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做a毛片免费视频,黑人在线播放,色婷婷99精品视频,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

時間:2024-04-02 07:36:3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認識幾種常見電話,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性能、功用及使用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和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電話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

  活動難點:了解現代通訊設備的重要性和優(yōu)越性,鼓勵幼兒發(fā)明創(chuàng)造,積極尋求科學知識。

  活動準備:

  1、一組情境表演《該怎么辦》。

  2、教具:自制電話兩部、大哥大、“小靈通”手機、磁卡、IC卡、一元硬幣、磁卡電話圖片、IC卡電話圖片、可視電話圖片、自制小電話(包括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兩種)若干、磁鐵。

  3、學具:酸奶盒30個、1米長細管(或毛線)15根、曲別針、大牙膏盒20個、細棍20根、水彩筆10盒、大泡沫板、白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看一組情境表演《該怎么辦》,引出電話。

  提問:請小朋友想辦法,幫幫小紅,讓她盡快和媽媽通上話。

 。ǘ┗静糠郑

  1、圍繞情境表演,拓展談話:電話有什么功用?

  2、配合實物及圖片,講解電話發(fā)展歷史、發(fā)明者及電話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1)簡要介紹通訊手段的發(fā)展及電話的出現。

 。2)結合實物及圖片,講電話的發(fā)展、種類、構造和使用方法。

  A、從有線電話到無線電話,從單色電話到多色電話,從大電話到小電話,總之,電話變得更美觀、更方便、覆蓋范圍也更大。

  B、請幼兒參與操作,共同探討電話的構造及基本使用方法。

  C、介紹幾種應急電話:110、119、120。

  如:明明的奶奶生病了,該怎么辦?

 。ㄈ┙Y束部分

  游戲:《傳電話》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分別向兩組小朋友的第一個人悄悄地講一句同樣的話,喊:“一、二――開始!”再一個接一個地向后傳,各組最后一人報傳話內容,哪組傳得又快又準則為勝。

 。ㄋ模┭由欤

  1、從“小博士的電話”引出短小故事《蝸牛城的故事》。

  2、啟發(fā)幼兒開動腦筋,當一個“小小發(fā)明家”,發(fā)明出更先進的電話,更快更準的.通訊設備,送給蝸牛城的市民。

  3、幼兒自制通訊設備。

  活動反思:

  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形式,采用游戲法、實物演示法、引導發(fā)現法、操作法,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變枯燥的科學知識為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寓教于樂,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教學原則,便于幼兒接受掌握。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的現象,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簡單的復制方法,萌發(fā)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龍平面圖、拷貝紙、鉛畫紙、復寫紙、印章、白紙。

  3、彩紙、剪刀、小筐。

  4、復印機、電腦、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認識復制的現象。

  1、出示小魚圖。

  提問:“這是什么?老師還需要一張一樣的小魚圖,有什么辦法?”

  2、示范使用復印機操作過程。

  師:我就請復印機來幫忙?,一張一樣的小魚圖出來了。

  3、:剛才老師操作的過程就叫復制。復制就是做一模一樣的東西!睆椭频姆椒ㄓ泻芏喾N,剛才老師用的是復印機來復制。

  二、嘗試簡單的復制。

  1、我還帶來了一些東西:恐龍圖、拷貝紙、復印紙用這些材料能不能來復制小恐龍呢?還有印章、模具,它們能用來復制嗎?請你們動手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

  鼓勵先完成幼兒嘗試多種方法復制。

  3、介紹復制情況。

 。1)請個別幼兒來介紹是用什么材料,怎樣進行復制的?

  師:請你介紹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樣復制出這兩個東西的?

 。2)請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兒來介紹。

  師:有誰也用了這些材料,但不是用這種方法來復制的?

  (3)請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兒來介紹復制方法。

  師:你是用什么材料來復制的?請你也來介紹一下。

  (4):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來復制的'。

 。ㄕ埬銈儼褨|西都放回筐里。)

 。ó斢變褐v到用復印紙等要講解一下操作的過程和要點。)

 三、感知、探索快速復制的方法。

  1、師:“5月12日,四川發(fā)生了大地震,現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許多純凈的水,我們一起他們,好嗎?”

  “你們每一個的筐里有一瓶水,我們要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復制出更多的水。還有5分鐘,運送水的車子就要開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快速復制。

  提醒:廢紙放桶里。

  3、介紹復制方法。

 。1)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數復制了多少瓶水。”

 。2)請復制的最多幼兒來介紹一下是用什么方法進行復制的。

  (3)請用不同方法進行復制的幼兒來介紹,比比哪一種方法好。如果同一種方法,想想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復制出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們。

四、了解復制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1、提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復制的辦法?”

  2、“復制的方法對人們有什么好處?”(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電腦復制,結束活動

  1、出示小兔圖!斑@是誰,小兔一個人覺得怎么樣?”“怎樣幫助她?”(復制的方法)“老師也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師電腦復制小兔。

  “原來電腦也是可以用來復制東西的,家里有電腦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試一試,如果你們平時發(fā)現了不同的復制方法,再來告訴小朋友和老師,好嗎?”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文字卡:支撐、保護;好習慣、有營養(yǎng);

  三、活動過程:

 。ㄒ唬┪业闹Ъ

  1、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小學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骨頭。

  (三)看X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X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訴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ㄈ┤梭w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引導幼兒關注: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出示文字卡:支撐、保護:有的骨頭能支撐我們的身體,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頭;有的骨頭能夠保護內臟。比如:肋骨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保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骨頭,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一數圖,估計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許多小骨頭組成。

  小朋友的骨頭在不斷地長4、骨頭在長,會有什么變化呢?(長長、合并、變硬)

 。ㄈ┳尮穷^長得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如果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wěn)在幼兒帶來的眾多有數字的物品中,幼兒對溫度計的興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聚集在數學區(qū)"玩"溫度計,小聲議論。他們發(fā)現用捂住水銀柱,紅色的"水"會慢慢升高,手拿開"水"就會下降。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4

  活動目標

  1、探索、發(fā)現各種力及其作用。

  2、以詩歌仿編的形式進行表述。

  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豐富有關力的概念及其本活動以前認識的各種力。

  2、圖片若干、風車、小汽車、弓箭、磁石、紙船等。

  活動過程

 一、這是什么力。

  1、交代玩耍要求:

 。1)玩耍時找一找力在哪里?是什么力讓你的玩具動起來和停下的?

 。2)當音樂停下時,輕輕放下玩具回到自己的位置。

  2、幼兒自由選擇玩具,探索、發(fā)現、感受各種力的存在及作用。教師巡回觀察。

  3、幼兒相互討論自己的發(fā)現,教師注意傾聽。

  4、通過個別提問:“你的玩具是怎樣運動的?”“是什么力在起作用?”共同分享發(fā)現成果。并且在幼兒自由表述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總結講述。如:風車吱吱轉,靠的是風力。

  5、教師總結幼兒發(fā)現的各種力,并請幼兒從教師提供的圖標中選出一種最適合的符號表現出來。如:重力↓

  6、請幾名幼兒用圖片和各種力的圖標表示自己的發(fā)現。

 二、還有什么力。

  1、剛才小朋友在玩中發(fā)現了各種各樣的力就在我們身邊,請你回憶一下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用到力?用了什么力?

  2、引導幼兒在充分討論、回憶的基礎上發(fā)現更多種類的.力。如:會把東西壓住的力是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三、形形色色的力。

  1、力有各種各樣,它們起到的作用一樣嗎?我們把這些力和它們的作用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好嗎?

  2、在圖片和圖標的輔助下引導幼兒用“什么樣的事情,怎樣運動,用的是什么力”這一形式創(chuàng)編詩歌。

  活動結束

  讓幼兒再次玩玩具進一步驗證發(fā)現的結果,并一邊玩一邊朗誦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郵票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2、設計郵票,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郵票秘密的興趣。

  活動重點

  了解郵票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郵票、放大鏡、各種圖案的郵票課件、卡紙、花邊剪刀。

  活動過程

 。ㄒ唬⿲

  師:小朋友,老師給小朋友出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

  小圖片真美麗,穿了一身小花衣。千里萬里去送信,不怕風來不怕雨。寫信人的心里話,它來替他守秘密。

 。ǘ┎贾绵]票展,讓幼兒觀察郵票,自己發(fā)現郵票的基本特征

  師:前幾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收集了一些郵票,老師用收集的郵票布置了一個“郵票展”。我邀請小朋友去參觀。在參觀之前,老師提個要求:小朋友在參觀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觀察,可以一邊觀察互相討論,比比看誰發(fā)現的秘密最多。

 。úシ泡p音樂)幼兒自主觀察郵票。(約5分鐘)

  (三)老師和小朋友共同探討郵票的特征,了解郵票的用處。

  師:小朋友發(fā)現了郵票的哪些秘密?

  師小結:對,郵票上的圖案多種多樣。有的是動物、有的是植物、有的是人物、有的是建筑、有的是自然風光……真是包羅萬象,特別漂亮。

  提升經驗:

  1、小朋友剛才發(fā)現了這么多的秘密,說明你們剛才觀察得非常仔細。除了你們自己發(fā)現的秘密之外,你還想知道它的哪些秘密?

  教師小結:郵票上有漂亮的圖案,有發(fā)行的時間、有面值、還有發(fā)行的國名等。

  2、老師把郵票放大一下,小朋友看的再仔細一些,看還能發(fā)現什么秘密?(課件)

  師:設計郵票的人不只是一些畫家,小朋友也可以設計出漂亮的郵票。

  師:為什么要有鋸齒呢?

 。ㄋ模┬蕾p具有動物圖案、植物圖案、人物圖案及外國的幾張郵票,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

  1、剛才小朋友參觀郵展的時候,我發(fā)現咱們小朋友對郵票上的圖案很感興趣,下面咱們欣賞一些具有動物圖案的郵票(出示)還有植物圖案的郵票。

  2、引導幼兒自主設計郵票。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鋸齒的卡片,現在咱們小朋友也當一次郵票設計師,設計一枚讓老師覺得特別新奇的.郵票吧。在設計之前,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郵票上要體現出郵票的特征。比如:要標上面值、還有發(fā)行的國家等等。比一比誰設計的郵票最新奇。

  (五)作品展示

  畫完的小朋友請到前面舉起來讓老師們看一看,小朋友們比一比講一講看誰設計得最漂亮。

  (六)延伸活動

  師:小朋友,有關郵票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世界上誰設計了第一枚郵票?中國第一張郵票什么樣?除了紙,還有什么材料制成的郵票?以后我們再慢慢了解,一起探索郵票的秘密好嗎?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知薯片桶、易拉罐、紙杯、塑料杯等物體,知道形狀不同滾球路線也不同。

  2、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讓弧線滾動的物體變?yōu)橹本滾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薯片桶、紙筒、紙杯、塑料杯、八寶粥筒、斜坡、球門等若干。

  2、彩線繩、雙面膠、橡皮泥等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次探索,激發(fā)興趣。

  1、引導幼兒探索不同物體的滾動路線,并將其分類。

  2、出示薯片桶、塑料杯等不同的材料,初次探索它們滾動的.路線。

  3、教師出示斜坡,球門,讓幼兒觀察各種材料的滾動路線。

  教師小結:有的物體能滾進球門,有的滾不進去,不同的物體滾動的路線不同,兩頭一樣粗的能直線滾動,而一頭粗一頭細的則會拐彎。

  二、再次探索,發(fā)現不同的滾動方向。

  1、提問:不能直線滾動的物體,它是向哪邊拐彎的呢?

  2、幼兒再次探索,關注物體向哪個方向拐彎。

  小結:不能直線滾動的物體總是朝向細的一端拐彎,這種滾動路線叫弧線滾動。

三、三次探索,嘗試讓物體的弧線滾動變?yōu)橹本滾動。

  1、提問:小朋友怎樣讓紙杯、塑料杯不拐彎,直接就回家呢?

  2、出示彩線繩、雙面膠等材料,請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讓弧線滾動的物體變?yōu)橹本滾動。

  3、展示幼兒成功的作品,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討論,分享探索經驗。

  小結:只有讓物體兩端變得一樣粗細才能滾進球門。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玩了這么多會滾動的玩具,還發(fā)現了一個秘密,就是他們有不同的滾動路線。平時在家,你們還看到哪些會滾動的東西?那他們的滾動路線一樣嗎?請你們回去后把他們也找出來玩一玩,試一試,然后把他們的滾動路線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和給大家一起分享。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7

  活動目標:

  1、能細致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征,初步了解葉脈的作用。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理解詞語:主脈、側脈。

  活動準備:

  1、《梧桐樹葉脈的秘密》記錄單(梧桐樹葉形狀的紙片若干),人手一個放大鏡。

  2、葉脈書簽、葉脈圖片、葉脈PPT、梧桐樹葉以及其他園內幼兒常見的樹葉等。

  3、幼兒已經觀察過落葉的現象,撿拾過落葉,繪畫活動中給"梧桐樹葉"涂過色。

  活動過程:

  1、欣賞幼兒繪畫作品,引發(fā)對葉脈的關注。

 。1)教師:秋天到了,梧桐樹的樹葉都飄落下來了。昨天。我、們用筆把這些美麗的梧桐樹葉都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眼中觀察到的梧桐樹葉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關注畫有葉脈的樹葉)這幅畫好像和別的有點不一樣,這些線條是什么?(引出葉脈)小朋友們畫的葉脈是什,么樣的?

  2、觀察梧桐樹葉的葉脈,探索其結構。

 。1)自由觀察實物。

  ●教師:我們仔細看看梧桐樹葉的葉脈到底是怎樣生長的。請每人拿一片樹葉觀察,你覺得觀察哪一面會把葉脈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及時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觀察葉子的正面又能觀察葉子的反面。

 。2)細致觀察并交流。

  ●教師出示葉脈:我們一起看一看、說一說葉脈是什么樣的。

  ●認識主脈和側脈。

  提問:你發(fā)現葉脈了嗎?有幾根非常明顯的葉脈?(引出主脈)主脈是從哪里生長出來的?一直長到什么地方?除了主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引出側脈)側脈是怎樣生長的?

  (3)用放大鏡觀察細脈。

  教師:除了主脈和側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我們用放大鏡來仔細看看,你看到什么啦?你發(fā)現了葉脈的什么秘密?(幼兒用放大鏡觀察時,引導幼兒順著葉柄向下看,發(fā)現葉脈由粗到細、像許多的管子連接在一起、像一張大網等秘密。)

 。4)幼兒在記錄單上繪畫自己觀察到的葉脈?蛇呌梅糯箸R觀察邊繪畫。

  3、討論葉脈的作用。

 。1)教師:葉脈為什么會長得像一張網?為什么會粗細連在一起,一直生長到葉片的各個部分?葉脈有什么用?

 。2)(觀看PPT)葉脈輸送養(yǎng)分:植物通過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養(yǎng)料,然后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為了傳送養(yǎng)料,植物從根的末端開始,經過莖到葉子的位置,這些管子藏在莖里面,平時是看不見的`,但是到了葉子里面就變成了更細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們就是葉脈,我們從外面就能看到。

 。3)支撐葉子:葉脈就像我們身體里的骨頭,把葉子支撐起來。

  4、拓展。

 。1)教師:除了梧桐樹葉長有葉脈,其他的樹葉也有葉脈嗎?幼兒自己選擇不同形態(tài)的葉子進行觀察、比較。討論交流:它們有葉脈嗎?它們的葉脈是怎樣生長的?和梧桐樹葉的葉脈一樣嗎?

 。2)小結:樹葉的形狀不同,葉脈生長的形狀也會不同,但是它們都會有葉脈,葉脈可以幫助樹葉輸送養(yǎng)料和水分,還可以起到支撐樹葉的作用。

  活動延伸:

1、收集更多種類的樹葉,觀察并記錄它們的葉脈。

  2、教師記錄并組織幼兒討論他們自己提出的關于葉脈及植物的問題,引發(fā)幼兒對植物的學習興趣。

  評析:秋風吹起,落葉似彩蝶在空中飛舞,它引發(fā)孩子去追趕,去擺弄……章麗老師利用幼兒園內隨處可見的梧桐樹葉,引發(fā)幼兒"探索葉脈的秘密",不僅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fā)展,而且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植物的好奇心。本次活動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幼兒知道了一些關于葉脈的初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幼兒對身邊事物和科學現象主動關注的態(tài)度和親近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幼兒的學習是自身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實施課程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活動經歷,使后一個活動成為前面活動的繼續(xù)。本次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先讓幼兒在畫板前互相欣賞自己前一天畫的梧桐樹葉,一方面感受樹葉的色彩豐富和美麗,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出新話題:××小朋友畫的樹葉上還有一些線條,為什么會有這些線條?這些線條叫什么?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自然被激發(fā)出來了。

  "觀察"是本次科學活動的重要方法。應對"能細致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征"這一目標,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又分為四個步驟層層推進:

  1、自主觀察葉片。先由幼兒獨立觀察自己手中的一片樹葉,自主發(fā)現梧桐樹葉葉脈是什么樣的。教師指導時注意關注幼兒是怎樣觀察的,是否觀察到葉的正面、反面,看到了一些什么。

  2、交流觀察結果。面對PPT放出的大大的葉片,孩子們敘述自己觀察到的葉脈的特點,在共同分享中擴大認知經驗:梧桐樹葉上有主脈,還有從主脈上生出的側脈。引出繼續(xù)觀察的新話題:梧桐樹葉上還有什么秘密?

  3、深入發(fā)現細脈。在放大鏡的幫助下孩子進一步發(fā)現了葉片上的秘密:有許許多多相互連接的細脈,葉脈像網一樣分布在整個葉面。

  4、表現葉脈。在梧桐樹葉輪廓圖上記錄下自己對葉脈的觀察結果,因為這里的"畫一畫"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現對葉脈的認識,所以教師事先準備好了梧桐樹葉輪廓圖,避免幼兒花費比較多的時間畫樹葉,使有限的教學時間用在緊扣教學目標方面,"畫一畫"使幼兒的認知經歷從感知到表現、表達,易于所獲得的新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除運用記錄表外。還提供了放大鏡。這一材料的提供不僅可以讓幼兒發(fā)現密密麻麻、細細的葉脈,而且可以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工具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葉脈的形態(tài)、像網一樣的細脈,而且在記錄葉脈時,有的幼兒還邊畫邊看,邊看邊畫,充分運用放大鏡的觀察效果進行表現。這些都為幼兒理解工具的作用,理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重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8

  【活動目標】

  幼兒通過操作,感知物體的內部是有間隙的;同一容器內的物體與物體間也是有間隙的。培養(yǎng)幼兒科學、有序、合理安排空間的思維方式。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托盤,盤內有一個空廣口玻璃瓶、一碗石頭(10塊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礦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記錄紙和筆、指偶小兔。

  【活動過程】

  讓幼兒觀察桌上擺放的實驗用品:石頭、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畫有玻璃瓶輪廓的紙和筆。說一說,石頭、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動,石頭、小石子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摸起來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頭比小石子兒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無味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聞起來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頭、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來的。

  探究的'問題:你能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都裝到一個瓶子里嗎?試一試。幼兒用兩種方法把石頭、小石子兒、沙子和水裝到一個瓶子里。

 。1)先裝大石頭,再依次裝小石子兒、沙子和水。

 。2)先裝水,再依次裝沙子、小石子和大石頭。

  記錄實驗過程。說一說我的發(fā)現。

 。1)先裝了大石頭,因為大石頭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這樣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給填上了。后來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間的縫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裝沙子、小石頭和大石頭,沒有成功。

  【注意事項】

  1、實驗前教師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裝滿瓶口為準,課前應預先操作幾遍。

  2、本實驗先裝大石頭,再裝小石子、沙子和水,這樣裝得較多。

  3、實驗前教師應講明注意事項:拿石頭時要輕拿輕放,舀沙子時應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兒應邊做實驗邊記錄。

  5、實驗前應讓幼兒知道,應把物品都裝進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敗了。

  6、為幼兒多準備幾份相同的材料,以備幼兒再次探索時使用。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9

  活動目標

  1、對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活動感興趣。

  2、能仔細觀察物體的對應關系,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感知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雞聲音mp3,小貓、小狗、小雞圖片和房子圖片,魚媽媽、魚寶寶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感知各種物體之間的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

  仔細觀察物體之間的對應關系,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參觀動物園”情境,感知聲音與動物的對應

  1、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動物園,聽一聽是誰在歡迎我們了?(小貓、小狗、小雞)

  2、師:(出示動物圖片)這三只小動物想帶我們去他們的家里參觀,我們一起找一找哪座房子是他們的家?他們房子上面都有他們的照片,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吧。ㄕ业胶髮游飯D片放在相應的房子下面)

  二、仔細觀察魚的顏色與外部特征,感知大小對應關系

  1、師:我們要去水族館參觀了,猜猜水族館里都有誰?(出示3條小魚的圖片)原來是小鯉魚、小丑魚和小金魚啊?墒撬屦^里的魚實在是太多了,請小朋友幫它們找找自己的寶寶吧。

  2、師:我們把魚媽媽和魚寶寶一一對比一下,如果不是我們就繼續(xù)找,如果是,我們就放到相應魚媽媽的前面。

  3、師: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魚媽媽和魚寶寶,說說他們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

  小結:顏色一樣,模樣一樣,魚寶寶小,魚媽媽大。

  4、師:請小朋友試著幫另外的兩條魚媽媽找到他們的寶寶吧。ㄓ變翰僮鳎

  三、創(chuàng)設“整理玩具”情境,感知生活中的對應關系

  師:小動物們太調皮了,把我們的.玩具都弄亂了,請小朋友們幫忙整理一下吧!給瓶子蓋上合適的蓋子,給彩筆蓋上相應的筆帽吧!

  活動延伸

  游戲:“找一個朋友碰一碰”,進一步感知一一對應。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1、道具準備很充分,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2、整個活動情境貫穿始終,幼兒非常感興趣。在參觀小動物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根據小動物的照片找小動物的家,并貼上圖片。為魚媽媽找魚寶寶時,孩子們觀察的很仔細,請了三個能力層次的孩子幼兒上前來,都能快速的為魚媽媽找到魚寶寶。最后孩子們自己操作,大部分幼兒能夠快速的搭配好,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

  不足之處

  1、道具雖然很充分,但有點亂,魚媽媽和魚寶寶雖然有大小之分,但還是分的不夠明顯,對于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來說,區(qū)分開仍有點難度。

  2、孩子的操作時間較短,一部分孩子沒能單獨進行指導,所以環(huán)節(jié)顯得有些倉促。

  3、老師沒有及時進行小結,為孩子和自己理清思路,所以中間環(huán)節(jié)過度時不太自然,有點羅嗦。

  改進措施

  1、道具既要準備充分,又要操作性強,還要考慮到各個能力層次的孩子。

  2、語言盡量做到嚴謹、簡練。過度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為幼兒節(jié)省出更多的操作時間,并對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單獨指導。

  3、每個環(huán)節(jié)之后及時進行小結,為幼兒和老師理清思路,強化知識點。

  小百科:對應即一個相對的關系,兩者近視可視作能互相對換替代。對應:比喻在一個系統中的某一項在性質、作用或數量上等情況中,同另一系統中的某一項相當。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10

  活動名稱:

  空氣在哪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

  2、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欲望和興趣。

  活動準備:

  魚缸(內盛水)、玻璃杯、手絹、幼兒每人一個塑料袋、每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塊等。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手絹為什么不濕?

 。1)教師舉起玻璃杯,請幼兒看被子里有東西嗎?(沒有。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沒有東西嗎?(教師把手絹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請幼兒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3)到底濕了還是沒有濕?我們拿出來看看。(教師拿出手絹,請幼兒摸一摸,手絹沒有濕)。

 。4)手絹為什么沒有濕呢?水為什么進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東西擋著不讓水進去呢?(請幼兒討論,說說原因)。

 。5)教師進行第二次實驗,將杯子壓入水下后傾斜,使氣泡冒出。

 。6)引起幼兒注意:哎呀!什么跑出來了?

 。7)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8)請一個幼兒拿出來看看,到底濕了沒有?讓大家都來摸一摸。

 。9)再請幼兒討論,手絹為什么濕了?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空杯子里為什么會跑出泡泡來?第一次實驗有泡泡嗎?杯子里是空的嗎?

  小結:第一次手絹沒濕是因為空氣在杯子里,水進不去。第二次杯子傾斜空氣跑出來,冒出氣泡,水就進去了,手絹也就濕了。

  原來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裝滿了看不見的空氣。當空氣在水里變成了氣泡,我們才能看見它。

  2、找空氣(操作)。

  什么地方還有空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給幼兒提供充氣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塊、磚塊等材料)。

 。1)指導玩充氣玩具的幼兒,想辦法讓它癟了,再讓它鼓起來,從而感知充氣玩具有了氣就鼓鼓的,沒有氣就癟了。吹進氣一壓軟軟的,打開蓋子對著臉擠一擠,涼颼颼的。有風,是空氣跑出來了?諝怆m然看不見,但我們可以感覺到它。

 。2)指導玩塑料袋的幼兒離開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個角落"抓空氣",讓幼兒用塑料袋把空氣變成可看到的氣包。

 。3)指導玩塑料管的幼兒(每人一個),往水中吹氣可看見許多泡泡,從而得知人身體里也有空氣。

 。4)指導幼兒想辦法看看土塊、磚塊里有沒有空氣。

  3、讓幼兒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東西里、什么地方還有空氣。

  4、教師小結,并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11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蔬菜的外形和特征

  2、比較不同蔬菜的差別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豐富的蔬菜

  活動過程:

  一、教師交代參觀任務,要求幼兒帶有問題去進行觀察請幼兒仔細觀察自己所看到的蔬菜,并進行相關的咨詢(比如:它的名字是什么,怎么食用等)

  二、交流參觀成果

  1、請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講給大家聽,并能把自己獲得的信息與大家分享

  2、向大家介紹自己剛認識的蔬菜

  三、教師小結

  1、總結幼兒的觀察結果,講解蔬菜的特征

  2、引導幼兒對不同的蔬菜進行比較(外形特征、食用部位的不同等)

  3、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可根據食用部位、顏色等)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12

  【設計思路】

  朋友出差回來,送我一面精致的兩面鏡,我?guī)У浇淌依铮l(fā)班上孩子的濃厚興趣。單面鏡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孩子們非常熟悉它、喜歡它;而對兩面鏡孩子們則見得較少,但它非常有趣,它所照的物體成像有不少的變化,有趣、易觀察又好操作,是科學活動的好素材。興趣是幼兒自覺學習和發(fā)展的動機力量,鑒于此,我生成并設計了《有趣的兩面鏡》這一教學活動,旨在通過對兩面鏡的成像操作,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發(fā)展探索、觀察、思維以及表達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量的變化。

  2、嘗試記錄兩面鏡成像的現象。

  3、樂意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一面大的兩面鏡;每人一面單面鏡、兩面鏡、各種立體小玩具。

  2、記錄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了解單面鏡的成像現象。

 。1)教師組織幼兒自由地照小鏡子。

  師:“小朋友們長得真可愛!老師今天特意為每一位小朋友準備了一面小鏡子,讓朋友照一照自己可愛的樣子?匆豢矗阍谛$R子里面能看到你自己的什么呢?”

 。2)幼兒同伴間相互交流。

  師:“你發(fā)現鏡子里有幾個自己?”

  2、探索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象。

  (1)認識兩面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師:“今天老師除了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面小鏡子外,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另一種鏡子,你們看,它像什么?它是怎樣做成的?”(出示特大的兩面鏡)

 。2)師:“這種鏡子就叫兩面鏡。它非常好玩!可以慢慢地打開,還可以。慢慢地合起來!保ɡ蠋熯呏v邊演示)接著老師邊看邊作驚訝狀說:“咦!這兩面鏡真好玩!還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現象,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我在兩面鏡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3)師:“那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嗎?請小朋友把你們桌子上的兩面鏡拿起來玩一玩,看一看你能發(fā)現什么有趣的現象呢?”

  3、幼兒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兩面鏡成像的有趣現象。

 。1)幼兒照兩面鏡,老師觀察指導。

 。2)組織幼兒相互交流。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在兩面鏡里發(fā)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和一面鏡子里照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4、幼兒第二次探索,進一步感知兩面鏡有趣的物體成像現象。

 。1)幼兒用各種立方體小玩具和兩面鏡玩一玩,進行探索,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并鼓勵幼兒相互交流。

  師:“剛才,小朋友發(fā)現了這么多有趣在現象。其實,兩面鏡還會變更多的戲法呢!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小玩具,請小朋友用這些小玩具和你的兩面鏡一起玩一玩,看看你們還能發(fā)現什么更有趣的現象?”

  (2)組織幼兒交流探索的結果。

  師:“剛才,小朋友用小玩具和兩面鏡一起玩了玩,又發(fā)現了什么更有趣的現象呢?”

  5、幼兒第三次探索,感知兩面鏡夾角的變化所帶來的物體成像數量的變化并記錄結果。

 。1)教師鼓勵幼兒繼續(xù)探索并記錄,教師注意觀察和指導。

  師:“我們的小朋友可真能干,又發(fā)現了這么多有趣的現象。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把這些有趣的發(fā)現給記錄下來。那么,該怎么記,記在哪呢?請小朋友看黑板上的這張記錄表!

  (2)教師介紹記錄表格:“第一行是兩面鏡的標記。第一個圖是兩面鏡完全打開時的標記(邊講邊演示);第二個圖是兩面鏡合攏時,張口大一點兒的標記;第三個圖是兩面鏡再慢慢合攏,張口小一點兒的標記。這第二行、第三行是空格,是給小朋友記錄用的。如果,你是用小魚跟兩面鏡玩的,你就在第二行的第一個空格里面畫上小魚的標記,然后根據上面的標記,看看小魚在這種情況下(指第一標記)小魚像的數量是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分別指第二、第三標記)小魚像的數量又是多少?然后,把你的發(fā)現記錄下來,可以用數字表示,也可以用畫圖來表示。下面,請小朋友去試一試,邊玩邊記錄吧。”

 。3)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單,組織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師:“你是用什么跟兩面鏡玩的?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

  6、將幼兒作業(yè)記錄裝訂成冊,結束活動。

  師:“今天,小朋友玩兩面鏡發(fā)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探索出當兩面鏡完全打開的時候,物體像的數量最少,只有一個,當兩面鏡慢慢合攏的時候,物體像的數量就越來越多,并把它記錄下來,F在,老師把小朋友的記錄裝訂成一本書,取名叫“我們的發(fā)現”,在教室掛起來,好嗎?”

  【活動評析】

  幼兒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現象和科學問題有著天生的好奇和探究欲望,《有趣的兩面鏡》就是因幼兒的興趣生發(fā)出來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誘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鼓勵他們大膽提問和猜想。幼兒有了猜想和問題,并產生想尋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才會進入真正的準備狀態(tài)。接著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我指導他們通過自身的探索,對兩面鏡進行感知、操作、發(fā)現問題、尋求答案。其間,我尊重接納每個幼兒的觀點,積極正確評價每一個幼兒的探究行為,對認真探索、積極動腦的幼兒加以肯定和表揚;對能力差的、依賴性較強的幼兒總是給予鼓勵的支持,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從而進一步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探究活動真正做到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在探索中得以充分發(fā)揮,目標大成度高。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課教案幼兒園小班02-28

大班科學課動物過冬教案(精選14篇)12-09

中班科學課教案0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8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10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10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10-23

(經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7-30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