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必修一《想北平》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教版必修一《想北平》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想北平》。我的說課內容分為八個部分,分別是: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說教學難點、說教學計劃、說教法、說教學設計。下面就開始我們今天的說課。
一、說教材
《想北平》是老舍在1936年待在山東濟南時,面對國內動亂的局勢而寫出的作品。這是他對北平的最真摯的眷戀,作者描寫的一景一物都想著讀者,為的是將自己的情感傳達給正在讀這散文的人。老舍在文章中沒有鋪張夸飾北平的風物美景,而是娓娓地敘談,這就使那種眷戀故土的熱情變得悠遠綿長。
《想北平》被編為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學習主要以散文為主,學生要在對文章的內容熟知的情況下,才能體會到散文能夠借景抒情的魅力所在,并在這一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說學情
學生們已經學過許多借景抒情的詩了,而借景抒情的散文在以往的學習中只是零零散散地出現,并沒有像本單元一樣進行系統(tǒng)地學習。對散文的形式、作用及美感都沒有得到深刻認識。而本課的重點就是在結合時代背景的情況下,體會作者通過筆觸傳達給我們的情感,并進一步探討散文的寫作形式。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即通過學習,能夠對散文寫作形式進行了解并熟知散文抒發(fā)情感的表現的要求。現對本課學習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熟讀散文,聯系寫作背景,了解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所在。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探討散文與詩歌和小說的不同之處
3、課后嘗試寫一篇散文
四、說教學重點
理解散文中作者拿“北平”和“倫敦”等城市作比較的目的,整篇課文作者都像是在與讀者作對話,表面上雖是告訴給讀者“北平”是個怎樣的地方,其實目的只是想將自己的那份情思傳達給讀者。我們要做的就是學習作者這種傳達情感的方法。更深層次地說,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了解散文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散文的特點是什么?
五、說教學難點
老舍的這篇文章從表面上看來就是一部思鄉(xiāng)作品,但他是在一個動蕩的時代去寫的,其情感便不僅僅就只是思念故鄉(xiāng)了。這還有想激起大家都思念北平,熱愛祖國的情懷的意圖。因此,如何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在這一時代背景下理解其作品真正內涵,便成為學習此課的教學難點所在。另外,還要在對以往學習詩歌的經驗中,體認散文與詩歌的不同之處,就成了第二個教學難點。
六、說教學計劃
由于還要學習散文的寫作和散文與詩歌的比較區(qū)別問題,這就加重了教學的任務量,因此相應地,需要三個課時來完成本課學習。
第一節(jié)課:以學習課文為主,并對散文中的借景抒情手法加以學習。
第二節(jié)課:加深對文章的情感把握,理解文章寫作的目的,把握散文寫作時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意義所在,進而學習如何寫好一篇散文。
第三節(jié)課:對散文的形式進行探討,區(qū)別詩歌與散文。
七、說教法
1、用默讀法,讓學生默讀課文,對課文進行分段并概括其段落內容。
2、用復述法,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將老舍筆下的北平描述一遍,再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關于那個年代的北平的景的幻燈片。
3、分組討論法,由老師提供當時作家寫下此篇散文的時代背景,再用分組討論法,讓學生分組討論此篇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情感所在。
4、通過老舍筆下的這些景物描寫,進一步為學生闡述散文借景抒情的作用所在。
5、采用點撥法,在老師提醒引導的情況下,讓學生思考詩歌與散文的區(qū)別。
八、說教學設計
1、導入
(1)導語激趣。導語的作用是既讓學生明確本課時的主要任務,又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對北京了解有多少?除了知道它是我們的首都外,還對它有沒有其他了解?北京最初不叫“北京”,而叫“北平”。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想北平》用的是“北京”的前任名字,可想而知,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離現在是有很長一段時間了。而當時的北平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一起進入他那個年代的他眼中的北平世界,進而體悟他所表達的情感。等我們將這篇文章讀透后,再從整體上要它與詩歌的形式進行對比學習。
(2)幻燈片輔助教學。用幻燈片播放課前收集的有關于那個時候的北平相片和今日的北京相片,讓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再用其與老舍筆下的北平作對比,進而更深層次地理解全文。
2、尋找美景,尋找作者與讀者進行情感溝通的地方
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在分段的過程中挑選老舍筆下所寫的“北平美景”,然后讓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可以在4——7節(jié)中概括寫景的重要內容,如通過與“四大歷史故都”(特別是巴黎)的對比,寫出北平整體環(huán)境的“復雜又有邊際”,院落布置的“勻調”,“花多菜多果子多”及接近大自然的特征。)
接著,再在一次略讀的過程中找出老舍試圖與讀者建立情感連接的地方,由基礎一般的同學進行回答。(學生很容易找到表達感情的句子,集中在2、3、8節(jié),如“我真愛北平”“真愿成為詩人……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薄昂,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等等。這種情感是直抒胸臆,濃烈,一瀉而出,無須掩飾。這是游子對故鄉(xiāng)的執(zhí)著眷戀。)最后是老師進行點評,并說明這些景怎樣在作者筆下勾起情感的,而這種情感又是怎樣的一種情感。
3、老師為學生道明作者寫作背景
作者既然那么喜歡北平,那他為什么會選擇離開?這是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是離不開的,老師對此為學生講解作者寫這篇散文時的背景:《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山東濟南時寫下的一篇散文。當年身處異地的老舍,在戰(zhàn)亂的歲月中,更加思念他摯愛的北平。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辱國的《何梅協(xié)定》的簽訂,適應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都說明了華北危急,北平危急。老舍作為一個熱愛北平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念家鄉(xiāng)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弦。
4、找出文中描寫其他城市與北平的不同的地方
作者除了寫北平以外,還寫了其他城市。他用這些城市與北平相比較,力圖使其思鄉(xiāng)感情更為深切。讓學生精度課文,老師在黑板上板書,讓學生回答北平與其他城市的不同。
板書:天津、上海知識、性格、脾氣是北平賦予的
巴黎太熱鬧、太曠、使人貧乏,位置差點
倫敦與北平不相似,成天冒煙的工廠
羅馬
堪司坦丁堡
5、分組探討散文與詩歌的區(qū)別
對于以上環(huán)節(jié),老師進行點評后,開始下一個教學任務,即對于同樣有借景抒情作用的詩歌,散文到底和它有什么樣的區(qū)別?該問題的完成采用分組討論的方法進行。將全班60名學生分為十組,每六人一組,各組人員定好各組的組長和記錄員,大家可一起討論散文和詩歌的區(qū)別,記錄員將自己組員想法記下,五分鐘后由組長進行回答。
(詩歌與散文的區(qū)別可大致歸為兩點:①詩歌的文字簡練、意蘊內涵深遠;散文文字優(yōu)雅舒展,有可以盡情發(fā)揮的空間。②詩歌偏重直覺和靈感,根據不同內容可以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宗教詩等,可含蓄可直接;散文講究形式自由,所謂形散而神不散。)
6、 總結
理解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從寫作的時代背景入手,而不是單純地只讀表面。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是與詩歌不同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就已經明確知道它們之間的異同之處,以便以后再次學習時能夠更容易把握。
7、課后作業(yè)
(1)找?guī)灼⑽倪M行閱讀,達到自主學習
(2)自己學著寫一篇散文
我的說課完畢,如有什么不當之處,希望老師給予指點。謝謝。
【必修一《想北平》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想北平》說課稿12-24
高一化學必修一教學反思04-08
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反思04-11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學計劃04-27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教案(精選7篇)07-15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節(jié)教案03-20
《唯一的聽眾》說課稿06-09
數學必修教學計劃12-10
必修三語文《秋水》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