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是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進行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系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記硬背。還有要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的觀點去掌握這些知識,而不是機械地記憶一堆支離破碎、毫無關聯(lián)的概念和結論。
今天這節(jié)課的教學的倍數和因數是講述兩個數之間的一種相互依存關系,于是我利用課前談話讓學生在找找生活中的相互依存關系,課中遷移到數學中的倍數和因數,這樣設計自然又貼切,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學的興趣,又幫助學生理解了倍數因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然后我讓學生根據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初步感知倍數關系的`存在,從而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并為下面學習如何找一個數的倍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我還出示了一個除法的算式,讓學生來找找倍數和因數的關系,這樣不僅溝通了乘法和除法的關系,也讓學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據乘法還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數和倍數。
找出一個數的因數要做到不重復和不遺漏,有些學生還不能找全,沒有掌握方法,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對學困生的輔導。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2
《因數和倍數》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一課時所學內容,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舊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直接認識因數和倍數的,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首先是名稱比較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又不經常接觸,對這樣的概念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斷,需要一個長期的消化理解的過程。上完這節(jié)課覺得有以下幾點做得較好:
1、通過操作實踐,認識因數和倍數
我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創(chuàng)設了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變抽象為直觀。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減緩難度,效果較好。
2、通過自主化、活動化、合作化,找因數和倍數
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整節(jié)課中,我始終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探索并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中自主獲取知識。教學中的多次合作不僅能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表意見,參與討論,獲得知識,發(fā)現特征,而且還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初步形成合作與競爭的意識。
3、通過變式拓展,培養(yǎng)學生能力
課前我精心設計練習題,力求不僅圍繞教學重點,而且注意到練習的層次性,趣味性。譬如:讓學生用所學知識介紹自己,通過數字卡片找自己的.因數和倍數朋友等等。學生拿著自己的數字卡片上臺找自己的朋友,讓臺下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是不是這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如果臺下學生的學號是這個數的因數或倍數就站到前面。由于答案不唯一,學生思考問題的空間很大,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又使學生享受到了數學思維的快樂,感悟數學的魅力。
但是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1、課上應該及時運用多媒體將學生找的因數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的發(fā)現: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
2、課堂用語還不夠精煉,應該進一步規(guī)范課堂用語,做到不拖泥帶水。
3、教者評價應及時跟上個性化的語言評價,激活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避免單一化。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3
聽了陶老師執(zhí)教的《倍數和因數》一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倍數和因數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在教學中,陶老師讓學生擺出圖形,通過乘法算式來認識倍數和因數。用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拼一個長方形,觀察長方形的擺法,再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組織交流出現積是12的不同的乘法算式。即:4×3=122×6=121×12=12。根據乘法算式,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fā),學習倍數和因數,初步體會其意義。在得出這些乘法算式以后,先根據4×3=12說明12是3和4的倍數,3和4都是12的因數,使學生初步體會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再讓他們舉一反三,結合另兩道乘法算式說一說。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陶老師還設計了讓學生根據除法算式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讓學生明白除法算式中也能找出倍數和因數。最后,陶老師出示了五個數,讓學生從中找找,說說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這一設計既是對上面內容的提升,又引出了下面的內容。
2、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尋找,課本上是安排先教學倍數后教學因數的。陶老師在教學時,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首先教學找一個數的因數。我覺得這樣做比較好,找因數的方法比較難一點點,它需要學生的逆向思維,所以陶老師一步一步的引導著學生,扶放結合地讓學生去探索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隨后再去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學生就容易找準了。這樣安排既承接了上面的內容,又為學生一個數的倍數提供了方法。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4
《倍數和因數》是我們工作室四月份研究的一個課例,我們是先抽簽上二十分鐘的課堂教學,再進行研討,我們研究了每一部分的處理方法,同時,為了讓我們的課堂更加連貫、自然,我們也研究了例題之間的過渡環(huán)節(jié),嘗試找到更加恰當的處理方法。那次研究之后我們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都根據自己的想法修改了教案。前幾天我們工作室又在活動中上了這節(jié)課,這次上課的是我,由于事先準備的不夠充分課堂中發(fā)現了很多的問題,有上次研討過還需要改進的問題,也有這次上課出現的新問題。課后工作室的成員給了我很多的很好的建議,我根據好的建議修改了我的教學設計,下面我來具體的說一說。
1、情境導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倍數和因數》為了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倍數和因數的依存關系,我課上用了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例子,也用了我是老師,他們是學生的例子。但這兩個例子對于本課的教學或許沒有太多的意義,好像不能讓學生明確感受出倍數的因數的.依存關系,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一部分的內容去掉,直接進入課堂,讓學生進行操作活動。
2、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本課是想通過用12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的活動來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感知倍數和因數的關系,再用具體的例子向學生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在課堂中我直接讓學生進行操作,兩人小組活動,試著擺一擺,看看有沒有不同的擺法,在交流的時候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擺法,每排擺了幾個,擺了幾排,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再讓學生有序地說一說,為后面找一個數的因數做好鋪墊。再有一道具體的算式舉例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用我們過去學習的乘法算式中的乘數乘乘數等于積過渡到倍數和因數,再讓學生說一說其他兩道乘法算式。說完后再給學生一個提醒,并讓學生再根據出示的算式說一說誰是誰的倍數和誰是誰的因數,最后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寫一個算式,并說一說。
3、找一個數的倍數。這應該時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容,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說一說找倍數的方法,而我在上課的時候把這一個重要的部分一帶而過,可以看出來很大一部分學生是沒有掌握找倍數的方法的。所以我在思考這一難點該如何突破?是不是應讓學生先獨立想一想辦法,多說一說,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讓學生去說自己用來找倍數的方法,這樣多種方法出來以后,我們可以對方法進行優(yōu)化,選擇快速簡單的找法。在教學的時候,同時注培養(yǎng)學生有序寫出倍數,注意倍數書寫的格式等意識,可以比較有序的找和無序的找,讓學生自己感受有序的好處,學生有了有序地找的基本方法后,在進行練習的時候也會選擇剛才優(yōu)化過的好的方法進行練習。
4、找倍數的特征。在完成找一個數的倍數之后,我們可以直接出示3,2,5的倍數是哪些,讓學生觀察三個倍數,再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放手讓學生去找或許學生能夠很快的找出來,但如果給好具體的問題,可能會限制一些學生的思考。如果學生在觀察時沒有發(fā)現我們所想要總結的特征,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提示,讓學生觀察一個數最小的倍數,最大的倍數和倍數的個數等。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找,我們要相信他們藕能力做到。
5、課堂常規(guī)的問題。在上課之前我應先確定好小組的具體分配,以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找不到合作的對象,如果上課之前具體的分好了,小組討論的效率會高很多。在上課時,我要少說,把更多說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要相信學生,不要怕學生不會,而給出很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5
1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這里的處理的方法有所不同,在這之前學生還沒有學習小數乘除法,只接觸過整數乘除法,因此教材通過用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并寫乘法算式來引入因數和倍數。
2要求學生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的長方形的不同擺法,幫助學生建立起乘法意義的表象,為后面利用乘法找因數和倍數埋下伏筆。
3重視說的訓練,要求具體明確!罢l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當學生說到12*1=12時,感到有些拗口,教師即時鼓勵,體現了數學的.人文精神和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的作風。
4如何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于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這里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兩個問題: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復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才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不老師給予有有效得多。
5練習形式活潑多樣,即顛覆傳統(tǒng)又扎實訓練。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6
本單元涉及到的因數、倍數、質數、合數以及第四單元中出現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都屬于初等數論的基本內容。是學生通過四年多數學學習,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整數知識,包括整數的認識、整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整數的性質。
在教學中,通過教授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并掌握他們的特征:因數和倍數不能單獨存在,并通過觀察比較幾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知道幾個數公有的因數(或倍數)叫做他們的公因數(或公倍數),且能夠在幾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還)中找出他們的公因數(或公倍數)。
接下來學習“2、3、5的倍數的特征”。發(fā)現2、5、3倍數的'規(guī)律和特點。在此之前還要向學生教學什么是“奇數”什么是“偶數”,只有掌握了奇數與偶數,學習“2、5的倍數”的特征就會簡單容易得多。而“3的倍數”的特征就是引導學生把各個數位上的數相加,的到的數如果是3的倍數的話,說明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那么,又如何讓學生學習掌握質數與合數呢?在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把1~
20的因數分別寫出來,并按照奇數為一列偶數為一列來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然后歸類整理:只有1個因數的有哪些數?有兩個因數的有哪些數?有3個以上因數的有哪些數?學生分好之后,教師明確:向這樣只有2個因數的數叫做質數,有2個以上因數個數的數叫合數,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那么自然數按因數的個數來分就可以分為“1、質數、合數”三大類。
為了讓學生鞏固質數與合數,再讓學生找出1~100以內的所有質數:先劃掉除了2以外所有2的倍數,再劃掉3的倍數、劃掉5的倍數、最后劃掉7的倍數,所剩下的數就是質數,并且讓學生數出、記住100以內有25個質數。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去判定100以外的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最后,再學生講解介紹“分解質因數”,知道用短除法來分解質因數。然后對整個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歸類,讓學生熟記一些特殊的規(guī)律與數字,多做一些練習,加強的后進生的關注和輔導。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7
教學中我發(fā)現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這里的處理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在教學時做了一些改動,讓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擺長方形,然后自己用算式把擺法表示出來。這樣學生的算是就不局限于乘法,有一部分學生寫了除法算式。這樣學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據乘法還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數和倍數。因為現在也有很多學生學習奧賽,所以我從整除的角度也介紹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由于這節(jié)是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被動的接受。如讓學生思考:你覺得3和12、4和12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對乘除法學生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因此不少學生能說出倍數關系,可能說得不很到位,但那是學生自己的東西)。當學生認識了倍數之后,我進行了設問:12是3的倍數,那反過來3和12是什么關系呢?盡管學生無法回答,但卻給了他思考和接受“因數”的.空間,使學生體會到12是3的倍數,反過來3就是12的因數,接下來4和12的關系,學生都爭者要回答。
如何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于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這里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兩個問題: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復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才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不老師給予有有效得多。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8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jié)概念課。教學時我首先以拼圖比賽為素材,讓學生動手操作快速把12個小正方形擺出一個長方形,再讓學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所擺的長方形,在交流中得到三種不同的擺法和三種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 這樣,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減緩了難度,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收到了預設的效果。
能不重復、不遺漏、有序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在根據1×12=12,2×6=12,3×4=12三個乘法算式說出了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后,我緊接著提問:12的因數有哪些?學生看著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地找出12的因數,接著再提問:你是用什么方式找到12的因數的?在學生說出方法后,為了讓學生探索出找一個因數的方法,我讓學生自己找一找15的因數有哪些。預設在匯報時,能借此解決如何有序、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但在實際交流時,學生的方法出現了兩種意見,并且各抒己見,因為15的因數只有兩對,無論怎樣找都不會遺漏。作為老師,我這時沒有把我的意見強加給學生,而是以男女生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分別找16、18的所有因數。由于部分學生運用從小到大一對一對地找很快找出這兩個數的因數,另一部分卻在無序的情況下,不是重復就是遺漏,這樣在比較中,不重復、不遺漏、有序地找出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學生就能夠很好地接受并掌握。雖然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花了比較多的時間,但對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時,由于及時跟上個性化的'語言評價,激活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借助這一學習熱情讓學生自己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學生學習興趣更濃。不僅探討出從小到大找一個數的倍數而且發(fā)現了倍數的特點。
由于本節(jié)課的容量比較大,練習題設計綜合性比較強,學生學得并不輕松,還存在一小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理解因數與倍數的關系。今后,應努力改進教學手段,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9
本節(jié)課的內容涉及的概念非常多,即抽象又容易混淆,如何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這些概念,理清概念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構建知識之間的網絡體系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重難點,同時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更是本節(jié)課教學的靈魂。
成功之處:
1、構建知識網絡體系,理清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一個聯(lián)想接龍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利用因數和倍數單元的知識來描述數字2,學生非常容易想到2是最小的質數、2是偶數、2的因數是1和2、2的倍數有2,4,6…、2的倍數特征是個位是0、2、4、6、8的數,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抓住其中的關鍵詞引出本單元的所有概念:因數、倍數、質數、合數、奇數、偶數、公因數、最大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2的倍數特征、3的倍數特征、5的倍數的特征。如何整理使這些凌亂的概念變得更加簡潔、更加有序、更加能體現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呢?通過學生課前的整理發(fā)揮小組的合作交流作用,在相互交流中,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逐漸對這些概念的聯(lián)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然后通過選取幾名同學的作品進行展評,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整理和調整,最終來完善知識之間的網絡體系。
2、教給學生整理知識的方法。在教學中,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教師莫過于教給學生必備的學習方法。在這節(jié)課的整理復習中,課前我讓學生把第二單元的關于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進行了匯總,涉及的概念有如下幾個: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質數、合數、奇數、偶數、2的倍數特征、3的倍數特征、5的倍數特征,并提出具體的要求:一是觀察分析這些概念,哪些概念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二是根據這些概念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可以分為幾類;三是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出來,可以以數學手抄報的形式來呈現。通過課前的設計,我事先搜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放在課件中,讓同學們進行欣賞,相互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課堂中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對本單元的概念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并得出知識網絡圖。
縱觀本節(jié)課的設計,就是通過學生的聯(lián)想,回憶前面學過的知識,并在頭腦中構建知識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從而揭示出這個知識網絡圖就是思維導圖。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把數學中的每一個單元進行整理,也可以把每一冊知識進行整理,還可以把小學數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思維導圖方法的強大之處,學生在感嘆這種方法的魅力同時,并把這種方法推廣到其它學科,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整理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單元知識整理中加以運用。
3、在練習中進一步對概念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在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我根據這些概念設計了一些相應的練習。目的是以練習促復習,在練習中更好的體會這些概念的具體含義,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整理的方法,還深刻地理解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每個知識點的概念理解也更加清晰了,起到了復習回顧舊知識的作用。
不足之處:
1、個別學生在展評中不會去評價,只是從設計的美觀上去思考,而沒有從體現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上去進行說明,在這一點上教師還要加以引導。
2、出現個別學生由于第二單元的知識是在開學初學習的,有些知識點已經遺忘,導致出現連最小的偶數是幾都不知道了,因此在學完每個單元后要不間斷的進行知識的鞏固和練習。
3、由于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過于多,練習的時間有些不足,導致基本的練習時間可以保障,但是需要拓展的知識沒有更好的呈現出來。
再教設計:
1、抓住數學知識的本質,美觀的整理形式只是一些外在的,并不是重點,注意引導學生從數學的本質去思考問題,排除數學本質以外的東西,去引發(fā)思考,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
2、還要繼續(xù)深入挖掘數學的思想、靈魂和方法,用以指導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以后學習知識的鑰匙,學會開啟知識的大門。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0
《公倍數和公因數》在新教材中改動很大,新教材將數的整除中有關分解質因數、互質數、用短除法求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教學內容精簡掉了,新教材突出了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究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突出了運用數學概念,讓學生探索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最大公因數的方法,注重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潔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以后與以前的教材相比,主要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是在現實的情境中教學概念,讓學生通過操作領會公倍數、公因數的含義。例1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都是形成新的數學概念,都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領會概念的含義。學生通過操作活動,感受公倍數和公因數的實際背景,縮短了抽象概念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運用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是有利于改善學習方式,便于學生通過操作和交流經歷學習過程。在教學中,讓學生按要求自主操作,發(fā)現用怎樣的長方形可以正好鋪滿一個正方形;用邊長幾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正好鋪滿一個長方形。在對所發(fā)現的`不同的結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除法算式進行思考,對直觀操作活動進行初步的抽象。再把初步發(fā)現的結論進行類推,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再揭示公倍數和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最大公因數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內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礎上,借助直觀的集合等圖式,顯示公倍數與公因數的意義。讓學生經歷了概念的形成過程。
三是刪掉了一些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不夠緊密、對后繼學習沒有影響的內容后,確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是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時由于采用了列舉法,學生得花較多的時間去找,當碰到的兩個數都比較大時,不僅花時多,而且還容易出現遺漏或算錯的情況。相比之下,用短除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就不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在實際教學中,先根據概念采用一一列舉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待學生熟悉之后就教學生運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這樣的安排效果不錯,學生也沒感到增加了負擔。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1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倍數與因數》是一節(jié)概念課。關于“倍數和因數”教材中沒有寫出具體的數學好處,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說明,進而讓學生探究尋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通過備課,我梳理出這樣一個教學脈絡:乘法算式——倍數和因數——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倍數。從教材本身來看,這部分知識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沒有什么生活經驗,也談不上有什么新興趣,是一節(jié)數學味很濃的概念課。如何借助教材這一載體,讓學生在互動、探究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讓乏味變成有味呢?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點教學體會。
一、設疑遷移,點燃學習的火花。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作為談話引入課題,不僅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例中隱藏著共同點:一一對應、相互依存。對感知倍數和因數進行有效的滲透和拓展。
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時,我依據學情,設計讓學生獨立探究尋找2的倍數、5的倍數,學生發(fā)現2的倍數、5的倍數寫不完時,通過討論,認為用省略號表示比較恰當,用語文中的一個標點符號解決了數學問題,自我發(fā)現問題自我解決,學生從中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滲透學法,構成學習的技能。
由于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那么如何讓學生體會“無限”、又如何有序寫出來呢?我讓學生嘗試說出3的倍數。學生找倍數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訣等等。我組織學生展開評價,有的學生認為:從小到大依次寫,因為有序,所以覺得好;有的學生認為:用乘法算式寫倍數,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數的影響,能夠很快地找到第幾個倍數是多少,因為簡捷正確率高所以覺得好。如此的交流雖然花費了“寶貴”的學習時光,但是學生從中能體會到學習的方法,發(fā)展了思維,這才是最寶貴的。正所謂沒有一路上的山花爛漫,哪有山頂上的.風光無限。
三、學練結合,及時把握學生學情。
在學生通過具體例子初步認識了倍數和因數以后,通過超多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感悟,練習中加深理解概念;在探究出找倍數的方法以后,及時讓學生寫出2的倍數、5的倍數,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并適時進行針對性練習,鞏固新知。
課尾,我設計了四道達標檢測練習,將整堂課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概括,對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較,對本節(jié)課重要知識點進行檢測,及時掌握了學生的學情。
縱觀整節(jié)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主體地位,嘗試練習、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加以引導,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學生在思維上得到了訓練,探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潛力也會逐步得到提高。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2
今天這堂課其實是有點匆忙的。課前的一個小游戲忘了,忘了讓學生體會因數和倍數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依存關系了。明天的課上補上。
滿意的一點:模式的提練
在讓學生根據算式說了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之后,出示了想想做做的第一題,我加了一道:A×B=C,并且讓學生用一道算式提練出因數和倍數之間的關系。結果學生都不知道如何表達。我把算式板書上黑板上,是因數×因數=倍數。而后,我又轉過去用一道除法算式36÷9=4來讓學生找一找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學生的反應都不錯,馬上就明白了因數和倍數之間的關系。
不滿意的地方在于:對于找出36所有因數的有序思考沒有強調。當我讓學生們自主找出36的所有因數時,許多學生就茫然不知所謂,但是他們并不是不懂,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寫,所以我在黑板上挑選了一些學生的作業(yè)加以板書,讓學生進行比較。
如:1、36、2、18、3、12、4、9、6
。、2、3、4、6、9、12、18、36
和36÷1=36,36÷2=18,36÷3=12
。常丁拢矗剑,36÷6=6
尤其是最后一種方法,我特別注意讓學生評價一下這種思考方法的正確性。得出結論是這樣思考是可行的。那么我接著告訴他們,這樣思考的確是可以,不過,缺少的因數的提取,由此過渡到評價第一種方案和第二種方案,在這兒,我特別示范了一下寫因數的方法,即從兩邊向中間包圍。學生們在比較中找出了寫因數的方法,明白了寫出因數的格式。本來可以相機在這一步讓學生體會尋找因數的有序性,結果一急,只是帶過了一句。今天在補充習題上出現了問題,我抓了幾個學生問為什么強調有序性,學生告訴我:因為可以看得清楚,因為不會遺漏?雌饋戆嗌系膶W生有這方面的意識,在做題目的時候還應該再稍稍提點一下,應該也就不成問題了。
《因數和倍數的練習》教學反思 4月14日
昨天新學了因數和倍數,我覺得課上學生表現還可以,很會說,但到了家自己做家作時,問題很多。今天進行了練習后,效果截然不同。我在練習前,首先對昨天的內容進行了復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1、講因數和倍數時應該講清誰是誰的`倍數或因數。2、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時,倍數最小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大,因數最大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小,最小是1。學生書上練習時,提醒學生弄清每題的具體要求,有些題只要寫出一個數部分的倍數,而有些題需要寫出全部的倍數。有些符合要求的數不止1個,要盡可能把這些數都找出來。但學生有時找不全,我就教會學生這樣思考:找一個數的倍數時用乘法,找一個數的因數時用除法。效果還可以。
今天教學了因數和倍數一課,這節(jié)課的內容關鍵是讓學生在掌握因數、倍數的概念的基礎上學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就總體情況而言教學效果還可以,但多少還是存在遺憾。
存在問題:在寫出了算式3*4=12后出示“3是12的因數,4也是12的因數;12是3的倍數,12也是4的倍數。”后讓學生閱讀,復述后讓學生觀察尋找記憶的方法,學生總結:像這樣的乘法算式我們可以說兩個乘數都是積的因數,積是兩個乘數的倍數。再讓學生用因數、倍數同桌復述算式2*6=12,1*12=12中數與數的關系,全班交流復述,學生說的蠻好的,可是在分層練習時再讓學生描述其他算式中各數的關系時,又部分學生混淆了因數、倍數的概念?磥黹_始的復述學生純粹是無意識的模仿,是為模仿而模仿,教師沒有在學生模仿復述后進一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可以這樣描述這些數之間的關系,例如:為什么12是3和4的倍數,還能說12是2和6的倍數?……如果加了這層思考,學生就會理解只要是兩個整數相乘等于12,12就是這兩個整數的倍數,這兩個整數就都是12的因數。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乘法算式中各整數之間的關系。
滿意之處:學生在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時花費的時間不多,但在交流方法時我舍得花費較多的時間讓學生比較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選出不會重復、遺漏的簡便方便用學生的名字命名這些方法。再讓學生分別使用這些方法尋找,真實感受這些方法的好處。學生郵箱比較深刻,在后面的分層練習和檢測中沒有學生出現漏或重復的,而且速度也很快。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學生的積極性的大小與他獲得成功的概率的大小有直接關系的。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3
《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直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數學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較難教,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首先是名稱比較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又不經常接觸,對這樣的概念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斷,需要一個長期的消化理解的過程。
這節(jié)課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探究發(fā)現提供足夠的時空和適當的指導,同時,也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體現了自主化、活動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操作實踐,舉例內化,認識倍數和因數
我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為直觀。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從抽象到抽象,從數學到數學,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這樣,充分學習、利用、挖掘教材,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減緩難度,效果較好。
(二)自主探究,意義建構,找倍數和因數
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整節(jié)課中,教師始終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并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中自主獲取知識。
新課程提出了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學中的.多次合作不僅能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表意見,參與討論,獲得知識,發(fā)現特征,而且還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初步形成合作與競爭的意識。
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在隨后的巡視中發(fā)現有很多的學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就決定先交流在讓學生尋找,這樣就用了很多時間,最后就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練習,我認為雖然時間用的過多,但我認為學生探索的比較充分,學生也有收獲。如何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于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這里可以充分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兩個問題: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復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才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時老師再給予有效的指導和總結。
(三)變式拓展,實踐應用---—促進智能內化
練習的設計不僅緊緊圍繞教學重點,而且注意到了練習的層次性,趣味性。在游戲中,師生互動,激活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學生不僅參與率高,而且還較好地鞏固了新知。課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終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養(yǎng),并及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享受數學,感悟文化魅力。
由于這節(jié)是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被動地接受。教學之前我知道這節(jié)課時間會很緊,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認真鉆研了教材,仔細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時間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第一部分認識因數和倍數這一環(huán)節(jié)里縮短出示時間,直接出示,實際效果我認為是比較理想的。課上還應該及時運用多媒體將學生找的因數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的發(fā)現: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教師應該及時跟上個性化的語言評價,激活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4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倍數與因數》是一節(jié)概念課。關于“倍數和因數”教材中沒有寫出具體的數學意義,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說明,進而讓學生探究尋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通過備課,我梳理出這樣一個教學脈絡:乘法算式——倍數和因數——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倍數。從教材本身來看,這部分知識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沒有什么生活經驗,也談不上有什么新興趣,是一節(jié)數學味很濃的概念課。如何借助教材這一載體,讓學生在互動、探究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讓乏味變成有味呢?我從以下兩個方面談一點教學體會。
一、設疑遷移,點燃學習的火花。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一道腦筋急轉彎題作為談話引入課題,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例中隱藏著共同點:一一對應、相互依存。對感知倍數和因數進行有效的滲透和拓展。
教學找一個數的倍數時,我依據學情,設計讓學生獨立探究尋找2的倍數、5的倍數,學生發(fā)現2的倍數、5的倍數寫不完時,通過討論,認為用省略號表示比較恰當,用語文中的一個標點符號解決了數學問題,自己發(fā)現問題自己解決,學生從中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滲透學法,形成學習的技能。
由于一個數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那么如何讓學生體會“無限”、又如何有序寫出來呢?我讓學生嘗試說出3的倍數。學生找倍數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訣等等。我組織學生展開評價,有的學生認為:從小到大依次寫,因為有序,所以覺得好;有的.學生認為:用乘法算式寫倍數,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數的影響,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幾個倍數是多少,因為簡捷正確率高所以覺得好。如此的交流雖然花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但是學生從中能體會到學習的方法,發(fā)展了思維,這才是最寶貴的。正所謂沒有一路上的山花爛漫,哪有山頂上的風光無限。
三、學練結合,及時把握學生學情。
在學生通過具體例子初步認識了倍數和因數以后,通過大量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感悟,練習中加深理解概念;在探究出找倍數的方法以后,及時讓學生寫出2的倍數、5的倍數,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并適時進行針對性練習,鞏固新知。
課尾,我設計了四道達標檢測練習,將整堂課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概括,對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較,對本節(jié)課重要知識點進行檢測,及時掌握了學生的學情。
縱觀整節(jié)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主體地位,嘗試練習、自主探索、解決問題,教師只是加以引導,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學生在思維上得到了訓練,探究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也會逐步得到提高。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5
反思教學效果總結了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素數和合數的判斷不熟練。一些數如:49、51、91這些數看上去是素數,但其實是合數。這些數經常被學生誤認為是素數而導致錯誤,原因是這些學生就簡單的看看,而不愿意用2、3、5等素數去嘗試,努力尋找是不是有第3個因數存在。
(二)意思相同,但語句表述不同時,有的學生就不能正確理解。如:在上面的數只有兩個因數的數有哪些?其實這道題目就是問在上面的數中素數有哪些。
(三)有的學生缺少分析理解,研究和判斷的能力,判斷和選擇題的錯誤比較多。例如:1的倍數肯定是奇數。如果一個學生先找到1的倍數,然后根據數的特點作出正確的判斷。但有的學生看到1是個奇數,然后就簡單地做出它的倍數也是奇數想法。例如:一個數的倍數一定比它的因數大。如果學生找一個數,看看它的最小倍數是哪個?找找它的最大因數是哪個?這樣不難找到正確的答案。但是有的倍數簡單地被題目的意思誤導,加上平時的練習中還有倍數一般都是大的,因數一般都是小的概念,學生容易誤判。
教學中,我和學生有時太滿足于平時練習的結果,而缺少讓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和表達能力的過程訓練?磥碓谝院蟮慕虒W中,我要繼續(xù)改變教學觀念,要高度尊重學生,依靠學生,把以往教學中主要依靠教師轉變?yōu)橐揽繉W生。
建議
1、在新知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本單元中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都有比較好的方法。如何通過學生的探究找到方法,成了教學的亮點。如“找36的因數” ,找一個數的因數是本課的難點。應該說,找出36的幾個因數并不難,難就難在找出36的所有因數。教學中,建議教師不要把方法簡單地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獨立去探究,獨立寫出36的所有因數,在學生反饋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對有序和無序作比較,學生才能在比較、交流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必要性和科學性。交流的過程正是學生相互補充、相互接納的過程,是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加工和重組知識的過程,是學生的認知不斷走向深入,思維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這是新知探究階段的思維交流。既是不斷深化理解因數與倍數知識的過程,又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過程。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提出了各自的解法或見解,是思維獨創(chuàng)性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一對一對有序的找,或從1開始,用除法一個個去試,是思維條理性的培養(yǎng);既有遷移于擺方塊的形象思維,又有直接運用除法算式的抽象思維,或乘除法口訣的綜合運用等,在感受解法多樣性中,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寓教于樂,游戲中進行相應的鞏固練習。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概念課,內容比較枯燥,課本上的練習形式也比較單一,所以在認識倍數和因數后,應安排有趣味的游戲,比如數字轉盤游戲,讓學生看轉盤說指針停止時,內圈的'數與外圈的數的關系,進一步認識倍數和因數,又能從中發(fā)現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學會找倍數和因數之后也可設計游戲,如:“猜猜一位老師的電話號碼”,在一個八位數的號碼中已知其中四位,根據有關倍因數關系的問題請學生找出未知的四位號碼,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稍有難度的練習給學有余力的學生一個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到了學習新知識后的成就感。
3、教師要注重評價的導向作用,讓學生在評價中成長。在第一課時學生交流12的因數時,教師展示了三位同學的作業(yè):第一種是無序的,第二種是從小到大有序的,第三種是一對一對有序的。接著老師讓第一種方法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讓其他同學評論,此時大多數學生的評價都認為不好,找得缺漏、無序,這時其實作為老師是否可以問問這種答案“有沒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畢竟找到的這些答案都是正確地,然后再去尋找更好的方法。如果老師能經常注意這樣引導評價,學生自然而然地意識到要先看別人的優(yōu)點,再看別人的缺點,也給了剛才那位學生一個心理上的安慰,使他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倍數和因數的教學反思07-17
《倍數和因數》教學反思06-14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02-06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07-17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02-07
因數和倍數的教學反思11-02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優(yōu)秀09-21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優(yōu)秀11-25
《因數和倍數》數學教學反思11-11
倍數和因數教學反思(15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