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熱】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小學生已進入獨生子女年代,學校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課題,F在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一些社會上流傳過的臟話、痞話、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可以毫不顧忌地說,待人長幼不分。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作業(yè)寫完了,本子、書放在書包里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動作磨蹭,有始無終,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面對現狀,學校要不斷提高養(yǎng)成教育的質量,僅靠單純的幾個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讓社會、家長、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見,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養(yǎng)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迸囵B(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為什么不少學生對《守則》、《規(guī)范》倒背如流,卻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為什么許多學生在校內學雷鋒做好事,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yǎng)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yǎng)成教育抓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是實實在在的素質基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臺起于壘土”,所以養(yǎng)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
二、養(yǎng)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
養(yǎng)成教育要重視行為習慣的訓練,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要抓好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師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無輒了。豈不知矯正一個壞習慣,養(yǎng)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是痙的過程。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如學生做作業(yè)動作慢,坐姿不正,由于這個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yǎng)成的,你要一下子讓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斷鼓勵,才能見效。
三、養(yǎng)成教育要廣泛動員社會和家庭,形成養(yǎng)成教育齊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對培養(yǎng)小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業(yè),整天看電視,每天晚上不按時睡覺,學習用品到處扔……,希望老師嚴格教育。”難道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就可以放手,一點責任也沒有嗎?《三字經》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奔彝ズ蛯W校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總之,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強化的過程,要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對學生的進行行為訓練,只有長期、反復、不斷的強化,加深烙印,習慣成自然,來促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2
“養(yǎng)成教育”是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養(yǎng)成學生的良好習慣,他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笨梢姡瑢W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為習慣是一個人內在素質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質的外在表現,是一種經過反復練習、反復強化、長期積累而養(yǎng)成的定型行為,是一種心理需要。習慣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和自發(fā)性,時間越久,習慣越難改變。因此,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礎,是中學德育的重要任務。
那么,該養(yǎng)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簡單地說,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做人、做事、學習”的好習慣。“做人”要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做事”要遵守規(guī)則、講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費;“學習”要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一個人的學生時代是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而學校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主陣地。那么,如何抓好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終身受益的良好行習慣呢?結合當前的教育實際,建議從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師要在養(yǎng)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坝H其師,信其道”,做好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人格修養(yǎng),對學生的成長起著引領和示范作用。當教師的人,一定要講究修養(yǎng),如果一個學校的教師都能為人師表,有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就會影響學生,帶動學生,使整個學校形成一個好校風,這樣就有利于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對學生的成長大有益處。如果教師自身不健全、不和諧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試想,如果教師的思想和心理不陽光、習慣用陰冷的眼光看社會,學生怎能做到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教師本身自私自利,學生怎能做到無私奉獻、承擔責任?教師上班懶懶散散,學生怎能刻苦攻讀、專心致志?教師儀表儀容不端莊、衣著不得體,學生怎能儀表端莊、樸素大方?教師備課不認真、授課不精彩,學生怎會興趣濃厚、勤于鉆研?教師上課板書混亂、潦草、甚至還有錯別字,學生的書寫又怎能工整規(guī)范?教師知識閱歷淺顯,舉止粗俗,學生的素質怎能全面提高?教師做事沒計劃、不守規(guī)矩、工作拖拉,學生又怎能知行統(tǒng)一,嚴于律已、創(chuàng)先爭優(yōu)?教師在校園內隨意吞云吐霧,學生又怎能拒絕煙害、從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無渚己而后非渚人!闭f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夠要求別人做到;自己沒有這樣的缺點,才有資格批評別人的缺點。教師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誠實守信、善于思考,在習慣上勤儉節(jié)約、樂于學習、遵規(guī)守紀,才能成為一個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時時處處成為學業(yè)生的表率。在養(yǎng)成教育中,教師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則,教師自己作出榜樣來,讓學生自動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憑口說真切得多。所以,教師要時時審視自己,處處做學生的表率。將“愛、實、嚴、勤、細”的作風切實落實到處。正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樣學生就會潛移默化地不斷糾正自己的不良習慣,重塑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養(yǎng)成教育要在教學活動中引導滲透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陣地,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尤其是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場所。學習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只有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習。名師的成功之處不是體現在怎么傳授知識給學生,而是體現在怎么教學生會學,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即“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以漁”。知識是無窮無盡的,無論是誰,都要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一輩子。咱們當教師的要“授之以漁”,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愛閱讀、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業(yè)一輩子,終身受益。例如,培養(yǎng)學生按計劃學習的習慣,可采用從年開始,向月、周、日細化的方法。年度計劃可概括,月、周、日計劃要詳細,日計劃和每天的執(zhí)行是關鍵,當天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計劃,按內容主次緩急排序;培養(yǎng)學生常規(guī)學習習慣,可以從如何預習,如何聽課,如何做筆記,如何復習,如何練習,如何反思等環(huán)節(jié)加以指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刨根問底學習習慣,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教師不妨每天給學生提一兩個“為什么”的問題,讓學生動腦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還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勤查閱工具書和資料及善于請教的習慣,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追求卓越,不斷創(chuàng)新,爭創(chuàng)一流。教師不僅要授予學生各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己真心樂意地去求真、崇善、愛美。因為“一輩子堅持自學的人就是一輩子自強不息的人”。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和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給學生樹榜樣、找差距、比進步,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各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養(yǎng)成教育的訓練要有針對性
結合中學生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自主訓練能力,要注意把激發(fā)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紀律約束與自我要求相結合,積極疏導與反復強化相結合。訓練內容的制定要“小、近、實、細”,切忌“大而空泛”!凹毠(jié)決定成敗”,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注意細節(jié)。因為一個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從大到小,從遠到近,而應相反,要從小到大,從近到遠,每一個大事業(yè)都是由許許多多小事業(yè)構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業(yè)。因此,教師要教育學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錯誤想法,指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做好每一項作業(yè),學好每一門技術,完成每一項勞動任務,遵守學校的每一項規(guī)定,明禮誠信,言談舉止文明”等細節(jié)方面做起,養(yǎng)成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習慣。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擊,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學習”的好習慣的要求去做,就會覺得不舒服的習慣。這樣,才是習慣成自然,養(yǎng)成教育才會收到切實的教育效果。
四、要營造養(yǎng)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環(huán)境
養(yǎng)成教育要做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無小事,處處都育人。嚴肅認真又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固然對養(yǎng)成學生良好習慣具有重要作用,但畢竟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在課外。為了使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我們要使學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發(fā)揮出育人的作用,讓學生時刻處在養(yǎng)成良好學習、生活、交往習慣的氛圍中。
學校要努力營造養(yǎng)成教育的環(huán)境,將養(yǎng)成教育訓練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比如,學校教職工要人人都做養(yǎng)成教育的指導者、監(jiān)督者、參與者,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為人師表、以身示范;學校要注重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管理的氛圍和空間,把養(yǎng)成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圖文并茂地融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營造出濃厚的養(yǎng)成教育氛圍。
家庭教育是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巨大,是形成學生健康人格的基礎。家庭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有孝心、愛心、責任心,養(yǎng)成勤勞節(jié)儉、講究衛(wèi)生等良好習慣。日本教育學家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梢,家庭教育在養(yǎng)成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學歷、不靠社會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質。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只有父母以身作則,孩子才能學好。父母做的比說的更重要,因為孩子是看著父母長大的,是觀察性學習。孩子是在模仿、觀察中長大的,所以說父母要用自身的好習慣去影響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這樣,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剛”之類事件的發(fā)生。
搞好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難在于學生的父母、甚至爺爺、奶奶,也包括老師,因為他們本身就有不良習慣。因此,學校要利用開家長會、請專家到校演講、宣傳(師生、家長共同參加)等形式,矯正老師、家長們的不良習慣,提高教師和父母的教育素質。另外,全社會各機關單位、學校、家庭、社會團體都應開展文明教育,形成一個處處講文明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要做到全社會齊抓共管,共同給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證、鞏固。
習慣決定命運!好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幫助他們成功;壞習慣使他們走向失敗。因此,重視培養(yǎng)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之成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質建設型人才,每一位教師都應義無反顧,竭盡全力!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3
養(yǎng)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經常提到的一個概念,人們對它的解釋大同小異。有的人認為養(yǎng)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種教育方法,引導受教育者認識、體驗和實踐基本道德規(guī)范,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終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有人認為“養(yǎng)成教育就其實質說,是培養(yǎng)兒童行為習慣,使其言談舉止規(guī)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認為,“養(yǎng)成教育是指綜合多種教育方法和途徑,按照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培養(yǎng)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教育。它以社會公德、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規(guī)范為主要內容,以兒童為主要對象,旨在使其養(yǎng)成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和行為規(guī)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概括起來,關于養(yǎng)成教育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道德行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為,如學習行為;另一種解釋只針對道德行為。但人們都承認養(yǎng)成教育應重在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絕大多數人認為養(yǎng)成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但也有人認為養(yǎng)成教育不只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還包括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教育。對于養(yǎng)成教育的性質,絕大多數人認為,養(yǎng)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標。但我們認為,養(yǎng)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徑,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標。確切地說,養(yǎng)成教育是指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的過程,既包括培養(yǎng),也包括形成,培養(yǎng)是途徑,形成是目標。對養(yǎng)成教育概念的界定無疑會影響?zhàn)B成教育的實施,因此,有必要對養(yǎng)成教育的實質作一初步分析。養(yǎng)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養(yǎng)成教育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養(yǎng)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認為,“中國古代傳統(tǒng)教育實質上是一種人格養(yǎng)成教育”,就是“教人學會做人”。養(yǎng)成教育思想被葉圣陶先生進一步發(fā)展。他曾經這樣概括教育的本質:“‘教育’這個詞,往精深方面說,一些專家可以寫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淺的方面說,‘養(yǎng)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痹谌~圣陶先生的多次論述中,養(yǎng)成教育的含義是寬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體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養(yǎng)成教育?我們認為,養(yǎng)成教育主要是指兒童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因為目前養(yǎng)成教育的提出是與德育工作密切相關的,更確切地說是與德育的有效性問題密切聯系的。長期以來,雖然我們對德育工作給予了充分重視,但德育的有效性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成人公共道德行為習慣欠佳、青少年道德行為問題及青少年犯罪問題等都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加強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國教育中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養(yǎng)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針對我國兒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是與德育密切聯系的。幼兒期作為兒童社會化的初級階段,在兒童道德發(fā)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梢哉f幼兒期是培養(yǎng)道德品質、形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基礎階段,是道德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時期。
(一)幼兒期是兒童是非觀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
兒童道德的發(fā)展以是非觀念的形成為基礎,是非觀念的形成是兒童道德觀念發(fā)展的前提。然而,人們往往認為孩子小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視兒童是非觀念的培養(yǎng)。實際上,在兒童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學前階段的兒童是非觀念開始萌芽,兒童在與外界特別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過程中,逐步了解行為的限度,掌握行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觀念。新生兒通過哭的方式與外界交往,他們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饑餓、身體不舒服等,孩子哭
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應是對新生兒的照料。逐漸地,孩子會產生對成人的依戀,表現為身邊沒人時也會哭,于是成人馬上過來陪伴。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逐漸認識到哭是一種手段,當他們有什么需要時就會用哭來達到目的。而如果成人無原則地滿足,孩子就會將哭作為要挾成人的最銳利的武器。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兒童沒有是非觀念,判斷對與不對的標準完全出于個人的需求。一旦家長不能時時事事都依從孩子時,孩子就會表現得非常任性,讓家長無計可施。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往往會采取打罵的方式以暫時阻止孩子的不當行為。對于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沒有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們的觀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對的,并且判斷標準模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把會不會挨打作為能否做某事的標準。有些孩子則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正確的是非觀念,他們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經父母勸說后,他們馬上會放棄不合理要求,從內心接受規(guī)則。這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懂事的”孩子。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表明:在整個學前期,兒童逐漸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過與他人交往,兒童逐漸積累經驗,形成是非觀念,從而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
(二)幼兒期是兒童基本道德行為習慣初步形成的時期
行為的穩(wěn)定性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表現出的行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兒童在3歲左右就已經表現出個人行為的獨特性,如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為在歲兒童身上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有的孩子想要什么東西時,會采用哭鬧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兒末期,作為個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經達到了非常穩(wěn)定的程度。我們采用實驗室情境性觀察的方式對3—5歲幼兒的.自我控制進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復測量實驗設計,這二因素分別是不同難度的任務(包括難任務和容易任務)和不同對象在場(女大學生在場和母親在場),然后將兩個因素匹配,形成4種情境。研究結果發(fā)現,大約一半的3歲兒童在情境中的行為表現出明顯的一致性,說明3歲兒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經得到一定的發(fā)展;而5歲兒童在各種情境中的行為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樣的任務,也不管是誰在場兒童都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這個研究結果證實了學前兒童的自我控制已經達到非常穩(wěn)定的水平,已經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這一觀點。相對的穩(wěn)定性是指到了幼兒末期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個別差異,即我們所說的個性特征,同時,兒童此時形成的個性還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存在變化的可能性。如果沒有特殊的環(huán)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矯正,兒童的個性會在此基礎上順其自然地發(fā)展,因此我們說,幼兒期兒童個性(包括道德)的發(fā)展是其日后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三)幼兒期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對兒童曰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
幼兒期道德品質的初步形成對兒童人小學、中學以后的道德發(fā)展有長期的、重要的影響。如兒童是非觀念的掌握對兒童入小學以后的道德行為、青少年的違法行為都有著直接的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早期比較任性的孩子進入小學后會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有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由于不辨是非發(fā)生了偷竊行為,其原因是聽到同班一個同學告訴他,有個同學鉛筆盒里有零用錢,并讓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幾個同學出去買零食。這位兒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觀念,才會表現出問題行為。進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沒有形成是非觀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現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觀念和道德觀念,很難形成法制意識;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時期同伴對其心理發(fā)展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他們與不良同伴接觸后因為盲從而發(fā)生違法行為的可能性很大。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對青少年違法行為的研究也證明了自主性對青少年違法行為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關于青少年違法行為與家庭關系的研究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研究者直接把關注的焦點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與青少年違法行為的關系,認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從目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現狀中可以發(fā)現,青少年犯罪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團伙犯罪。在團伙犯罪中,除了個別主犯,其余多是從犯,而對于這些青少年來說,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導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們曾經明確提出,青少年違法行為的預防應從家庭開始,即從兒童自主性的培養(yǎng)著手。
綜上所述,幼兒期是兒童道德養(yǎng)成教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和教師要重視兒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兒是非觀念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以促進兒童良好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的形成,為兒童個性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4
開學第一周周一班會,老班又領著全班同學重新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后,我深有體會。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時刻以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做到準時到校不遲到,預備鈴響迅速進教室,課本學習用品準備好。因故遲到應向老師報告,得到同意后才能進教室。上課時集中思想,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不講廢話,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事情;卮饐栴}時要起立、站正,并用普通話響亮回答。下課鈴響后,應在教師宣布下課后,才能整理書籍及學習用品、離開座位。課間應休息,不追逐,不吼叫。嚴禁在教室內、走廊上踢球。認真上好自習課。
每周一升旗儀式時應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做操要求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有力。就餐時遵守用膳制度,排隊買菜。注意衛(wèi)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內休息或做作業(yè),無事不進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過道內聚眾游玩。
平時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不涂黑板,不扔粉筆頭。認真做好眼保健操。愛護校舍公物,不在課桌凳上亂刻亂劃,門窗輕開輕關,插銷、拉手、扶手等設施要愛護。節(jié)約水電,人人有責,隨手關好水籠頭,不開"長明燈"、"無人燈"、"太陽燈",不隨便觸摸電源電線。上學放學騎車安全牢記在心。不在校內騎車,自行車按指定地點停放整齊、上鎖。尊敬老師,尊重職工。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無事不隨意進出辦公室。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真誠相待,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自覺參加團隊活動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及學;驅I(yè)部組織的競賽、評比活動。遵守作息時間,放學后自己是值日生時要認真值日,按時離;丶遥辉谕局卸毫,及時做好家庭作業(yè)。
所以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后,我覺得只有以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5
開學第一周周一班會,老班又領著全班同學重新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后,我深有體會、我作為一名中學生,應該時刻以規(guī)范來約束自己、做到準時到校不遲到,預備鈴響迅速進教室,課本學習用品準備好、因故遲到應向老師報告,得到同意后才能進教室、上課時集中思想,專心聽講,積極思考、不講廢話,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事情、回答問題時要起立、站正,并用普通話響亮回答、下課鈴響后,應在教師宣布下課后,才能整理書籍及學習用品、離開座位、課間應休息,不追逐,不吼叫、嚴禁在教室內、走廊上踢球、認真上好自習課。
每周一升旗儀式時應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做操要求快、靜、齊,精神飽滿,動作正確有力、就餐時遵守用膳制度,排隊買菜、注意衛(wèi)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內休息或做作業(yè),無事不進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過道內聚眾游玩、平時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不涂黑板,不扔粉筆頭、認真做好眼保健操、愛護校舍公物,不在課桌凳上亂刻亂劃,門窗輕開輕關,插銷、拉手、扶手等設施要愛護、節(jié)約水電,人人有責,隨手關好水籠頭,不開"長明燈"、"無人燈"、"太陽燈",不隨便觸摸電源電線、上學放學騎車安全牢記在心、不在校內騎車,自行車按指定地點停放整齊、上鎖、尊敬老師,尊重職工、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無事不隨意進出辦公室、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真誠相待,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自覺參加團隊活動和各類興趣小組活動及學校或專業(yè)部組織的`競賽、評比活動、遵守作息時間,放學后自己是值日生時要認真值日,按時離;丶,不在途中逗留,及時做好家庭作業(yè)。
所以學習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后,我覺得只有以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來要求自己,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6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班主任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責任。下面談幾點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體會。
1、 行為習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要求學生做好行為規(guī)范之前,我先為他們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后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對于長輩和老師,要報以尊敬和善的態(tài)度;對于同輩,要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嘩;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著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睆亩鴿u漸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2、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一生的身體健康!睂τ趯W生,在學校里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著整潔,頭發(fā)、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著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衛(wèi)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衛(wèi)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
3、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定期樹立目標,確立自己的趕超對象,給自己的前方豎一面紅旗。這樣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就不會再感到無所事事,沒有壓迫感,而成績也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提高了。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35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yōu)異的必備條件。為了讓整個班級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爭先恐后,積極發(fā)言的良好氛圍,積極做好班級干部和頭20名同學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起好帶頭作用
(3)積極完成作業(yè)的習慣。作業(yè)是對新知識鞏固復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雖然一年級沒有書面作業(yè),可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每天要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我每天都布置讀的作業(yè),并且讓家長簽名,以便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并且及時檢查,查漏補缺。
(4)養(yǎng)成正確書寫的習慣,F在的孩子也許是嬌生慣養(yǎng),上課寫字時總喜歡趴在桌子上,盡管總是提醒,可還是堅持不了幾分鐘,于是我在開學初就強調寫字的“三個一”每節(jié)課嚴格把關,并分了小組進行比賽,定時對優(yōu)勝小組進行頒獎,鼓勵好的帶動差的,現在學生的書寫習慣已經基本養(yǎng)成了。
育苗有志閑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師教育學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師默默的奉獻也是有意義的。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養(yǎng)成一種習慣,收獲一種人生。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養(yǎng)教育學生,使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乃至于對整個人類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7
又是業(yè)務學習時間,聽校長說明天有一個不錯的光碟組織大家觀看。周六一大早,我便和所有教師觀看了名為《養(yǎng)成教育》光碟。通過光碟,我發(fā)現自身對養(yǎng)成教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越聽越發(fā)現自己無論作為一個母親還是作為一名教師,都對養(yǎng)成習慣的培養(yǎng)認識與做法差的太多太多。
習慣的養(yǎng)成關鍵時期我做了什么?人的每個階段都有養(yǎng)成習慣的不同時期。從0歲到小學畢業(yè)每個階段都有專門訓練、著重訓練的關鍵期。回首自己在孩子學前教育并沒有認真去做,多多研究。每一個階段孩子需要培養(yǎng)那些習慣并沒有認真的想過、做過。并且,自己的學生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也同樣有習慣的關鍵期,如思維訓練、想象力的訓練都要著重培養(yǎng)。自己又做了哪些了呢?我們用科學的、有規(guī)劃的方法培養(yǎng)了那些習慣?又有哪些習慣是經過我們反復培養(yǎng)形成的呢?反思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命令禁止的多,疏導引導的少。所以我們也在吃著“習慣夾生飯”苦,越來越發(fā)現自己工作受習慣的.制約和影響。
養(yǎng)成教育要注重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我從一年級帶這個班,時時都關注學生養(yǎng)成教育,但我發(fā)現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通過專家的講座,我反思到: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是“救火式”教育,不是每時每刻都在訓練,沒有讓學生從內心由外力影響轉化為內力的養(yǎng)成教育。同時,我發(fā)現養(yǎng)成教育“序列化”也很重要,應該有層次,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內容。如建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狀況和思想實際等因素,要用耐心、愛心、細心教育孩子各方面的習慣。
習慣并不分家。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是相互影響、互相制約的。一個集體如果想學習好或品質好或紀律好,每一種習慣,每一方面的習慣都不能忽視。特別是小學階段德育即培養(yǎng)習慣這句話,讓我感悟良久。
我想:習慣的養(yǎng)成是我們?yōu)閹熣叩墓ぷ髦攸c,是送給學生一生的財富。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8
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痹谡n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也不容忽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習慣都必需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年齡小、可塑性強。教師如果能在平時的工作中重視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學生以后甚至將來的學習、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開學初我校就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養(yǎng)成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
養(yǎng)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使學生形成習慣,這一階段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但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所以要抓好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恒,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别B(yǎng)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痹谝髮W生做好行為規(guī)范之前,我先為他們起到了示范榜樣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后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對于長輩和老師,要報以尊敬和善的態(tài)度;對于同輩,要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嘩;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著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睆亩鴿u漸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養(yǎng)成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40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yōu)異的必備條件。
課前預習、自學,課后認真復習,不懂就問;按時、獨立完成作業(yè),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認真做廣播操、眼保健操;認真上好朝讀和自習,老師不在時自覺遵守紀律。
作業(yè)是對新知識鞏固復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也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3、養(yǎng)成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一生的身體健康。”對于學生,在學校里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著整潔,頭發(fā)、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著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衛(wèi)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衛(wèi)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
4、養(yǎng)成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
開展生命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F代社會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和社會環(huán)境的紛繁復雜,使青少年學生的生理成熟期明顯提前,極易產生生理、心理和道德發(fā)展的不平衡現象。因此,需要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現象和生命的意義。同時教育學生在生活中注意防水、防火、防電,并教給他們一些安全常識。
三、養(yǎng)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長配合起來,共同教育好孩子。這樣,你在家長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了形象,孩子也會相信你,喜歡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總之,重視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重視對學生的行為訓練,來促進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guī)范。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9
幼兒時期是一生的啟蒙階段,僅僅將知識、技能、品德作為教育的任務,作為成長的開端,是不夠現實的。一切教育都歸結為養(yǎng)成兒童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是幸福的基礎。
要培養(yǎng)幼兒生活習慣,一定要從認識開始。教師要使幼兒明白這樣做為什么好,那樣做為什么不好。要隨時隨地給他們說明或暗示,什么是好的,為什么好,什么是壞的,為什么壞,讓他們經過自己的體會,喜歡好的,厭惡壞的。
培養(yǎng)好的'飲食習慣是培養(yǎng)幼兒生活習慣的首要方面。因為良好的飲食習慣能夠直接促進幼兒個體的健康成長。我認為,飲食習慣在幼兒期就形成比在后來糾正要容易得多,它不像學習習慣,要到小學甚至中學階段才真正形成,但如果能將良好的飲食習慣遷移到其它習慣中,便能奠定初步的行為習慣的基礎。
培養(yǎng)幼兒較強的自理能力, 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也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方面。不少家長的時間觀念很強,將日常作息時間安排得很緊湊,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層次分明,合理利用,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起居。特別是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很心疼,什么事都一手包辦了,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這方面的培養(yǎng),父母不教導、指正,平時在家隨隨便便也不把這一切當回事,孩子從內心也沒重視,也不懂得究竟怎樣做才正確。 因此,家長應把握幼兒模擬學習的時機及動機,并多給予嘗試的機會,尊重并接受幼兒不完美的嘗試,從小步驟學起容易有成就感,多鼓勵稱贊少責罰,避免給予過多或不必要的協(xié)助,要加強幼兒在家中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這樣,班上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才能達到家園一致。
幼兒教育的任務,從根本上說,是做好啟蒙教育。從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和幼兒教育的實際出發(fā),這個啟蒙教育的具體化并真正落實到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很重要,其中生活習慣不容忽視。因為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都要學習,可塑性大,自控能力差,既是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年齡,又是沾染不良習慣的危險期。如果不適時培養(yǎng)生活習慣,便會錯失良機,養(yǎng)成不良生活習慣。而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會給將來的發(fā)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0
當前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受電視網絡的影響較大。社會上流傳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小學生可以毫不顧忌地去做。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很多事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半途而廢,丟三落四的壞習慣。要讓小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利用好班會加強養(yǎng)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會可加強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小學生年齡小,忘性大,紀律、衛(wèi)生、安全方面的好壞典型要及時總結。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無私,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對于遵守紀律的同學要大力表揚;對于犯錯誤的同學要嚴厲批評,糾正錯誤。其次,養(yǎng)成教育要從點滴小事抓起!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迸囵B(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不少學生對《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不熟悉,打架、說臟話、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的現象很常見;許多學生在校內做好事,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yǎng)成教育需要從學生的日常表現抓起。
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穿著干凈整齊等等,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學生良好的素質基礎,“百尺高臺起于壘土”,所以養(yǎng)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導演的角色。再次,養(yǎng)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學生的行動來實現,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結果是對學生進行粗暴的教育,輕則批評,重則體罰。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學生的行動,要通過行動才能預防危險;感恩教育要學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寫感恩作文讓學生學會感恩。
總之,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為了孩子的成長、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1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是學生輕松、快樂、有序、有效地學習的必要前提。從小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收益終生。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求知求識的同時,更應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重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預習習慣。我認為學生的預習習慣在和其它習慣比起來,它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良好的預習習慣,特別是對于學習語文這門學科來說麻煩更大。比如說一篇課文,學生要是沒有提前預習的話,那就對課文一點不熟悉,字音讀不準,句子讀不通,文章的主要內容更是不了解。老師在安排的課時內進行教學活動的話會費時費力,效果也不佳。由此,我為了提高課堂35分鐘的效率,一直以來,我對我班學生的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視。一篇課文最低閱讀五遍,多則不限,讀第一遍時,熟悉一下課文;第二遍讀時,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和新詞,然后借助拼音把音讀準,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三遍讀時,把讀不通的句子反復地讀,直到讀通、讀順為止;第四遍讀文時,想想課文中有哪些句子不懂的就劃上“波浪線”或“直線”,(同時要求所畫的線條規(guī)范,讓人看了舒服)再反復地讀,如果能讀懂的話,就在句子旁寫上簡單的體會,不懂的話就在句子旁邊打上“問號”或是“△”,等到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予以解決;第五遍讀文時,要求學生深入地讀,并把課文的主要內容寫在家庭作業(yè)本上。幾年來,我對這一屆學生是這樣要求的,他們也是這樣做的。
記得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字是門樓,書是屋”,“字是人的第二容貌”,可見寫字的認真和美觀是多么重要,再說學生的各種作業(yè)都離不開寫字喲。
語文這門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寫字習慣的好去處。在語文課的教學中,每篇文章學完后最后要寫三種作業(yè),另外學生每天的日記、單元中的作文訓練都要寫不少的字。如果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作業(yè)習慣,他們的這些作業(yè)就無法順利完成。因此,在這一階段的工作中,我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作業(yè)習慣。在低段教學工作中,我每上完一些字詞或是一篇課文后,我就留出不少時間讓學生練習寫字,在學生寫字前,特別強調寫字姿勢,握筆方法,人的坐姿,眼睛與作業(yè)本所保持的距離。在學生進入寫字狀態(tài)時,我在教室來回巡視,如果發(fā)現個別學生姿勢不對時,就寫上提醒其注意。以上這些,是我對學生寫字、作業(yè)的要求,也是對學生寫字、作業(yè)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方法。現在已取得的成績是:班里大多數學生寫字姿勢正確,再不用老師時刻提醒了;大多數學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了;大多數學生的字跡一絲不茍了。
成績的取得是令人可喜的,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少數學生的不足還是存在的。如班里還有極少數頑固性不做作業(yè)的學生,還有少數字跡潦草的學生,還有預習作業(yè)投機取巧的學生。存在著這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學生是中途插入本班的;還有個別學生中途生病,假期長達幾個月。他們一時半會兒難以適應本班學習習慣的要求。
盡管存在以上這些不足,但我還是有信心讓這些學生慢慢適應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全體同學共同走向明天。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2
干凈的來,干凈的走,想想,人之一生,能陪你到死的也就那么幾樣東西:一副臭皮囊,一個腦子,知識會像熊瞎子掰的棒子,有了這個,就丟了那個,內在的,也就還有個性格與思維方式——兩個決定你一生命運路程的A,B,C。
思維方式與后天的一些教育以及所接觸的人和事有很大關系,像現在我的思維已經定式,想改很難,但倘若在三年前,想改,確是很簡單的,不過,改變著一點與性格的養(yǎng)成以及決定很迥異。
性格的決定與養(yǎng)成極大方面在于所處環(huán)境以及啟蒙教育,簡單講,一個野孩子和老虎生活很久,他將喪失站著走路的功能。
很多人都略帶羨慕的望著別人講,他性格真好,其實這種說法是一種絕對的錯誤觀念,在性格中,沒有好壞,只是由于你更欣賞他性格中的某一點而去稱贊,這多是你性格中的缺陷。
人為的`教育對性格養(yǎng)成起到很大作用,可以說是是非,人生,價值觀的一種奇妙的傳遞,像你身體內流淌著你父親的基因一樣,同樣的還有變異,父輩的觀念到了你的腦袋里,但你卻從未經過他們所經歷的事情,你會向前走,同時,你又經歷了他們不曾經歷的事情。
環(huán)境并不是指所處環(huán)境的好壞,污水排放的多少,而是所處環(huán)境在某一大區(qū)域的所處地位,以及該環(huán)境內所生活的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說受教育程度高,修養(yǎng),內涵,就深,就好,只是說暫時用這個來估測對性格養(yǎng)成的決定性。
古語所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能打洞,這不是虛言,假如一個小孩生活在盜賊家里,他是盜賊的可能性會高,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和所接觸到的環(huán)境,都是養(yǎng)成性格,等一系列人生觀念的重要因素,最后,決定性格,那盜賊是有很大幾率的!
養(yǎng)成性格并不在于某一個時間點或是某一個時間段,而是一生的事情,某些時候,一個很奇特的想法,甚至是某一個很小的動作,都會使你的性格產生極大的改變,就像隆美爾的一個想法,使他敗了諾曼底一樣。
有時,與其把自己都知道的都教給后代,倒不如,僅僅教他兩個詞:善良,真誠,剩下的則由他們自己去經歷,去面對,去思考。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3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保~圣陶先生也曾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習慣!边@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極為重要。養(yǎng)成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為習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使人終身受益。有一些小事靠毅力也能堅持。但是需要克服痛苦,如有良好習慣,那就十分輕松。小學生情感不穩(wěn)定,可塑性較強。因此就要抓住時機,從小開始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而養(yǎng)成教育要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意。情。行,最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認為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細節(jié),從點滴做起進行養(yǎng)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迸囵B(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養(yǎng)成教育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著眼細節(jié),從學生點滴的養(yǎng)成教育抓起。小學生因知識淺簿,經驗欠缺,經歷短淺,對事物的認識不夠深入。因此,應要求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生活習慣抓起,從學習用品的擺放、坐立姿勢、作業(yè)、書寫的規(guī)范到升旗、進出門的禮儀,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訓練,培養(yǎng)他們從小養(yǎng)成文明禮貌、儀表端莊的品質。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的行走,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質是建立在種種良好的道德習慣之上的。如彎腰撿起地上的雜物這以看似微不足道到的小事,并非人人能做到,處處能做到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這一良好習慣,我向學生講了因為彎腰撿起地上紙屑而被大公司破格錄用的故事,使學生知道,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彎腰,只是一個小小的紙屑,但卻折射著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所以,在我們班如果誰主動撿起操場上的紙屑,我會對他大加表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彎腰撿拾的.好習慣。
二、以身作則,引領養(yǎng)成教育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師是神圣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師要關心體貼生活習慣特別是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找原因,從源頭上下功夫,F在,許多學生衛(wèi)生習慣差,果皮紙屑隨手亂扔、教室里隨處可見垃圾,可同學們卻視而不見。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嚴厲地批評、懲罰也只能改變一天兩天,時間長了又會重犯,因為他們意識上還得不到改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先組織班隊會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轉變,但許多學生道理都懂,行動上卻難以改變。于是我們應從自身出發(fā),從平時的小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平時,我們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fā)現地面有爛紙就隨手把它揀起來,有了垃圾、廢紙總是親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huán)境的重要。有時老師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錯誤并很快改正。
三、增強合力,家校聯手促進養(yǎng)成教育
我們常聽說5+2=0的說法,意思是說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周一到周五,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周六周日兩天。雖有些夸張,但充分說明了家長和學校教育不能一致的弊端。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所以,要征得家長的力量,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要統(tǒng)一。班里有些小朋友在學校完成作業(yè)很認真,書寫工整,可是家庭作業(yè)書寫潦草。時間一長,孩子的字會寫不好,而且容易使孩子兩面性。所以我在家長會上請家長協(xié)助檢查孩子家庭作業(yè)書寫情況。同時講清為什么這樣做,家長聽后覺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時候重點檢查書寫情況。和家長溝通不一定總是召開家長會,一封告家長書,一個電話都是和家長溝通的有效橋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yǎng)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需要我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而且養(yǎng)成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貴在堅持,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師能提高認識,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們的校園,在我們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就會常開常艷。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4
在為期一周的暑期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然而最讓我深受啟發(fā)的是:了解到了有關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知識,這仿佛為我今后的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yǎng),是知識、能力和態(tài)度等的綜合表現。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分數,甚至出現了“唯分數論”的觀點。評價一個學生也是以此為基準,至于所說的德、智、體、美、勞,很多老師都忽視了。而我也不例外。靜下心來反思自己近三年來的教學,我認為要做一名好教師,不僅應掌握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懂得教育的規(guī)律,具有教學和教育的各種能力,而且必須有較高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教育應當是個人一生中連續(xù)不斷的學習過程,終身學習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而作為為社會、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教師,更應要求以終身教育為目標,將終身學習貫穿于一生。不能讓讓學生成為分數的機器,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具有良好素養(yǎng)的人。我想,今后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想
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堅信了強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的做法是對的。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同時還注重教學中德育、智育、體育等“五育”滲透交織。我從不占用音、體、美等課程,也不把剝奪學生上這些課的權利作為懲罰教育的手段,只有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全面進步了,教師才有成功后的喜悅。時下少年兒童的心理問題尤顯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學習,我會更加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當聽到有學生說“我不行”、“我不敢”的話語時,我總是鼓勵他們:“去試試”、“你挺不錯的”。在全體學生面前,我從不揭個別學生的短,讓學生覺得老師尊重他,沒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對自己也開始有了一點信心,這時候,我再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展現自己,以證實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得到老師、同學的關懷與鼓勵后,他們肯定了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從而樹立了自信心,更好地全面發(fā)展,成為一個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發(fā)展的中學生。
2、對學生信任和寬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更多的寬容,相信學生的能力并想方設法鍛煉提高學生的能力。我經常對學生說:想一想,你應該怎么做,而不是你必須這樣做。在人品上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學生有過失的時候,同樣相信學生有改正過失重新開始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去批評、打擊,這樣反而會讓他們失去信心,越來越沉默,不能健康發(fā)展。我不僅關注學生的現在,更關注學生的將來,利用現在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打基礎,讓學生做未來發(fā)展的設計師。
3、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fā)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fā)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只有主動思考,不斷思考,才能讓學生不斷進步,從而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4、經常反思,不斷提高
反思是教師得以成長和不斷進步的必備條件。素質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來到了我們身邊,教育工作既要有實干精神,又善于開動腦筋,善于在反思中運用新技術、新理念解決教育教學存在問題。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經途徑,反思是教師進步的一大階梯。我們要在反思中揚長避短,在新形勢下以自己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目標。當然,反思不僅僅是停留在腦海中,更重要的是撰寫教育和教學反思。這樣在反思中積累成功的經驗,才能不斷進入教育教學新境地的鑰匙,不斷提高自己對教師道德的認識,規(guī)范自身的教師道德行為。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完善人格、激勵意志,并對學生給信任和寬容,讓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潛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會反思和積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積極改進。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良好道德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塑造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并能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斷成長。
以上所述,僅是我學習后的一點淺顯體會。“只有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5
在這一學期中,我們中班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我覺得效果真的很不錯,其中效果最好最明顯的是普通話的運用和區(qū)角活動時玩完玩具后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等。
我們是怎樣來給幼兒養(yǎng)成和鞏固這些好習慣的呢,要求幼兒一進幼兒園必須講普通話,我利用了。
1、表揚鼓勵法,如:在某一幼兒用普通話與老師和小朋友交談時,我會及時表揚鼓勵,某一小朋友普通話講得真好,老師要獎給他一顆小紅五角星,然后把紅五角星貼在他的額頭上。引起其他幼兒的關注,同時也激發(fā)了孩子們講普通話的激情。
2、家庭教育要和幼兒園教育要保持一致。孩子在幼兒園得到的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建立,家長應予以了解,并積極配合幼兒園對孩子進行一致性的教育,以免家、園教育出現脫節(jié),不利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和鞏固,為此我們利用家園共育欄和家長會,與家長講解原由、舉案例等,讓家長配合幼兒園對孩子講普通話的鞏固方法。 由于我們在農村,是村辦幼兒園,對農民來說,他們講慣了方言,講普通話還是有點兒別扭,比如:一次有一位家長來送孩子時,孩子還在哭泣,我忙問孩子是怎么回事,家長很生氣的對我說:“老師,這孩子不好好說話,我揍他了!蔽颐栐趺蠢,這位家長說:“我送他上學,他嚷著要解大便,我問他什么,他還在說解大便,我又聽不清什么意思,最后他說,我要拉屎,把我這個氣,拉屎就拉屎,還解什么大面,你還解饃饃呢,所以我就狠狠的'揍了他一頓!甭犃诉@
些話讓我哭笑不得,后來我弄清因為這個孩子說話咬詞不清楚,把“大便”講成“大面”,家長對大便的意思又不是很明白,所以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事情雖小,但對孩子來說很不利,本來孩子在幼兒園剛剛形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可在家卻因講普通話挨了打,孩子還有學講普通話的興趣嗎所以讓家長配合幼兒園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講普通話的生活環(huán)境,孩子很自然而然的形成講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班幼兒的普通話已經講的很好,孩子與孩子之間交流用普通話與老師交流更是用普通話,久而久之,孩子已形成了與任何人交流都會用普通話的良好習慣。
對于玩完玩具后,分類收玩具的良好習慣更是鞏固得特別好,以前孩子們玩完玩具后把玩具弄得亂糟糟,還得老師幫助他們收好玩具,自從提出培養(yǎng)讓孩子分類收放玩具的習慣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漸漸的養(yǎng)成了分類收放玩具的良好習慣。孩子們再玩玩具時再也沒有出現亂扔亂放的,收玩具時會擺放的整整齊齊,老師也變得好像有點很清閑的樣子,不再忙于幫孩子們收放玩具了。
經過這一學期的培養(yǎng),孩子們已經養(yǎng)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這些好的習慣都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聯手教育。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2-12
養(yǎng)成教育的心得體會04-01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09-14
習慣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01-13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精】11-09
幼兒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10-26
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熱門】03-05
【熱門】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03-05
【精】養(yǎng)成教育心得體會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