講解,如果少了學生的參與,課堂就沒有實在意義了。我的教學過程只是使學生變成了一個聽者,就像聽評書,只是單純的去聽而沒有了自己表現的機會。我想接著仍延續(xù)這樣的課堂,學生們對于計算機課的熱情會被我抹殺,把他們高昂的興趣撫平。
發(fā)現了問題的所在,我針對我的課堂,我施行講練結合,教師先講解,學生根據任務有針對性的練習。就這樣課堂氛圍提上來了。可是問題又來了,由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都是相同的,可我們的學生操作實踐能力千差萬別,有的學生自小就接觸計算機,動手操作能力已經有一定的基礎,這就導致會的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比如玩游戲,瀏覽與課堂內容無關的網頁內容,上網聊天等;有的學生根本就沒有實踐操作過,對課堂上的練習感到很茫然表現出不知所措。抱著計算機不知道從何下手。對此我深有感觸:當時我們在學習默認主頁的設置時,要求同學們把百度,設置為IE瀏覽器的默認主頁。我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當我說完操作要求后,有些學生已經在Internet選項…對話框里,在常規(guī)選項卡內,將地址框的內容修改為了:www。bxxxu。com。很快就完成了任務。可有些同學不知道百度的網址,在輸入中不是少了字母,就是輸入漢字;要么就是找不到Internet選項…等等。
我發(fā)現后把網頁地址寫到黑板上,同時要求做完的同學展示給大家看,而后去輔導其他同學完成學習任務。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同學實行加分政策,鼓勵他們的積極性與自信心。這樣我們的班級計算機小組順勢便成立了。
我們的課堂雖然每天都在進行,我希望學生們每天或者每節(jié)課都學有所得,一堂課下來能有所收獲。為什么會出現課堂中以上的問題?作為從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教師要改變這樣的現象又該怎樣做呢?怎樣才能使學生們課堂效率提升呢?又如何將學生真正地吸引到學習當中,解決課堂出現的這些或者那些突發(fā)現象呢?我在思考……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認真了解教學對象
我所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首先,這些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開設目的并不是非常了解,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蹦敲矗畔⑺仞B(yǎng)是一種可以通過教育來培育的,在信息化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fā)信息方面的修養(yǎng)與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識與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信息常識以及信息能力等多個方面,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共同的評價。課堂上要從思想上加強灌輸,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能力。讓學生放棄信息技術課程就是簡單的“網上沖浪”、“游戲網絡”的思想,要充分意識到學習這門課程對未來的學習、工作將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其次,由于受到小學信息技術課和家庭環(huán)境影響,他們計算機能力又各有不同。有些學生實際操作熟練,有些學生甚至還不知道怎么操作計算機。針對教材,讓學生發(fā)揮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問題再經過他們進一步的研究,能夠學到一些小技能。無疑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其他問題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二、認真了解所教科目
明確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指導思想后,我要了解的便是信息技術課的總體目標。信息技術課的總體目標是:(1)掌握信息科學、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2)培養(yǎng)學生采集、加工、發(fā)布等處理信息的基本技能;(3)使學生明確并接受參與未來信息社會特有的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法規(guī);(4)能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資源,通過評價、應用信息解決具體實際問題。
這就要求我一定要認真?zhèn)湔n,將信息技術課本讀細讀透,設計好每節(jié)課的教案,難易適當,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穩(wěn)固基本操作。根據四步導學編寫要求,精細每一個細小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忙而有序的課堂中有所收獲。第一學期主要講授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如:Frontpage軟件操作,同時,我還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加強自身素質修養(yǎng),不斷提高知識水平。
三、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發(fā)揮新教師的自我熱量
信息技術課作為學校開設的科目之一,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上總是會忘乎所以,故在課堂管理中決不能放任學生胡來。畢竟信息技術課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信息技術課的教師跑班較多,每個班一周一課時。學生上課的地點在微機室。學生面對計算機,而且又有網絡誘惑的時候,聽課效率極低,而且他們的識記能力不強,自我控制能力弱。所以,我必須先從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態(tài)度著手,先要糾正他們對開設信息技術課的錯誤理解,讓他們明確信息技術課開設的意義,不是為了讓他們沉迷于網絡世界,而是讓他們能通過學習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綜合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在內的各種信息工具,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質,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學生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使教學有突破,才能使教學有生命力。
雖然我要面對的是整個年級的學生,要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一定難度。我就以一個班級為單位,將14個班按操作熟練、一般和不熟練三種類型分開。在此基礎上,又通過上機操作來檢查每個班的學生的操作能力。通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我發(fā)現重點班的同學整體的上機操作熟練度和聽課效率明顯高于普通班的學生,而普通班中,上課紀律較好的班級又比其他班的成績相對要好。在每個班里,總會有些學生的操作能力強,有些學生操作能力弱。但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又比整天只想玩游戲的學生學得快,學得好。所以,我首先要保證這些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的學習質量。讓這些學生強化計算機操作能力,再想辦法讓學習中等的學生迎頭趕上,讓那些操作能力弱的學生樹立信心,穩(wěn)固基本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對教材有個總體把握:
(1)以任務為驅動,不一定要求其知識的完整性,讓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解決,學會計算機的應用;
(2)讓學生舉一反三,以學習計算機知識為主,不要把教材變成軟件說明書;
(3)在章節(jié)編排上,充分體現任務驅動的思想;
(4)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使學生能靈活應用計算機,不是單純指計算機操作的熟練程度,而是指某任務怎樣用計算機完成;
(5)教學中,不應對軟件進行高難度的學習,而應讓學生明白怎樣用這個軟件解決問題;
(6)在應用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有的放矢地教學,使學生感到學習過程富有樂趣。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適應新課程理念,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更應該多想點子,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其中學校的導學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向學生拋置任務,在任務驅動法下以各種各樣的主題任務驅動教學,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和鞏固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首先要認真設計好一節(jié)課的任務,能充當好“向導”的作用,讓學生明確做什么并知道怎么做,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最后將小組作品展示出來,讓其他小組同學欣賞,一起討論作品的優(yōu)點和不足。老師點評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能保持良好的學習勢頭。同時,為了實現新課改的理念,還注意將一些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資料結合到課上,使學生在學習實際操作的同時也能學習別的有用知識。
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求知若渴的學生。對學生的教育要按照學生的年齡和個性特點,采取切實可行的方式方法,堅持有重點地進行教育訓練,保護學生的自尊和健康的個性特長,發(fā)揮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能力,使學生學有所成。學生不是一成不變的個體,他們是發(fā)展中的人,他們的思想每天都在更新,他們的想法會變得越來越成熟,這就要發(fā)現學生生身上的亮點,并引導他們,有利的勸說他們,真的使學生愛學習,愛上信息技術課。
我認為,作為新教師我們現在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從實際工作出發(f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藝術等方面入手,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正確地引導學生,使初中學生能夠真正意義上懂得信息技術課程的現實作用和重要價值,讓他們自覺地認真地上好信息技術課,掌握到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量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寬,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需要通過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為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前進的方向。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效,需要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3
初略翻看小學信息技術教程、初中信息技術教程會覺得很多知識點是重復的,這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術課,在上課之前我認真研讀了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目標。如何積極倡導學生參與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信息技術課與其它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下面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感想。
一、游戲入門,自覺學習
學生的學習動機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狀態(tài)越好,學習效果就越明顯。在小學的時候,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了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利用電腦繪畫、制做自己的作品、上網聊天、購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現在他們終于能夠動手操作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們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講,學生聽”,“學”跟著“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產生“三分鐘的熱度”,過后就涼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們應該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學會了本節(jié)內容。使用這種教學方法,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中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例如,學習指法是非?菰锏模绻處熞婚_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打老鼠”等游戲的實踐中發(fā)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而且形象具體,然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jiān)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三、自主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的手段之一。
初一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自己探索一些工具及軟件的使用方法,一般情況下采取“提出問題 —— 探索問題 —— 解決問題 ”的方法,即學生在使用一些工具時,一開始老師就故意留一些在操作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不講解,而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要用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閱讀教材,然后 老師再加以引導,最后解決實際操作問題,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逐漸會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信息技術教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學科發(fā)展的需要。比如我們以語文教學為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在重情趣、重積累、重感悟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研究的開展,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實現了雙贏。七年級《信息技術》第一課的教學目標是:樹立良好的信息意識、使學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分析我們生活中處處有信息的現象,了解信息對人類的重要性這些教學目標對初一的學生來講太抽象了。無意中聽到語文老師議論: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長征”這個概念是非常遙遠的,想要讓他們理解《長征》中所表達的情感是相當困難的。和語文老師討論后決定:這兩科的教學目標可以一起完成。老師布置任務查找“長征”相關的資料后整理成信息。課堂上教師請學生展示信息并加以評論,最后教師適時出示毛澤東奮筆疾書,寫下《長征》,并配上背景音樂為《長征》組曲,立即喚起學生的激昂情緒。把心中想象的情景與錄像中的情景加以對照、重組、補充,形成了更為清晰的畫面,為此學生還不滿足毛澤東奮筆疾書寫下《長征》的一組片斷,內在的需求讓他們主動要求在此基礎上觀看奪取大渡河的畫面,真正實現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的充分對話。整個教學片斷經歷了語言文字到情感體驗,然后從情感體驗回到語言文字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的使用起到情感的推動作用,兩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也都很好的完成了。
總之,要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4
有時候,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上的很辛苦,講了好多,就怕少講了什么。但是對于學生來講,會操作的同學早就聽的不耐煩了,不會操作的還是一頭霧水。教師沒有把握好應該講多少,使得教師上課上的十分累,學生聽課聽的也十分苦。
如何讓教師教的輕松,讓學生學的快樂呢。我在教學《節(jié)日賀卡》時就有這么一個問題,這一課是信息技術第五冊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內容,其實學生在前面也制作過PowerPoint演示文稿。這樣就讓教師很難把握好該如何指導。
如果教師就采用教師演示一遍,學生也做一遍的話,會使學生達不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和目的,學生做的只是機械的模仿教師做單一的演示文稿,有的學生還會因課堂內容太多而沒有完成任務,也使教師講和非常辛苦。這樣的`教學過程是按照課本一般的思路來設計的,沒能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F在的信息技術課,教師占用課堂時間少,不能多講,但又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瞎操作。這一課可以以任務驅動教學,讓學生自已動手去試試。同時,教師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以達到任務模式教學。從學生上機時間占課時的70%出發(fā),學生可以采用練習法、發(fā)現法、觀察法等,利用小組合作,在課前就給學生分一下小組,4人一組,在每組中選出一名電腦較好學生負責這一組的答疑和管理調度。這樣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掌握知識,并且肯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學生更能發(fā)揮主體作用,而教師只需檢查總體、指導個別學生。在這課結束前各組展示作品,形成競爭氛圍,激發(fā)學生對電腦的興趣。
這樣一種教學過程,讓電腦技術好的同學能有更好的發(fā)揮指導作用,而讓電腦技術不好的同學能得到更多的幫助,教師也不用對每個學生作指導了,只要對個別學生作一下指導就行了。這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也學的快樂。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
《形狀漸變動畫》一課學生是初次學習制作“補間”動畫。“補間”動畫包括:形狀漸變動畫、運動漸變動畫。本課研究“形狀漸變動畫”,這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指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設置“補間”動畫的方法,將為后續(xù)的學習打下基礎。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我先演示了幾幅事先做好的FLASH動畫例子,以便讓學生能夠跟我順利地進入本節(jié)課的學習。
在新課的設計方面,我首先講解了書的具體實例,在實例的講解過程中,指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圖形的打散問題:如果是字的話,需要二次的`打散等重點問題)
在練習方面,我引導學生跟據老師所講的知識點,自主、合作進行練習。
另外,在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可能會提出異議,還可能制作動畫失敗等等,教師要充分備課,要預料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突發(fā)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本節(jié)課在學生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操作不夠熟練,完成速度較慢,最后自主創(chuàng)作時效果不盡人意。今后在教學中注意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引導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利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30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17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精品】07-08
(熱)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26
(精)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9
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反思02-23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篇01-30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篇)01-30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精選15篇01-30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3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