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石榴》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石榴》教學反思1
《石榴又紅了》是鄭爾康懷念父親鄭振鐸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通過對故居、以及石榴樹和石榴節(jié)的回憶,表達了對父親深切的懷念。文本語言樸實、筆觸細膩、情感真摯濃郁。優(yōu)美抒情的筆調,溫馨的畫面,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把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關愛孩子,積極樂觀,平易童真的可親、可愛、可敬的長者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讀來感人、引人深思,給人啟迪。
在反復研讀文本的基礎上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1、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
2、品讀詞句,感悟鄭振鐸先生熱愛生活、充滿情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真誠、質樸、平易、童真的人品。
3、認識作者通過細節(jié)刻畫,把人物描寫得鮮活飽滿的表現(xiàn)手法。
情感真摯濃郁,感人至深是本文的突出特點,所以在教學設計上我力求抓住文章的情感這條線,以情導讀,在讀中體會,感悟,使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的情感相融,從而使學生受到熏染.為此在教學中我較好的體現(xiàn)了以下幾點:
一、找準切入點,并以之作為教學主線貫穿教學始終。文中“啊,充滿著生活的溫馨和詩一般情韻的往事啊!”是作者在回憶往事時發(fā)自內心的感嘆,飽含了作者對美好往事的無限眷戀,對父親深摯的思念,有幸福有傷感,快樂、惆悵、懷念交織其中,可以說是作者全部情感的凝集,是貫穿本文的情感主線。所以我把這個句子作為理解文本,感悟情感的切入點。第二課時新授伊始就把這個句子從文中摘出來,指導學生讀句,理解“溫馨”“情韻”二詞的意思,意在讓學生帶著:那是些怎樣充滿生活的溫馨和詩一般情韻的往事的思考,進入文本的學習。起到統(tǒng)領整個教學過程的作用。然后,在學完關于石榴節(jié)的回憶、父親去世兩個內容之后再分別呈現(xiàn)此句,以層層加深學生對文本情感的感悟,同時也是教學過程如一首詩歌,而這個句子就是這首詩歌中反復詠嘆的中心句。
二、展開空白點,引領學生走入文本,走進人物的生活。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用簡練的筆墨寫了故居一年四季的景色 “舊居的院子不算大,卻栽滿了桃、李、杏、梅、……可說是三季有花,四時常青”如一幅寫意畫,極其概括,給人留下了自由而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一段是鄭振鐸先生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對于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這一段作者雖是略寫,但在教學中卻不可做簡略的處理。所以在這一段的教學設計上我做了充分的鋪展,抓住“栽滿”“三季有花”“四時常青”,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領略小院一年四季的.美景,把學生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從而感悟主人悠然自得,豐富多彩的生活,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就把學生帶進了小院主人的生活之中。
三、扣住細節(jié)刻畫,貼近人物,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文章三、四自然段用細膩的筆墨描繪了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正如一幅工筆細描的人物畫。語言樸實,生動,具有形象性,展示了人物平易、慈愛、童真的心靈,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上我采用讓學生找句子,抓刻畫人物的重點詞語,尤其是描寫人動作的詞語,通過讀,把語句化為形象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可親、可愛、可敬,激發(fā)學生對人物的熱愛之情。從而使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寫出孩子們心里想說的話成為水到渠成,收到言由情發(fā)的效果。
當然這堂課在較好的體現(xiàn)了我的教學設計意圖的前提之下,也存在許多不足:
一、對學生情緒把握不到位,致使不能根據(jù)學生的情緒即使調整教學節(jié)奏,師生配合不默契。
二、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還很欠缺,學生讀得不充分,不能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三、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細節(jié)把握不準,不能捕捉教學中的積極因素,給予學生及時有效地反饋。
這些教學中的不足暴露了我平時教學中的弱點,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等措施,在實踐中有意識的自我改進,以爭取使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在現(xiàn)有基礎之上有較大提高。
《石榴》教學反思2
每上完一堂課,回顧自己課堂教學上的成敗得失時,總是感慨萬千,在執(zhí)教完《石榴》一課后,有個最大的感受:教師應該全身心投入到教材中,對教材不能帶上任何主觀色彩。
于漪老師曾經(jīng)說過“當崇高的使命感和對教材的深刻理解融為一體時,課堂教學的明燈就會高高掛起!蔽覀儗滩囊欢ㄒ是槿肜恚绯黾褐,這樣才能做到教書育人。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課文令教師很喜歡,而有的課文教師很難動情,這樣就很難使教者步入課文的底里。當上《石榴》一文的時候,我總感覺這篇課文描寫的東西很抽象,很難打動我的心,不象《北大荒的秋天》那樣,所描寫的景物是我們手能摸到,眼能看到。因此在備課時,我就始終停留在課文的表面,無法深入鉆研課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根本無法做到于漪老師的“明燈高高掛起”。
當教完之后,我再去深入鉆研課文時,我被感動了,感動于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情在石榴身上的集中體現(xiàn),正是因為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石榴有著特殊的感情才能將石榴的枝葉,石榴的花,石榴的果寫得如此生動形象。文章第一句話“我的家鄉(xiāng)在棗莊,那里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可以說是文章的文眼,給你打開了文章的情路 。作者將情寄予石榴,一切景語,一切物語皆情語,因此當再次備課時,我是完全被打動了,深入其中不能自拔。
從這次的教學中,我感受到教師沒有挑剔文章的權力,大凡選入教材的'課文都是作者情動于中,言溢于表的產(chǎn)物,我們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深入鉆研課文,這樣才能正確解讀課文!安贿M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正是因為我對教材沒有進行深入的理解,所進行的一切都是留于表面的,而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的,抽去了其中的情意,語文的人文性夫復何求?
《石榴》教學反思3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美散文,既描寫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寫了石榴的內在精神美,同時其文章的語言美也值得咀嚼品味。
一、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用一個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的,進而進入文本閱讀。
二、賞析語言
學生在賞析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從不同方面進行,不僅拓展了思維,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更深入的了解石榴送賦予的精神意義。
三、指導了學生描寫事物的方法
通過啟發(fā)思考,訓練了語言組織的能力。讓學生賞析了石榴枝葉、花朵、果實之美之后,借著作者對石榴的感情引發(fā)文章主題的'思考,此時,學生展示預習時對相關背景的了解或教師出示相關資料,再結合著文中的關鍵句,探究文章的主題:借石榴頌揚了我們民族美好的情操,表達了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謳歌了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石榴》教學反思4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美散文,既描寫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寫了石榴的內在精神美,同時這篇文章的語言美也值得學習。
設計教案時,我首先想到的是海南學生吃過石榴得多,見過石榴樹的少,那就只能從石榴的果實入手,以增加學生的認知興趣。
原本設計時課堂導入用一個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的,進而進入文本閱讀。謎語本身應該是謎底要思考才能得出這樣才有趣味,可是如果在授課之前布置了學生預習的話,課前猜石榴的謎語就失去了它的價值。于是我想,還是直接告知學習篇目名,用一句話描述石榴的形態(tài),然后再出示謎面,比較是從哪些角度,用什么手法來描述的。這樣就可以避免無價值的猜謎,同時又可以指導學生描寫事物的方法,啟發(fā)思考,訓練語言組織的能力。
解讀一篇文章把握其主題離不開寫作背景的了解。初讀《石榴》,讀者似乎很容易把握作者對石榴的描述,這是一篇清新明麗的詠物散文。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上,我覺得沒有必要在開始介紹作者時就把寫作背景一并引出,而是應該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在學生交流預習成果時,提到寫作背景了再順勢予以補充。如果沒提到,就安排在賞析了石榴枝葉、花朵、果實之美之后,借著作者對石榴的感情引發(fā)文章主題的思考,此時,展示相關背景,再結合著文中的關鍵句,探究文章的`主題:借石榴頌揚了我們民族美好的情操,表達了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謳歌了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為介紹而介紹,根據(jù)課堂需求,發(fā)揮課件鏈接優(yōu)勢,自然呈現(xiàn),滿足學生求知需求的提供。
在品味語言上,學生對直接的賞析不感興趣,應該設置梯度比較閱讀,比方說,第一組為一段對石榴介紹說明的語言和文章的語言比較,體會了文中描寫語言生動形象,運用對比、襯托、比喻、擬人等方法寫出石榴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第二組以兩段描寫語言的對比,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應該是較精彩的地方。矛盾的思辨比直接的傳授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教師要能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注意設計教學方案,根據(jù)課堂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方案。
《石榴》教學反思5
《石榴》這篇文章是詠物抒懷作文的很好的范文,它篇幅短小、結構清晰,尤其是描寫的表達方式很值得模仿和借鑒。
我在教學的時候就把“描寫”作為教學重點。
學生寫作最大的也是最普遍的毛病就是言之無物,內容空洞。這固然與生活經(jīng)歷單調、觀察不細有關,我覺得關鍵的原因還是不會描寫。
《石榴》2-6段描寫石榴的特征,描寫得很具體也很生動。我在教學中以《石榴》為范文指導學生掌握描寫的方法。
1、描寫要多角度。課文對石榴從枝葉、花朵、果實三個方面來描寫石榴,其中描寫花又從形狀、顏色、光澤這些角度來寫。學生在寫作中往往對事物描寫像蜻蜓點水一樣,三言兩語就沒話了。掌握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就可以寫得具體、全面、豐富、深刻了。
2、描寫要有詳略。多角度描寫不注意詳略就容易犯面面俱到,淺嘗輒止的毛病。詳略的安排是由寫作目的、文章主題決定的。石榴的枝葉、花朵、果實三個方面,作者詳寫了“花朵”。這是因為作者贊美石榴——“夏季的心臟”,石榴花“對于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贊美石榴花敢于同驕陽抗爭、毫不示弱的精神美。石榴花是最能體現(xiàn)石榴的'精神品質的,也是作者寫作目的的直接寄托。因此用3個段落詳細描寫。
3、描寫要生動。生動地語言是描寫成功的關鍵。郭沫若運用了比喻、擬人、反問、對偶等多種修辭和許多準確、生動的詞語來描寫石榴,極具表現(xiàn)力。(不再舉例)
教材課文文質兼美,也是作文教學的極好的范文,我們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從模仿課文開始,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石榴》教學反思6
《石榴笑了》講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這樣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向我們介紹了石榴成熟的過程,同時也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教學中,我以讀為本,以“品”為主,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我緊扣“笑”字,帶著學生逐層深入,將每一段的笑都很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了。
第一自然段媽媽說: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對于這個“笑”字,我先讓學生自己讀讀,初步感知,然后聯(lián)系學生實際,讓他們同桌互相笑一笑,把笑字的表面意思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然后語鋒一轉:媽媽說的石榴一笑中的笑,和我們小朋友的笑一樣嗎?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都知道不一樣,媽媽說的笑是指石榴成熟的意思,通過讀、想、比,石榴一笑的笑就在學生頭腦中清晰了,為后文的笑做好了堅實的鋪墊。
課文第三自然段“石榴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笑了!蔽蚁茸寣W生在句子中找一找從哪兒可以看出石榴笑了?再結合學生的回答緊扣“慢慢地裂開嘴,露出牙齒”這些關鍵詞語來讀、悟、品,感受石榴’笑”的具體過程。當學生對石榴一笑中的'笑有了深刻地感悟之后,再次聯(lián)系王力力的笑,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
《石榴》教學反思7
教學片段:
師:你們怎么知道石榴成熟了呢?
生:石榴先是青綠色的,然后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最后變成一半兒紅,一半兒黃。這樣石榴就成熟了。
師:是嗎?請你們讀讀課文里的這句話,想想跟你們表達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嗎?(生自由讀句子)
生:課文里不是用“然后”而是用“逐漸”這個詞。
師:你們覺得那個詞用得比較精確?
生:用“然后”這個詞,好像是石榴一下子變得青中帶黃,黃中帶紅的.,而“逐漸”就寫出了它的漸變過程。
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會思考的孩子!
師:那能否把文中表示顏色的詞進行交換位置呢?
生:不行。因為石榴先是青綠色的,長呀長呀,就變成青中帶黃。過了一段時間,又變成黃中帶紅。
生:青綠色的石榴不會先變成黃中帶紅,再變成青中帶黃的。它要由青漸漸變成黃,再由黃漸漸變成紅,所以不能把這兩個詞語調換。
師:是啊,你說的對極了。作者通過仔細觀察,認真推敲,才把文章寫得如此生動,用詞如此準確,這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再一起把這句話讀一讀。(生齊讀句子)
教學反思:
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細讀來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會了學生學習,更讓學生從中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為了讓孩子們體會文章的條理,教師運用了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去思考,其實,也教會了孩子觀察要仔細,寫文章要有條理的重要性。
《石榴》教學反思8
《石榴》這篇文章文筆優(yōu)美,以季節(jié)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很好范例,石榴第二課時教學反思。在這節(jié)課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了解石榴果的成熟過程和它的味道特點,并引導學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介紹一種水果。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個亮點:
一、亮麗的課件輔助教學,使學生興趣盎然,感同身受。
用課件來輔助教學,是現(xiàn)代課堂教學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精心制作了幾張幻燈片,插入了一些色彩艷麗、果大肉厚的石榴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欣賞到這些成熟的石榴樣子,激發(fā)他們對石榴的喜愛之情和垂涎欲滴之感。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形象地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時,我也特意向學生展示了一張有各種新鮮水果的幻燈片,使學生一看到這些水果,就想起自己曾經(jīng)品嘗過的感覺,利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二、生動的字理圖片,使字理識字通俗易懂,方法獨到。
要讓學生能比較快地記住生字的音形義,最好的識字方法就是運用字理解析,尤其是生動的圖片更易于學生記憶。因此,在學習“甚”字時,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知道“甚”是由“甘”和“匹”組成的,“甘”表示甘甜、美味,“匹”表示與布匹有關,古時候的人覺得有好東西吃,有好的布匹做衣服就覺得生活很好了,所以“甚”字有很、非常的意思;而學到“至”字時,我又展示一幅字畫,告訴學生,它就像一只鳥從空中飛到了地面,表示來到、到達的意思。這樣的識字方法,學生通俗易懂,記憶長久。
三、讀寫結合的訓練點,使學生思維拓展,學有所獲。
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的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是比較緊湊的,重難點突出,尤其是體現(xiàn)了中年段的“抓住讀寫結合、突出段的訓練”的閱讀教學總目標,比如說我抓住第三自然段來引導學生體會石榴的成熟過程并引導學生從擬人句中感悟石榴的可愛,尤其是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觀察圖片中石榴的外皮和果肉的`樣子,然后對照課文的寫法,指導學生仿寫,激發(fā)他對水果的喜愛之情,教學反思《石榴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四、不同形式的讀,使學生融入文本,流露情感。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為了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和感受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我采用了默讀、朗讀,個人讀,集體讀等方式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會,從而達到審美的樂趣。
俗話說:再美的璞玉也有瑕疵。課堂教學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我也有許多的不足。比如:
一、顧此失彼,造成學生的說話訓練不到位。新課標指出,要構建開放而具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這節(jié)課中,我雖然運用了生動美麗的課件輔助教學,學生也能從我的課件中感受到石榴的可愛誘人,但對于仿照課文來介紹一種水果時,我本應該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自己的喜愛吃的一種水果并拿來現(xiàn)場品嘗的,但考慮到由于學生多,到時場面(擔心學生只顧吃而不說)難控制而不得不取消這一計劃。所以,在讓學生介紹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時,學生在描述水果的樣子及味道特點時就顯得不夠到位。
二、沒有體現(xiàn)個性化閱讀。新課標倡導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要讓學生的閱讀體現(xiàn)個性。而在學習課文時,雖然我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讀,但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還不夠體現(xiàn),比如在學習擬人句時,我沒有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覺去讀一讀,從中體會石榴的可愛。
三、對學困生的照顧還不到位。由于班級中的學生多(55個),在教學時,我總是請那些能說會道的學生回答問題,有時又擔心自己的時間不夠,所以就忽略了對學困生的提問。
四、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少。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表現(xiàn)好的時候,我只是采用簡單的掌聲表揚,或是只是“你真棒!”“你真聰明!”等一些較為普遍的話來表揚學生,這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也沒有,這樣,就缺少訓練學生口語表達的機會。
如果我再上這一課,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除了準備好必要的課件、精心設計好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外,還要事先讓學生對我們自己家鄉(xiāng)在秋天成熟的水果做一些了解,并且自己先品嘗一種水果,親自體驗這種水果的味道。還要大膽地讓學生把自己喜愛的水果帶到課堂上來,老師做現(xiàn)場的指導,這樣效果可能好些。
其次,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要給學生展示自己閱讀的機會,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同時還要盡量照顧到學困生,給他們提供回答的機會,比如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使他們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最后,就是注重多樣化的語言評價。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加以鼓勵,比如說“通過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石榴的可愛!”“可愛的你讀出了石榴的可愛!”“你的介紹很獨特!老師真喜歡!”……對一些回答不出或答不好的學生就可以這樣說“老師為你堅起大拇指,因為你能勇敢地站起來!”“暫時想不起來不要緊,只要你認真聽用心想,下次一定會說得更好!”……
在反思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盡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教學,為不斷提高課堂效率而努力。
《石榴》教學反思9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tài),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復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皮與歡樂,并讓學生結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了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jié),了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學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嘗到的味道,為課后習題品嘗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類型,最后決定采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為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容較多,我過于主導,讓學生發(fā)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fā)現(xiàn)了設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后能更改善。
《石榴》教學反思10
北師大版教材把5的乘法口訣作為學習乘法口訣的第一課時,是因為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已經(jīng)學習過5個5個地數(shù)數(shù),并且比較熟練,這會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讓孩子的學習變得比較輕松。而學生順利地掌握5的乘法口訣,又為后面學習其它乘法口訣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盡量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有效。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自覺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
課堂的開始,我就呈現(xiàn)了秋天到了,松鼠們在森林里忙著采集松果準備過冬的糧食的情境圖。學生情境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松果”的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
2、以先引導再模仿學習的形式來組織教學。
由于學生沒有乘法口訣的'基礎,在教學中,我采取了直接告知的方法,我用簡單、明白的語言讓學生清楚的知道1×5=5可以用乘法口訣一五得五表示。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口訣中的 “一”、“五”是乘法算式中的乘數(shù),后面的“五“是乘法算式的積。接著,再讓學生進行模仿,編2×5=10、3×5=15的乘法口訣。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初步感受著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的聯(lián)系,同時也體會著編口訣的一些要領(先編乘數(shù),再編積)和編口訣的一些習慣(積少于10才加上“得”字)。當學生對乘法口訣有了一定的認識、體會后,我再讓學生獨立嘗試列式計算,編寫剩下部分的乘法口訣,這樣學生的學習就得到了落實。學生沒有一定的知識基礎、知識儲備,他怎么能探究出一點什么來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要擺正教師角色的定位,需要學生探究的,就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去究;需要老師指導的,教師也要敢于站出來進行指導。當然,我們并不提倡總是牽著學生走的做法,教學中不要怕學生出現(xiàn)錯誤。很多時候,學生的錯誤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如,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就肯定會出現(xiàn)“五六三十”和“六五三十”兩種情況,學生通過朗讀比較,會體會到“五六三十”讀起來比較順口。又如,學生在獨立編制口訣時一定會出現(xiàn)“五七三五”的情況,學生通過觀察、朗讀,知道整數(shù)的讀法里不是這樣讀數(shù)的。正是這樣一些簡單的對比過程,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就自覺地避免以上錯誤,比老師直接告訴把小的乘數(shù)編在前面,積是幾十幾時不要漏掉中間的“十”等等,效果要更好。
《石榴》教學反思11
一、朗讀中感知: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枺瑢嵨锏难菔镜确椒ㄒ龑W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個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瀆,邊讀邊想石榴葉、花、果的樣子,有什么特點,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字讀、自悟;第二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第三次是通過實物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
二、表達中領悟: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在教學這部分時,老師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悟,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小喇叭寫出了花的形狀。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在吹呢。講花開得多,開得旺。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石榴》一文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的第十一篇課文,在教學這一文時,正好是十月初石榴成熟上市的日子?紤]到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加上本班學生大部分長在城市,對石榴的感性認識還不足,如果一味地照本宣讀,空洞講讀,學生的印象肯定不深。因此,課前我就布置學生觀察石榴,并讓他們有可能的話把石榴帶到教室里來。那天上課時,我調查了一下,說觀察過石榴的有二十九個同學(全班五十人),還有五個學生把石榴帶來了。我讓這五個學生把帶來的石榴放到講桌上。
五個石榴一字兒排開放在講桌上,有的是青綠色的,有的'是青中帶黃,黃中帶紅的,有的一半紅一半黃學生熱情高漲,坐在位置上議論紛紛。于是我就因勢利導,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說說你看到的石榴的顏色。我看到的石榴是黃里有點帶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有點青有點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紅色的,還有一個大口子哪!看到學生學得那么開心,我的心里也充滿了喜悅:那么,再請同學們想像一下,那么多的石榴長在樹上時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一個個胖娃娃擠在一起。它們有的笑歪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同學們說得都挺好,下面我們來讀讀作者是怎樣寫的。由于學生有較深的感性認識和體會,因此,很容易就和作者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很好地把握了第三小節(jié)朗讀時喜悅的基調。外形講完,該說石榴的子兒了。我用刀打開最大的一個石榴,淡紅的汁水立刻流了出來,學生忍不住叫出聲來。我舉起手中的兩半石榴:誰說說石榴子兒的顏色和樣子?我覺得石榴子兒是淡紅的。我覺得石榴子兒是透明的,而且挨得緊緊的為了鼓勵同學們,也為了讓每個同學都體驗一下石榴的滋味,我給每位學生都發(fā)了兩顆石榴子兒,讓他們都親口嘗一嘗,甜甜的,有點酸的,滑滑的,有股香味的到此,再講石榴的滋味,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石榴》教學反思12
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后,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志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我以一個謎語導入課堂,學生的興趣很大。初度課文時,學生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加上提前預習的'效果較好,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省了一點時間。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生字時,我采用了階梯式的教學方法,由易到難,回顧了之前學過的拼音,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能力,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學生們說得都很好。
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第二段我本來是設計的讓孩子來表演王力力為了逗石榴笑而做的一些動作,但是由于課中臨時的變化,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沒有實施,我覺得是一個遺憾。 課后,王桂蘭老師又對我說了很多建議和意見,我覺得非常受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逐步提高,力爭每一堂課都是高效課。
《石榴》教學反思13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麗、充滿生氣的秋景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描寫,凝煉的語言使這首詩的意境之美躍然紙上。所以學習這首詩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感情,欣賞意境。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因為學生對古詩接觸不多,在這方面的學習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賞意境"的訓練在許多老師的教學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詞在詩中所代表的意思與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樣,如"坐"、"遠上""斜"、"生處"、"愛"等。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難懂字詞的意思,并通過詞義理解達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這首詩教學的重點。再則,《山行》是《古詩二首》這課中的第一首詩,也是學生在本冊中接觸到的第一首古詩,學習方法的指導十分必要,所以,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既培養(yǎng)能力,又為本課第二首詩的教學打下基礎。教學中,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1.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檢查初讀情況時,可讓學生爭當小老師給大家正音,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2.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切忌逐行分析詩意。此時可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并問"圖中畫的是什么。"學生們爭先恐后地暢所欲言。其實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3.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yōu)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xiàn)意境,體驗情趣。但對于剛學習古詩的.小學生并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借助錄音范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比如:你喜歡這首詩的哪一行呢?把它讀給大家聽聽,也分享一下你的快樂,好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4.讀一讀,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我們一塊跟詩人的心情把這首古詩讀一讀,好嗎?"教師在學生的自讀自悟中稍作點拔,旨在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還可加以音樂渲染,讓學生戴著頭飾,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吟詠古詩,會使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石榴》教學反思14
《石榴》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本課文筆優(yōu)美,以季節(jié)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范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難點是運用文章的寫作方法指導寫作。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學生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在學習中,運用圖文結合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學生讀讀悟悟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個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讀,邊讀邊想看到了什么;第二次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讀、自悟,想象花和葉有什么特點,;第三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朗讀、想象等形式,使學生對石榴產(chǎn)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
二、感知中仿寫:
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顏色的詞,相機圖片出示相應的顏色,問生能不能把其中的一種顏色換個位置,在學生理解了石榴的生長是有順序的所以不能換后,提示用上 “先是、逐漸、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正如葉圣陶說得那樣“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jīng)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出自己的經(jīng)驗,吐露自己的心情!倍螅乙龑W生以讀學寫,讀寫結合,讀中悟法。在指導讀寫結合方面,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1、在指導學生表示顏色的詞的同時,相機滲透小結了“果實成熟外皮顏色變化有序”的寫作方法。2、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說說蜜桔成熟過程中外皮顏色的變化及內部形狀、味道。3、讓學生按照作者的寫作方法說一說,然后仿照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能仿照這兩段寫蜜桔的成熟的整個過程。
但是,這堂課也留下了一些遺憾,這篇課文,作者用了鮮活、形象、豐富的擬人句寫出了石榴形態(tài)的可愛,如課文第三節(jié)。因此,可以作為很好的例句,讓學生學會運用擬人句。可由于時間關系,未能來得及指導。
《石榴》教學反思15
《石榴》這篇課文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范例。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和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第四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一種水果。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運用圖文結合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這一課時,通過精當?shù)奶釂枺寣W生讀讀悟悟,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學生自讀,指名讀等,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石榴的生長過程、特點和作者是怎樣具體寫石榴子的。
二、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時間先后順序的詞,然后告訴大家用上 “先、逐漸、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
三、恰當?shù)倪\用多媒體課件
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石榴果的生長過程和石榴熟透的樣子等圖片。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展現(xiàn)美麗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chǎn)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
四、通過“看、嘗、品、讀”教學第四自然段并讓學生仿寫一種水果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采用“看、嘗、品、讀”的教學策略,先讓學生出示課前帶來的石榴,讓學生把石榴剝開后觀察石榴的樣子、顏色、再嘗嘗味道,然后讓學生自由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描寫石榴子的樣子、顏色、味道的,然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朗讀。接著讓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的樣子、顏色、并親自嘗一嘗水果的味道,讓學生從水果的樣子、顏色、味道介紹水果,學生有了這親身的感受,結果大多學生寫出來的話都不錯。
但是,這節(jié)課留下了很多的遺憾:1、這篇課文,作者用了鮮活、形象、豐富的擬人句寫出了石榴形態(tài)的可愛,但我沒有讓學生學說擬人句。2、調控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激勵性語言不夠,一節(jié)課下來,課堂氣氛不活躍。3、教學過程中,原來設計好的配樂朗讀環(huán)節(jié)給忘了。4、指導學生寫話還不夠到位。
【《石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石榴的教學反思02-25
石榴教學反思02-07
《石榴》教學反思(15篇)09-10
石榴教學反思15篇03-06
石榴的教案08-22
《石榴》教案06-23
教學反思體育教學反思03-16
教學的反思01-07
《讓》教學反思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