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醉花陰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醉花陰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醉花陰教學反思1
李清照的兩首詞,一首是《醉花陰》,另外一首是《聲聲慢》,這是我登上講臺后講的第一堂課。
應該說,講的還是比較順利的,我想這與自己課前的充分準備十分不開的。首先我是將這兩首詞,自己認認真真的好好研究了一下,能夠有感情的背誦這兩首詞;其次我參考了很多比較優(yōu)秀的教案,從中對自己沒有能夠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了補充,對自己的讀法進行了糾正,以及其他知識環(huán)節(jié)進行了補充;第三,在把正式的教案拿給指導老師看之前,我與小組同學進行了磋商,讓他們對我的教案提意見和建議,自己修改。然后才拿給指導老師看;教案通過之后,我開始了一遍又一遍的演習,直到自己能夠完全熟識上面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無論哪個方面在正式上課前我都能說出個甲乙丙丁出來!蹲砘帯肺矣玫氖墙處熖釂枺瑢W生思考回答,教師適機點撥法;《聲聲慢》我采用的是小組討論法。
在正式的課堂中,整個課堂進行的循序有進,我想這與教師的教學應變能力,教學機智十分不開的。在課堂是,可能是講課緊張吧,我對“佳節(jié)又重陽”的“又”字,“薄霧濃云愁永晝”的“永”字分析掉了,后來等到第一個課時結束的時候,我才想起來,于是我巧妙的安排,做了一個調整,加入了一個課堂質疑環(huán)節(jié),結果如想象當中一樣,沒有一個人有疑問,所以我只好自己問了。也就正好,把自己講漏掉的兩個知識點又補充了進去,
第三個方面,我想談談,這次教學重點一個發(fā)現(xiàn)。那就是無論自己準備的多么的充分,有可能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問題或者事情發(fā),學生的思維是非常的活躍的。因而,我們應該真正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學,這或許比我們單純上自己講給學生的更多。剛剛說到了,對于那個教學質疑的環(huán)節(jié),雖然沒有同學課堂提問,但是課下還是有學生給我出“難題”了。她問道:“老師,我在有些參考書上看到的"佳節(jié)又重陽"是說的中秋節(jié)后又重陽節(jié),這個又到底是什么含義呢?”幸虧自己當時靈機一動,才說出這樣的話:“當然也可以那樣理解。但是你想想,哪種理解更好,哪種理解更能夠體現(xiàn)此人清照的那種思念丈夫的愁苦?”當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后來我又下來查找資料,了解到“佳節(jié)”的出處就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而且在很多的詩詞作品中,佳節(jié)指代重陽節(jié)的比指代中秋節(jié)的多,因此后來我又給問我學生的問題補充了這個答案。真是活到老,學到老啊必須。另外呢,《聲聲慢》呢,我上的是一節(jié)討論課,其中有兩個地方讓我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智慧。針對上片我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乍暖還寒”好還是“乍寒還冷”好,我自己設計的答案呢,主要是圍繞這個天氣的變化來答的,結果學生們經(jīng)過討論分析得出不僅有天氣的變化這一層,而且還從南渡前后此人的情感角度來思考,真的是很出乎我的'意料,這比我僅僅簡單的從一個方面來思考更加的全面、合理。在下片當中,我提的這樣一個問題,也同樣遭到這種待遇,就是針對“大雁”這種意象的理解,我設計的答案主要是大雁是一種候鳥,能夠南來北往,而詞人清照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不能夠回到家鄉(xiāng)。從而表現(xiàn)出對國破家亡的一種感慨。我的學生們不僅結合詞人的身世談到了我說的這個方面,還運用典故“鴻雁傳書”來說這只大雁就是以前為自己和丈夫傳書的大雁,從而來表達自己對丈夫的深深懷念之情。
這也是初次登上三尺講臺我的一些感悟:課前充分準備;課中靈活多變;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將課堂還給學生。我想只要我做到這幾個方面的內容,我在以后的教學中遇到再多的困難,我也會處理的很好。這就是我對這堂課的反思!
醉花陰教學反思2
選擇《醉花陰》作為公開課的課題起初就是一種單純的喜歡,喜歡“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相思之愁,可是,當題目被敲定后,開始進入準備階段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一切并非自己想的那么容易!
《醉花陰》是高一必修四第二單元宋詞單元最后一篇課文《李清照詞兩首》中的一首,是李清照南渡前的代表作,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本文就把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本課的教學設計重點圍繞品讀意象、體悟意境展開。我想通過各個意象的品讀幫助學生對李清照的詞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鑒賞的興趣,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愁哀思。導入時,我通過引用郭沫若對李清照評價的對聯(lián)“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眮碚{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了解李清照的文學地位。接下來,我又和學生一起回顧了初中學過的《如夢令》,這也是為了鼓勵學生通過已學知識的復習回顧進一步明確李清照南渡前期的創(chuàng)作風格。之后是指導誦讀部分。學生之所以對古文不感興趣,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在學習古代詩文時有文字閱讀障礙。我就指導學生先讀準字音,然后讀出情感,邊誦讀邊體會。誦讀過程包括名家范讀、學生自讀、學生齊讀三個環(huán)節(jié),都讓學生覺得學習不枯燥,有興趣。下面就圍繞本文的詞眼對詩詞意象展開分析,由各個意象串聯(lián)成一幅圖畫,體會詞人的心情,感悟詩詞的意境。最后通過表格的形式對本文的時令、時間、景物、行動進行了整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人的.愁緒。
教學可取之處:
1、課前準備工作較好。課前組織學生就前期學習過的詩詞進行背誦,導入部分又讓學生朗讀了之前學過的《如夢令》,以學過的詩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事在復習鞏固的基礎上使學生盡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
2、意象分析也較透徹。注意分析上下闕意象,分析過程中注意聯(lián)系之前所學,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復習鞏固了之前的知識。通過對比分析上下闕的意向更好地理解上闋中的“涼”以及下闋中的“瘦”,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詞人的“愁”。無論是指導誦讀,還是分析解讀,都在有層次地幫助學生將愿意學習的興趣轉變?yōu)殍b賞解讀感悟的興趣。
3、圖表的應用。課程總結部分利用圖表的形式對本文進行了梳理,形式相對新穎,既能吸引學生,又能簡單明了地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意象,體悟意境。
不足之處:
1、誦讀部分有待加強。古詩詞的學習離不開誦讀,本課我采取的是學生自讀——聽錄音范讀——學生再讀的形式,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再學習他人的朗誦,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理想,最好是可以加上教師范讀,這樣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渲染詩詞情感。
2、對課堂的預設性不夠。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會對課堂進行預測,但理想與現(xiàn)實終有差距。在分析意象時,學生往往會自動過濾掉詩歌中象征隱喻的信息,只抓住那些帶給他們最直觀感受的句子或詞匯,這樣分析詩歌容易滯留在詩歌表層的字面意義上,而難以深入進詩歌的深層意蘊與真實情感,由于對課堂的預設性不夠,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不夠到位。
3、對課堂的掌控能力有待加強。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課堂前半部分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很好的調動起來,課堂有些沉悶。后半部分學生參與度較高,但個別學生愛接話,擾亂正常教學秩序。
課堂是多變的,一個班60個學生就是60種個性,因此,要進行多層預設,多種預設:學生會如何說?我又該如何引?多估計些情況,使預設更有深度廣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醉花陰》教學反思
《醉花陰》中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边@句詞別具一格,語言新穎凝煉,可謂千古佳句。《醉花陰》詞牌名為李清照首作《漱玉詞》而來。為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通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xiàn)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啟迪是否得當、課后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為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jīng)驗。醉花陰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下吧!
昨天和學生一起學習了李清照的《醉花陰》,教完之后得在導入和誦讀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作了一點思考。
一、導入與新授環(huán)節(jié)要緊密結合
《醉花陰》是李清照南渡以前的作品,主要寫對丈夫的思念,詞的主旨不難理解。我設計用鄧麗君演唱的李清照詞《一剪梅》導入,試圖帶動學生的情感從而進入詞作的賞析。隨著音樂的響起,我把《一剪梅》詞的內容通過幻燈片展示,學生對詞的內容很感興趣,甚至有個別學生跟著一起小聲哼唱。學生們沉浸在音樂所營造的氛圍中,這個情境的設置應該說還是比較成功的。接下來我讓學生說說她們了解的李清照,學生回答出李清照的詞分前后期,兩個時期的詞風是不一樣的,應該說學生在她們知識的范圍內能答道這些也是很不錯的,我于是對李清照的前后期詞風進行了總結,圍繞她的人生經(jīng)歷講了很多,等到進入本課學習時原本營造的相思氛圍已經(jīng)一掃而空了;剡^頭來看,我想在導入之后就直接引入李清照愛情詞及她早期的人生經(jīng)歷,進入本課的學習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因為本課屬于前期詞作,內容上并不復雜,后期凄慘的人生經(jīng)歷、背景不介紹對本課也沒有影響,這些課后還可以再補充。導入的作用一般是為了引入新課,好的導入能讓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一堂好課必然會有一個精彩的導入,有了好的導入還必須和后面的環(huán)節(jié)緊密聯(lián)系,不然就會失掉作用。
二、誦讀的作用及策略
古詩詞的學習離不開誦讀,誦讀對學生在理解詩詞感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每堂課我都會留一定的實際讓學生誦讀,往往只是請一兩位同學起來示范或聽名家朗誦,這樣效果不是很理想。在今天課上我想能否嘗試用誦讀帶動內容的講解呢?于是我讓學生先自由朗讀,學生不是很投入。于是我請一位同學范讀,讀完之后我請其他同學點評,再讓點評的同學自己示范,努力讀出其中的哀怨和悲傷。其中有學生點評的較好,如“半夜涼初透”句,“涼”字稍重一些,后面“初透”輕緩似輕輕帶過卻給人一種涼意。“佳節(jié)又重陽”中的“又”字停頓時間要相對長一些,讀出一種不忍面對的孤獨,但又不得不面對的無奈之情。經(jīng)過幾個回合的點評和范讀,學生對詞的感情有了比較好的把握,齊讀時有了情感,再也沒有人笑了。我看到在互評互讀的過程中學生參與度比以往單個人讀教師點評要高出許多。在古詩詞的教學中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多讀,對作品讀的多了,讀出了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自然會提高。古人說“好書不厭百回讀”,此言得之。
醉花陰教學反思3
“婉約詞宗”李清照的詞一直令我迷戀,這已經(jīng)是我第二次選擇她的詞作為公開課了。一曲《醉花陰》,縷縷閨怨情仇,情思裊裊,醉人心扉。
《醉花陰》作為課文對我來說,已經(jīng)不陌生。我很清楚自己的授課思路,重點放在讀與品兩大版塊。其一,讀的方面我盡可能做到了親自情感范讀,為學生指導節(jié)奏停頓的劃分,給學生充足的練讀時間,最后讓學生在配樂當中齊讀展示。讀的過程把握住了,就可以給學生一個學詩詞的氛圍,這是此課的重點之一。其二,品詞,我分為兩步,先品意象,再品佳句意境。這個版塊也是學習重點之一。首先,通過借鑒古往今來相關的詩詞佳句來歸納其意象所賦予的情感意圖,讓學生能從此詩詞中積累詩詞意象以運用到鑒賞其他詩詞作品中去,能夠鼓勵、指導學生舉一反三;其次,品佳句這一環(huán)節(jié)出自于品佳境,從下闋中盡情品菊、品愁和品瘦,一氣呵成。最后小結鑒賞詩詞的方法并在幽怨情深的音樂當中提升課堂氛圍,順利進行情感誦讀。
本節(jié)課我設計的亮點其一在讀,其二在鑒古。讀,我設計了配樂讀,不僅教師配樂范讀,也給學生配樂朗讀,學生的讀書興致一下子就提升了;同時,我還準備了《醉花陰》的優(yōu)美的音樂,在學生記筆記之時作為背景音樂提升氛圍,為下一步的情感誦讀奠定基礎;鑒古,我指的是古事、古景、古韻、古詩詞。課堂伊始,我用“趙明誠夢成詞女之夫”的古事成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串接了“趙明誠作詞挑戰(zhàn)其妻終不敵”的古事用以驗證千古佳句“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在整個教學ppt制作中,我選用的圖片皆展現(xiàn)古韻古景,一個幽怨別致的詞女形象通過圖片展現(xiàn)無疑;品讀意象上,也借鑒了古詩詞來歸納學習,整堂課古韻濃濃;在配樂和音樂的選擇上同樣經(jīng)過精挑細選,特別是一曲《醉花陰》讓課堂沉醉其中。
由于之前有精心準備過,本以為自己能信心滿滿地將它完美詮釋?墒屡c愿違,課上到中途自己竟是懊惱至極。在品讀意象的設計上,我做了些自認為是更好的改動,希望讓學生從詩詞中尋找作者所敘述的三個生活片段,計劃由此展開對詞意的理解和對意象的品讀。這個設想在(5)班上課時非常順利地實施了,想必向來積極的(6)班反應會更快一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特意提示了學生要關注不同的時間段與時間詞,隨之也很快聽到學生在底下陸陸續(xù)續(xù)零零碎碎地尋到了?梢环闯B(tài)的是竟然沒有人愿意站起來展現(xiàn)自己的成果,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平時的課堂即使再難的問題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搶著作答,我預計過這樣子的概括性問題難不倒學生,只要學生正常發(fā)揮地踴躍作答我就可以順勢總結歸納,這應該是一個不需耗時的環(huán)節(jié)。當然,這也只是我的想當然。(事后回想,(6)班學生的活躍不可否認,他們一直期待我的公開課,而且躍躍欲試想要表現(xiàn),可是越是在乎越是臨場會膽怯,這是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我為了減少教師調課的麻煩,我選擇了周四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作為公開課,這樣子的時間段面臨放學,學生處于一天當中最疲累的時間,也是他們最想放松的時間,而他們當時的狀態(tài)已經(jīng)算很好了。)學生的被動狀態(tài)一時間讓我心里焦急萬分。事實證明不能提前把事情預想得更好。而我預設的總結歸納的時間最后用在了鼓勵學生起來表達觀點之上。我深知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可是計劃的變更卻百感交集得讓那些片刻的時間變得有一個世紀那么漫長。在那一個世紀里,我想到了自己的屢次精心修改,想到了自己想要完美展現(xiàn)李詞之美的初衷,想到了莫主任那么認真地為我指導修改……一抬眼,有一瞬間我竟忘了學生,竟只看到后面黑壓壓的同行,竟覺得一股深深地對不住……那一瞬間,我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沮喪、走神與失望。這的確是當時我自己的感受。可是課堂還在繼續(xù)。由于反復的充分的準備,即使走了神,我依然可以照常讓自己的講課繼續(xù)。無論多長的世紀總會過去,我走神了、沮喪了,但是我卻不能半途而廢。我不停在心里對自己說,我要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對這整堂課負責,只要還剩一分鐘,都必須盡力把它上好。幸而我回來了。我臨時調整心態(tài),調整教學重心,撥出更多的時間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的最后十五分鐘,學生明顯動起來了,無論是“品瘦”還是“品愁”,學生們踴躍發(fā)言,還有學生主動當堂背誦全詞。
課堂結束后,我還久久沉浸在一種無知的情緒當中。一開始,我覺得這股情緒是懊惱,而后來,我越發(fā)理解了莫主任評課時所說的“欣慰”一詞。我該“欣慰”的是我不能在這堂課上按我所想地講課,而是最終回歸到以學生為主的授課。一堂成功的課,不是老師上出來的,而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結果,而成功的主角是學生,老師的使命應是根據(jù)學生的狀態(tài)及時采取措施將學生引領到學習當中來。沒有絕對完美的一堂課,同樣的一節(jié)課,我以為再次經(jīng)歷可以更完美地展現(xiàn),可是這份“完美”或許與我們想象當中的“完美”不盡相同。而且,正因為她的“不完美”而將使我們“完美”。
醉花陰教學反思4
已經(jīng)講了兩個星期的詩詞教學了,從柳永到辛棄疾再到蘇軾,最后一站是李清照,可以說一路尋著婉約——豪放——更豪放——更婉約的路子走來,突然有了一點審美疲勞了,才發(fā)現(xiàn),教材這樣編寫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將詞人個人的價值在文學史中突顯出來了,每一位詞人都鮮活地立在我們面前,可是整個單元只圍繞兩種詞展開又未免有單一之嫌,即使再美的文章也有疲勞的時候,就像現(xiàn)在此時當我們已經(jīng)在宋詞中摸爬滾打近兩周后這種感覺尤其強烈,我想我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更應如此,其實在我看來婉約也好豪放也好,都少不了憤激之氣,感傷之情,正所謂“憂憤方能出詩人”嘛,情動于中而形于外,不是非說不可的感情是不會成為詩歌的,縱觀詩歌,大都言不平之氣,只是抒寫的.方式各有不同。我必須要改變自己對詩詞慣用的“吟詠品讀加背誦”的模式了。
于是,今天教李清照的《醉花陰》我改變了教學方法,因為這篇文章學生在初三學過,我以此為由頭,問同學們,初三學過,高一再學,有沒有區(qū)別?學生說有,高一學的要求應該更高了,在高中應該會背誦,還要會鑒賞.
我肯定了同學們的說法,然后問同學們會不會鑒賞,有的說會有的說不會,想到同學們經(jīng)常把鑒賞當成翻譯來看的普遍看法,我首先從學法上作一指導。
所謂鑒賞,有鑒還有賞,說得通俗點,一來能鑒別好壞,二來還得能品出點自己的味道來,這才叫賞。鑒別主要是看個人的語感積累,語感強的同學很敏銳地抓住詩詞的重點字詞,這個能力的培養(yǎng)是需要老師每天持之以恒加強學生晨讀吟詠并注意在課堂上強化才能逐步提高。關于賞,應該就是一種將詩歌文字還原到學生已有生活體驗之中的一個過程,學生感悟到了就能品出滋味來,生活經(jīng)驗達不到,當然也就賞不到位了。這個“賞”的過程需要同學們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調動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將詩詞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泡出東西來,生發(fā)出生活中情感。
學法指導完畢,要求同學們對《醉花陰》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兩個任務,一個小組集體背誦,二是寫出《醉花陰》的散文寫意。
在快下課時我讓每個小組進行了背誦,效果很好,兩個班的同學全部背出,小組中有的同學沒有背出來,也在整個小組學習的壓力場中快速地背會了這首詞。
關于散文寫意,我沒有刻意要求同學們一定要寫成散文,只要寫完就可交給我,只要寫了就加1 分,如果質量上乘,加10分,并且我將電腦打開,只要同學們在課堂上寫好交給我,我就快速打出來,讓這位同學自己說說寫作的心得,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將這首詞把握得很到位,完全不用我再去分析講解了。記得九班一同學對“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一句中的“透”字進行分析時,說透可以這樣理解,下一場大雨將我們的身上會淋個透濕,全身每個地方都會被淋得濕透,作者在這用“透”字更好地表現(xiàn)了自己對在夜晚孤獨寂寞時分對丈夫的思念浸入了身心的每一個部分,思念之深之透想見得出好,多好的一段評述啊!
本課再一次證明:不要低估學生的學力水平,他們身上潛在著巨大的學習創(chuàng)造力!
【醉花陰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花的教學反思02-05
對花教學反思06-20
《花鐘》教學反思02-15
花的學校教學反思02-22
花的勇氣教學反思03-15
《花潮》教學反思12-09
花的世界教學反思11-13
花鐘的教學反思04-17
《花鐘》的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