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教學反思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具有精煉、集中,節(jié)奏鮮明,富有韻律的特點。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歌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詩歌的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美好意境。
2、通過謎語、問答以及表演等方式,進一步感知和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大圖片、配樂詩歌磁帶。
2、各種雪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對下雪天經(jīng)驗的回憶。
1、教師: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進一步拓展話題:你喜歡下雪天嗎?你知道雪花是什么樣的?雪花會落在哪里?有什么變化?
有一首好聽的詩歌講的就是關于雪花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看里面說了些什么?
二、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美好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出示各種雪花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雪花的特點。
教師:詩歌里說雪花有幾個花瓣?本,文來源:大;考.吧幼;師網(wǎng)雪花為什么會不見了?
3、回憶已有經(jīng)驗:你玩過雪嗎?雪是怎么融化的?
三、學習詩歌,進一步感知和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1、教師利用大圖帶領幼兒輕聲的朗誦詩歌。
2、配樂朗誦詩歌。
四、分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進一步感知和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
1、準備有關雪花的謎語,教師問幼兒猜。
2、幼兒分為兩組,問答式學習兒歌。
3、為幼兒準備雪花的頭飾,鼓勵幼兒表演詩歌。
(1)一組幼兒朗誦,一組幼兒表演。
(2)交換角色表演。
活動延伸
與建議美麗的小雪花把冬天裝扮的如此美麗,讓我們把眼中的美麗雪景畫下來吧!
詩歌:雪花雪花,雪花,你有幾個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讓我數(shù)數(shù)看,一二三四五六,剛數(shù)完,雪花怎么不見了?
只留下一個圓圓的小水點。
參考資料:
雪花(snow flake)又名未央花,一種美麗的結(jié)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lián)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單個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間。雪花很輕,單個重量只有0.2-0.5克。無論雪花怎樣輕小,怎樣奇妙萬千,它的結(jié)晶體都是有規(guī)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說法。
"瑞雪兆豐年"是中國廣為流傳的農(nóng)諺。在北方,一層厚厚而疏松的.積雪,像給小麥蓋了一床御寒的棉被。 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農(nóng)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溫度低,能凍死地表層越冬的害蟲,也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好處。 所以又有一句農(nóng)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雪的作用很廣,但雪對人類有很大的好處。首先是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因雪的導熱本領很差,土壤表面蓋上一層雪被,可以減少土壤熱量的外傳,阻擋雪面上寒氣的侵入,所以,受雪保護的莊稼可安全越冬。積雪還能為農(nóng)作物儲蓄水分。此外,雪還能增強土壤肥力。據(jù)測定,每1升雪水里,約含氮化物7.5克。 雪水滲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養(yǎng)家畜家禽、灌溉莊稼都可收到明顯的效益。 雪對人有利也有害處,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節(jié),如突然因寒潮侵襲而下了大雪。就會造成凍寒。所以農(nóng)諺說:"臘雪是寶,春雪不好。"
活動反思:
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以“雪花”這一主題為線索貫串整個教學過程。很自然的過渡到展開這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讓幼兒欣賞雪景圖,加深對雪的喜愛之情。然后引導幼兒在欣賞雪景圖得基礎上,導入主題——小雪花。
詩歌的教學反思2
詩歌《月亮》主要幫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重點是讓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首先準備了一張背景圖,讓幼兒先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圖上圓圓的,黃黃的',是什么?讓幼兒進行討論,然后引出詩歌《月亮》。開始我是先讓小朋友試著念,能力強的小朋友都能從頭到尾念出來,這也是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得到的鍛煉。在幼兒熟悉了詩歌后,讓幼兒嘗試著仿編詩歌,讓幼兒根據(jù)圖上的內(nèi)容去想象、去創(chuàng)編,有的孩子想象特別豐富,在老師提出嘗試題: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除了小鳥說:月亮和我好;樹上還有誰也和月亮好?喜歡動腦的王梓豪隨口說出: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除了小鳥說:月亮和我好;還有小猴子和月亮好。還有的說小松鼠和月亮好、小燕子和月亮好等等。孩子的想象真是千姿百態(tài)。經(jīng)過整理進行組合,并把新編的詩歌讓小朋友一起朗讀: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小猴子說:月亮和我好;每一灣池塘,飄一個月亮;小螺絲說:月亮和我好;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哥哥姐姐說:月亮和我好。
最后讓幼兒將自己的仿編內(nèi)容畫出來。讓幼兒互相交流,整個活動幼兒的興趣較濃,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想象力,也鞏固了幼兒的繪畫能力。
詩歌的教學反思3
《秋天》是一首詩歌,描寫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詩歌的每一小節(jié),很值得引導孩子進行仿寫。特別是二、四小節(ji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在理解句子的基礎上,我是這樣引領孩子們的,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指點:
一、思維引路,學會用“秋風在……”說話。
第二小節(jié):秋風在田野里打滾,秋風在小路上奔跑;秋風抓一把桂子的香氣,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
先和孩子們一起感受了秋風的調(diào)皮和可愛,為了打開孩子的想象空間,我問孩子們:秋風像我們小孩子一樣調(diào)皮可愛,那么他們還會去哪?有了“田野、小路”的鋪墊,有了自己平日的調(diào)皮經(jīng)歷,有的孩子們想到了果園、公園等,在此基礎上,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發(fā)了其他孩子的.記憶,他們想到了“農(nóng)田、荷塘”等等地方。接著,我又問孩子們,在果園我們能看到什么?孩子們回答:看到紅通通的蘋果、黃黃的柿子等等,接著問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們回答起來顯得簡單多了,因為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對春夏秋冬的景物進行過討論,甚至寫過話。這樣,再來進行“秋風在……”這樣的表達訓練,就等于是將兩個問題進行組合,孩子們表達起來得心應手。
有了引導,孩子們的寫話比較順暢,寫出的句子很真實。小小展示一下:
秋風在果園里追逐,秋風在池塘里嬉戲;
秋風在公園里散步,秋風在農(nóng)田里忙碌;
秋風抓一把野菊花的香氣,把秋的氣息布滿人間。
。ǜ锌河行┖⒆拥乃季S比較局限,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如果沒有老師的引路,想象的空間得不到更廣的拓展,所以,我們給他們多一點扶持,就等于多給他們得到成功的機會,他們的自信就會多一點,離真正的成功就更近一點!)
二、興趣激發(fā),學會用“……嚷著……,要……”說話
第四小節(jié):蘋果嚷著冷了,要穿紅襖;葡萄嚷著冷了,要披紫袍。
如何讓孩子們仿寫這句話?我先讓他們來說說秋天有哪些水果成熟了,各種水果成熟時是什么顏色的?起初,孩子們舉手的不多,原因是他們對秋天成熟的水果不太了解。于是,我給孩子們展示了秋天的水果,五顏六色的水果圖讓孩子們激動,好多小眼睛亮起來了,發(fā)出了“哇”和咽口水的聲音。這下子,情感被完全打開了,學習興趣陡增,思考的激情也被激發(fā),表達一下子就變得容易了:
柿子嚷著冷了,要穿紅襖;
桔子嚷著冷了,要披黃袍。
詩歌的教學反思4
人教版第十一冊語文的第六單元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從沒教過這樣整組詩歌的。是不是也象以前一樣一課一課地教呢?我想肯定行不通。詩歌,無論是古體詩還是現(xiàn)代詩,對學生來說也是很陌生的。怎樣讓學生對詩歌教學既感興趣又有所得呢?于是,我向同年級組的黃老師、蔡老師等請教,最后我們商量采用綜合實踐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這一單元。分五步走:
第一步:讓學生自學“詩海拾貝”的內(nèi)容,(“詩海拾貝”包括四篇古詩和兩篇現(xiàn)代詩)獨自完成同步和隨堂的'有關作業(yè),允許學生通過查資料、借用工具書等途徑來完成。
第二步:讓學生在課堂交流獨立完成作業(yè)的情況,有疑問的提出來一起解決。在交流的同時還及時補充相關的內(nèi)容。比如:隨堂作業(yè)本上有找同名詩三首的作業(yè),于是課后布置讓學生再去找同人詩(同一個詩人寫的不同詩)和同類詩(比如都是寫春天或花等同一類的詩句)等。有默寫詞《水調(diào)歌頭》《虞美人》等,就結(jié)合音樂課教學生唱會這些詞寫成的歌。
第三步:在課堂上帶著學生學習《詩經(jīng)·采薇》等四首古詩,準確的說是一詩、一詞、一曲。不但要求背誦默寫,而且要求掌握字詞的意思,并結(jié)合一些《詩經(jīng)》的內(nèi)容,豐富詩歌的內(nèi)容。比如:《詩經(jīng)》包括風、雅、頌三部分。詩、詞、曲有什么不同。詩歌按韻律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近體詩可分為絕句和律詩等。在學現(xiàn)代詩《天上的街市》和《白樺》時,我讓學生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說說:“你讀了這兩首詩有什么感受或收獲?”在學生的互相交流中明白詩歌的一些獨特表達方法,有豐富的想象和恰當?shù)谋扔鞯取?/p>
第四步:共同賞析“與詩同行”的內(nèi)容。除了一起讀讀與學生同齡人寫的兒童詩外,有《爸爸的鼾聲》、《致老鼠》等,同時和學生一起討論──其實生活就是詩。你可以寫你喜歡的一物,表達你的喜愛之情,你也可以寫生活一現(xiàn)象,一感受,一靈感,比寫作文自由,抒發(fā)感情更直接。很自然,在與學生的聊一聊后,很容易地激發(fā)起學生寫詩的欲望。然后,再給學生說說一些詩的故事,比如“給詩加腰”、“詩中的秋”等。學生逐漸明白了寫詩并不可怕,有時還要掌握一些技巧,寫詩和讀詩一樣有方法,可以想象,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可以……學生疾筆寫詩一首首,大家互讀互評一起分享。
第五步:學生在一點一點地積累著詩歌的知識,如果把它貯存和消化一下該多好。于是,在整個星期,包括兩個雙休日,我布置學生做《詩集》。內(nèi)容可以自己定,有五個內(nèi)容必須包括,分別是“書法作品:喜歡的詩一首或幾首”“給一詩配上一畫”“同名詩或同類詩或同人詩”“作詩兩首以上”“活動總結(jié)一篇”。在周五班隊課上進行,可以是唱詞《滿江紅》等,可以是朗誦詩歌,也可以是有關詩歌的相聲、小品。形式可以單獨,也可以小組合作,不過人人要參與。結(jié)果,我為沒把學生那一幕幕精彩的鏡頭拍下來。
詩歌的教學反思5
詩歌以升華的激情,凝練的語言,靈動的意境,吸引耄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尤其十六七歲花季般的少男少女,正是詩情畫意的妙齡,也正是詩歌教學的契機——讓現(xiàn)代詩歌的美好意境滲入師生的心田,讓語文課堂涌動師生生命的激情,成為語文詩歌教學的情感動機。
激情三步曲
師生情感的滲透,不在一朝一夕。學生對經(jīng)典的感知,也不是一蹴而就。日久生情,詩意語文,同樣需要感性到理性的積累。
第一步:音畫組合,親近經(jīng)典。
什么樣的作品培養(yǎng)什么樣的觀眾,藝術作品對最初的欣賞者是一種眼光的培養(yǎng)。教師選擇詩歌,既要符合學生的情感,又要符合自己的特點,更要將經(jīng)典形象地呈現(xiàn)在課堂。
借助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將詩歌、畫面和音樂完美組合,建起學生與經(jīng)典詩作的形象聯(lián)系,展現(xiàn)徐志摩《再別康橋》的輝煌浪漫、戴望舒《雨巷>的纏綿惆悵、郭沫若《爐中煤》的奔放熱烈、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的意氣奮發(fā)、舒婷《致橡樹》的獨立尊嚴、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的柔美無我、普希金《如果生活把你欺騙》的達觀堅定、泰戈爾《游思集(其一)》(春天)的不安叛逆、惠特曼《啊,船長!我的船長!》的莊嚴沉痛、葉芝《茵納斯弗利島》的返樸和靈動….
一首首經(jīng)典的詩作,化作一幅幅精美的圖畫,伴著一曲曲動聽的旋律,緩緩流進師生的心田。語文課成了詩的海洋,漾著情的清波,激起陣陣漣漪。經(jīng)典與時尚的組合令人心醉,經(jīng)典與妙齡的對接開啟情弦。師生在經(jīng)典的陶醉中第一次獲得同一心跳。
第二步:個性選擇,以誦帶教。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欣賞多媒體詩歌音畫,只是學生與經(jīng)典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而學生對經(jīng)典作品還要反復誦讀,才會產(chǎn)生理性的認識。教給學生誦讀技巧,以技巧帶動興趣,以誦讀促進師生交流。
每個學生在誦讀中對經(jīng)典會有不同的評判。對于經(jīng)典詩作不可能都喜歡,但可以從中挑選比較感興趣的一首或某些詩句。尊重學生的個性,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個性選擇誦讀,是教師對學生情感的尊重,是開啟師生情感鏈接的第二步。
以讀帶講,讀講結(jié)合;以練帶訓,訓練穿插。詩歌教學一改以往教師講帶動學生讀的方式,而是以學生誦讀為明線,以教師糾正為暗線,引出師生對經(jīng)典詩作的分析評價。訓導學生從詩歌內(nèi)在準確把握情感、恰當運用技巧,創(chuàng)造性地深情演繹作品。
課堂就是訓練場,教師要對學生的精彩朗誦加以贊賞,又要不失時機地指正錯誤,還要充滿激情地即興示范。教師既是裁判,又是教練,還是運動員;既是觀眾,又是導演,還要充當演員。課堂既是舞臺,也是排練場。教師可以在學生的朗誦過程中,及時調(diào)整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語速。發(fā)現(xiàn)普遍問題,集中剖析講解。這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激情是一種挑戰(zhàn)。
第三步:激情創(chuàng)作,個性展示。
十六七歲是詩的妙齡,是點燃激情奇思妙想的年齡,是詩人情思開啟的年齡。學生詩歌創(chuàng)作,是經(jīng)典詩作在學生心中留下的回聲,是學生對自己情感的審視和放大,是純情開墾的處女地。它是學生激情的迸發(fā)、思想的沉淀和表達的錘煉。
自己朗讀自己的習作,又是學生情感的外泄、言語的表露和性情的磨練。師生情在此再次升華。
情理鑄激情
用教師的激情點燃學生的激情,用學生的純情喚醒教師的純情。這樣的詩歌訓讀,別開生面地將詩歌教學穿插于朗誦訓讀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自己的誦讀聲中,對經(jīng)典詩作產(chǎn)生最真切的感受。
教師訓導的方式可以個人和集體相結(jié)合,訓導的內(nèi)容可以從情感和朗誦技巧兩方面著手。首先,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技巧準備。對于有著十六七年詩歌朗誦經(jīng)驗的學生,教師給予適當?shù)睦碚撘I,確保教師課堂訓導的有效性。其次,關注學生情感。一是學生對朗誦作品內(nèi)在情感的把握,二是學生對自己情緒的把握。
教師既要對作品深入研究,又要擅長詩歌朗誦,還要對學生的朗誦能力育所了解。絕大多數(shù)學生習慣于用朗讀課文的語氣語調(diào)朗誦詩歌,以讀代誦,缺乏詩歌朗誦的韻調(diào),達不到聲情并茂、抑揚頓挫、起伏變化的程度,顯得平淡無味而缺乏激情。
此時,教師要通過分析作品,使學生體味詩人的情感,
心隨詩句跳動。抓住詩歌意象,找準情感定位,把握詩歌節(jié)奏。揣摩韻調(diào)、調(diào)整音量、變化語速。
例如,許多學生喜歡朗誦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受我國古代別離詩的熏陶,更被詩歌首尾告別情緒所感染,大多數(shù)學生都以愁緒貫穿始終,顯得單調(diào)壓抑,不能彰顯作品的華美瑰麗。仔細分析詩人所用意象——夕陽中的“新娘”、滋潤靈動的“青荇”、彩虹般的潭水以及“尋夢”歸來在斑斕奪目的“星輝”里“放歌”,毫無離愁別緒,倒是迸發(fā)出濃烈的浪漫奔放和輝煌奪目的生命氣息。正如詩人回憶,“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保ā段鼰熍c文化》)字里行間分明是詩人對母校的留戀與感激。是康橋令詩人好夢連連,是母校給詩人帶來人生的輝煌!皠e”也,贊也;“別”也,戀也。因此,詩的開頭“輕輕的”和結(jié)尾“悄悄的”,詞義雖同但情緒不同,前者平淡中略帶不舍,后者凝重中飽含深情。
情到深處自然真。技巧最終會被情感所替代。當學生掌握了技巧,入了朗誦之門,感人的不再是技巧而是深情。此時,朗誦者情緒的收放是關鍵。每一首詩會有情緒的高潮和低谷。教師要教給學生敏銳的眼光,在詩篇的基調(diào)中找尋情緒的不同,形成突破,實現(xiàn)朗誦者情緒的收放自如、張弛有度。
例如,戴望舒的《雨巷》那份婉約惆悵哀怨,牽動了學生的情愫。但跟隨詩人期盼“逢著”,而后“走進”“一個丁香一樣地/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的情緒線索,在第五段出現(xiàn)了詩人期盼“丁香姑娘”“走盡這雨巷”的意境。隨之而來的是“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走盡”與“走近”截然相反,最后的“走盡”與“消散”分明是詩人浪漫理想的寫照,它突破了前后詩句哀婉彳亍的基調(diào),形成情緒突變的另一個境界而達到高潮。
“詩能為僵硬的世界留柔美,也能為蒼白的心注入暖意,以詩為教,總比以實利主義思想為教要好”…,這是20xx年“全球青年領袖l、廣東省作協(xié)一級作家謝有順倡導的“詩教”論。詩歌教學,就要追求泰戈爾——“解放那僵滯的語言和無知無覺的勞動,增援我們正在渙散的戰(zhàn)斗而征服死亡”般“春天”的境界,讓正值妙齡的少男少女的感知、審美、情感和心靈,在詩的激情中健康生長。
詩歌的教學反思6
《大樹媽媽》是一首很好聽的歌曲,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而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卻是溫柔抒情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歌曲、輕柔地演唱這首歌曲呢?
我以找春天為話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引導同學們說一說在美麗的春天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們積極地說:“花開了、草綠了、大地上的冰雪融化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我順勢說:“燕子們飛了那么長時間它們很累了,于是大樹媽媽張開了它的寬大的手做成了一個搖籃讓小燕子們進來休息。”由此引發(fā)學生對大樹媽媽的無限遐想和眷戀之情。并配上《大樹媽媽》的伴奏音樂給小朋友們講了有關《大樹媽媽》的.故事,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都沉浸在這首歌曲的意境里了!
當我讓小朋友們說說對大樹媽的印象時,他們有的說她是天下最好的媽媽;有的說她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還有的說她太偉大了,用自己的身體為燕子遮風擋雨她自己卻渾身濕透了,她一定很冷。我聽著孩子們各抒己見,我發(fā)現(xiàn)他們真的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并知道關心別人心疼人了,從而使學生能夠抒情地演唱這首《大樹媽媽》。
這節(jié)課,通過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相結(jié)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環(huán)境對人類的重要,明白環(huán)境保護的必要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覺主動的感受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開拓了學生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教育了學生用語言、表情等等表達歌曲。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詩歌的教學反思7
摘 要: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與完善,在新課標概念下,高中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而對于高中語文來說,詩歌鑒賞是目前高中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就是在這樣的實際下,根據(jù)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以及教學心得提出來的,亦是現(xiàn)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著重從現(xiàn)在的高中詩歌鑒賞教學的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為提升詩歌鑒賞教學質(zhì)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關鍵詞:詩歌鑒賞;少教多學;教學思考
詩歌是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燦爛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在現(xiàn)今的高中詩歌教學中,并沒有積極地發(fā)揚民族文化,不重視詩歌教學,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不斷地完善,我國大力推行新課標教學,尤其是高中的語文詩歌鑒賞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但是從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狀況來看,詩歌鑒賞教學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主要是以詩歌的記憶、背誦、朗讀為主,學生對詩歌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單純地記住了詩歌,應付了目前的考試,這雖然解決了學生當前的問題,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但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及單純的記憶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惡的心理,學習興趣下降,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率下降,就達不到教學的效果。下面我就簡單地談談新課標針對高中詩歌鑒賞教學所推行“少教多學”教學方式的優(yōu)點,并為改善教學狀況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教師引領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并巧設問題
對于現(xiàn)在的高中生來說,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學習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在詩歌鑒賞和文言文的學習上比較吃力,而這卻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要想學好詩歌鑒賞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但是從現(xiàn)在的高中教學來看,學生很少進行課前的預習,忽視了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導致課堂上沒有學習的方向,盲目地學習,學習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進行預習,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為詩歌的學習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
1.在預習中要給學生布置簡單的任務。預習不僅僅是要對詩歌有一定的熟悉,如果只是這樣往往達不到預習的效果,在預習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布置簡單的任務,要有預習的目的性,不僅要對詩歌熟悉,還要理解詩歌的大致意思。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的簡介等一系列問題,這就凸顯預習的目的性,能有效地提高預習的效果。
2.在預習中教師所布置的預習任務難度要適中,不要過于簡單,也不要過于難,過于簡單學生沒有預習的興趣,難度過大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預習效果,因此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提供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作者的寫作環(huán)境,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性。
二、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習質(zhì)量
所謂的少教多學的意思就是教師要將主動權(quán)放在學生的手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在學生的手中,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滿足了這一點,在小組合作中,教師幾乎就不會參與,學生進行思想心靈的溝通。對于比較難的詩歌,學生獨自學習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候就需要發(fā)揮小組學生的優(yōu)勢,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心去交流溝通,進行思想的融合,會產(chǎn)生新的思想,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小組學習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小組學習中始終堅持“組間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這一基本原則,在學習中享受的并不是學習的成果,而享受的是學習的這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學習,學生的邏輯得到了提升,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散,產(chǎn)生了高效的學習效果。
2.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展示各小組的學習成果。在詩歌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多多展示學生之間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學習中競爭,在各個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旁邊進行點評,做一些補充,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小組之間的一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將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還能達到教學目標。
總的來說,詩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在今天卻成為教學的難點、重點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狀況,推行新課標所提倡的少教多學教學方式,將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徹底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才能真正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權(quán)調(diào)動起來,把課堂交給學生,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詩歌鑒賞的課堂效率。
詩歌的教學反思8
這首詩歌以生動活潑的語言,描繪了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情景,告訴了我們植樹造林的重要性,表達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地決心。全文內(nèi)容淺顯,首尾呼應,語言富有感染力。
由于課文內(nèi)容淺顯,本課教學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互讀、個別讀、指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等形式,讓學生多層次全方位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效果明顯。在朗讀中,我讓孩子們聯(lián)系課文及課前預習(閱讀《補充習題》中的相關資料)說說植樹的好處,從而也明白了為什么我們要多植樹的道理。
在深入理解詩歌時,我抓住“走,我們一起去植樹”這句話引導學生走進課文。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兩次,是本首詩中的`關鍵詞句,是學生理解這首詩的課文核心。我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表達的表層意思看到文字背后更為深層的意義——表明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的決心之大。并通過閱讀第二段落,逐步了解植樹的具體好處,在此基礎上,了解“綠色工廠”、“綠色的希望”、“綠色寶庫”等詞語的具體含義。
最后,在共同朗讀植樹標語中,學生對文本有更好的理解。相信學生也更加明白了“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詩歌的教學反思9
提起詩歌教學,我一直認為:反復誦讀是詩歌教學的不二法門。要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在學生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有所悟,有所得。那么,反復誦讀就是讓學生一遍又一遍漫無目地讀,或是男生讀完后,女生讀,個人讀后,小組讀這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式的讀,或是匆匆初讀后,就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于是,學生搖頭晃腦、拿腔捏調(diào)地讀呢?顯然不是!那就領著學生去分析理解,精雕細琢?顯然也不是!因為詩歌是一種信息量大、情感豐富的文體,非常簡潔的文字里卻蘊藏著很多很多,是濃縮的精華,用詞之精當、情感之微妙、意境之深遠,只可意會,而難以言傳。且很多時候是作者情感噴發(fā)后的外顯形式,情之所至,情動辭發(fā),很模糊、很朦朧,并沒有太多的為什么。所以,過多的分析只能是枉自猜度作者的心思,破化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不如,以模糊(不做過多的分析講解)對模糊。那么,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該何去何從呢?又該如何發(fā)揮出平等中的首席所應有的主導作用呢?我再次陷入沉思:詩歌(也包括其它文體)是作者生活閱歷的積淀后情感宣泄后的產(chǎn)物,它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因此,是否可引領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找到與詩歌內(nèi)容相匹配的材料,從可觸可摸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詩歌的美妙世界,去傾聽作者的真情告白呢?
帶這這樣的思考,我在《老師,您好》的教學中做了嘗試,有一定的收效,但仍覺得力不從心。
我引導學生將課文讀通、讀順后,結(jié)合課后練習題說了這么一段話:學習詩歌要學會聯(lián)想,學會聯(lián)系生活,就是你一邊讀書,一邊在頭腦中想一想,讀了這些句子你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同學們用這個方法試試看,你能讀懂哪些句子。
學生讀后開始的回答,讓我暗暗竊喜:
如:每當看到時代在飛速地前進,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濤:老師,您好!一名學生回答說: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東西越來越先進了。我聽爸爸說過,昆山這幾年發(fā)展太快了,就像做夢一樣。(生笑)這都是靠老師教給我們知識,讓我們有本領了,所以,作者很激動,很感謝老師,心中的感情就像大海的波濤一樣。
再如: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新苗。一名學生回答說:這里的新苗是指我們學生,這句話就是說,老師很關心、愛護我們,他們教給我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讓我們長得很健康、很強壯。
不過,對其它的句子理解就無人問津了,學生們在抓耳撓腮,不知該如何作答。我想,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之際正是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之時。 如: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這一句,我首先告訴學生李商隱的《無題》有這樣一句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會淚始干。后來,人們就把老師比做春蠶。學生漸漸清晰,我又讓學生再讀這一句,并在頭腦中想象,仿佛能看到什么,學生讀了之后,還有些茫然,我便邊做寫字的動作,邊輕輕引了個頭: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時,有幾個反應快的學生馬上接上去,夜深人靜的時候,老師窗前的燈還亮著,他在聚精會神地為我們批作業(yè)、備課,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其他的句子,我也做了一些引導,但總覺得學生的思維沒有打開,理解得有些生硬,這和我備課時的粗線條,準備得不夠細致,及高估了學生的生活閱歷、知識儲備有關。
詩歌的教學反思10
這是一首抒情性的兒童歌曲,歌曲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歌頌了大樹媽媽對小鳥的百般呵護。旋律親切柔和,休止符的運用生動地表現(xiàn)了大樹媽媽對小鳥的深厚的愛。
在教學中我抓住一年級學生好玩、好動的心理特點,以童話故事《大樹媽媽》導入,讓學生體會大樹媽媽那無私的愛,抓住了孩子的心。然后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反復聆聽歌曲,引導學生跟著律動,幫助他們很快的熟悉歌曲的旋律、歌詞。
用“紅燈!钡姆椒ㄗ寣W生很形象地感受八分休止符的停頓,并能正確演唱,做到音斷而氣不斷。歌中另一難點“大知了”節(jié)奏的解決,我是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媽媽搖搖籃的動作,通過肢體動作來感受結(jié)尾的`上揚感。在本課小結(jié)的時候,我又巧妙地滲透了德育教育,由大樹媽媽對小鳥的愛引到媽媽對我們的愛,在由媽媽對我們的愛升華到我們對媽媽的愛----我們要孝順?gòu)寢,長大不忘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學生由于有切身的體會,學得很投入,很動情,教學效果良好。
詩歌的教學反思1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詩歌《春天》,理解詩歌中的比喻句。
2、在游戲中了解詩歌內(nèi)容,并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在活動中,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發(fā)言。
二、活動準備:
活動教具小燕子一只、圖片人手一份、書三本、磁帶
三、活動過程:
1、以“小燕子”的禮物引入活動,鼓勵幼兒以小圖片交流對春景的認識,并初步以詩歌語句進行表達。
。1)尋找禮物——同伴交流——集體介紹
教師指導語:今天,小燕子給我們帶來了一份春天的禮物,一半送給了小朋友,一半送給了馬老師,你們知道小燕子送給你們的是什么禮物嗎?小燕子已經(jīng)悄悄地把禮物藏在了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找一找,說說你收到的禮物?用簡單好聽的句式來說一說?引導幼兒用詩歌語句進行表達。
。2)重點理解:小池塘笑了,酒窩圓又大
請幼兒比較小池塘的旋渦與臉上的酒窩,并學說詩歌語句。
2、引導幼兒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進行圖片分類,借助禮物分類的游戲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三段結(jié)構(gòu)。
。1)觀察老師收到的禮物(三本不一樣的書)請幼兒說說三本書不同的地方,說說這是三本什么樣的書?
過渡語:你們已經(jīng)拿到了小燕子的禮物,那另外一半禮物在哪里呢?(教師出示三本書)
(2)教師小結(jié):噢,原來這是一本彩色的書,這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有一本是會唱的書。請幼兒把自己收到的禮物(小圖片)送到相應的書里。
教師指導語:彩色的書里會有些誰呢?誰會藏進會笑的書里?會唱歌的書里又會是誰?(討論后有秩序地貼圖片,提醒幼兒遇到困難同伴之間解決)
。3)集體檢查并分類的說說理由。
3、分段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逐段有表情地誦讀。
(1)說說自己最喜歡哪本書?為什么?整理幼兒的語句并集體誦讀。
。2)重點說說誰在春天里歌唱,引導幼兒用五個字的句子總結(jié)。
。3)聽錄音:《春天》
過渡語:小燕子送給我們的禮物真有意思,瞧:我們把小燕子的禮物放在一起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春天》。
。4)詩朗誦,采用分組對誦的方式練習誦讀兒歌。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開展創(chuàng)編活動。
教師指導語: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真的很美,那春天還可以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看,待會兒我們一起來畫畫我們心中的春天,說說我們找到的春天。
詩歌的教學反思12
“輕叩詩歌大門”是六年級上冊的一個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主題。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引導孩子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資料、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詩歌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本組綜合性學習分成“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個板塊,其主體都是“活動建議”。教學中我根據(jù)這些建議引導學生按照學校、家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計劃,“閱讀材料”供學生在開展活動時閱讀,學生可以從中獲得關于詩歌的感性認識,在詩歌欣賞和童詩寫作等方面得到借鑒和啟發(fā)。
這次綜合性學習孩子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課余時間搜集了大量詩歌,學習形式和內(nèi)容豐富多樣,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
本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自己選擇學習內(nèi)容和方法,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再按照制定的計劃自行開展活動。我只是及時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既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又顯出了老師的引導性和組織性。
總之,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效果很好,尤其是孩子們體驗到創(chuàng)作詩歌的樂趣。
詩歌的教學反思13
一
動物依賴本能自動地生存,餓了就覓食,困了就睡覺,它們沒有思想,沒有感情,沒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沒有生的煩惱和死的恐懼,沒有關于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憧憬,沒有憂慮、苦悶、悔恨、孤寂、失望……而這一切,恰恰是人的宿命!人是唯一會思考生命的本質(zhì)和意義的動物,這種思考充滿了痛苦和不幸。個體生命是那樣的短暫而艱難,又是那么的虛幻和荒誕。我是誰?為什么要在一個偶然的時間里把我扔進這個世界,又在一個不可期的將來把我拋出這個世界?活著是需要理由的,如果找不到理由,那么,它就會成為死亡的理由。任何事物本身都是沒有意義的,只有人才會賦予它意義;人的存在也是這樣。詩人的存在就是為這個世界提供價值,詩歌所捍衛(wèi)的正是人的生存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類為什么需要詩歌?說到底,就是為生命尋找一個理由。
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為鱸魚[魚會],自愛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王維的理由是“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劉禹錫的理由是“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巴爾蒙特的'理由是“為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世上”……所以荷爾德林說:“人類詩意地棲居在這個星球上!蹦敲,從本質(zhì)上講,每一個人都是詩人,詩情、詩意、詩心、詩性潛藏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朱光潛說:“詩人的本領就在于見出常人所不能見,讀詩的用處就在隨著詩人所指點的方向,見出我們所不能見,這就是說,覺到我們素認為平凡的實在新鮮有趣!蔽覀儽緛硎悄苡X出趣味來的,只是因為我們的詩心被蒙上了一層又一層陰翳;但在詩人的指點下,我們還是覺出了,可見我們的詩心未泯。
詩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著的理由。
二
中華民族曾經(jīng)是一個泱泱詩歌大國。從《詩經(jīng)》到《楚辭》,從陶淵明到“建安七子”,從唐詩到宋詞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輩出,精彩紛呈,璀璨奪目。詩人們張目人間,寄情世外,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人情物理,體察入微,或醉或醒,或執(zhí)著或灑脫,或沉郁或飄逸,或振拔或淡遠,風情萬種,千古流芳。這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批判地吸收和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這個精神養(yǎng)料,對于滋養(yǎng)性情、陶冶靈魂、重鑄民族精神具有其他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材和語文教學一直把她們置于青少年的視野之外。比如說,在剛剛試用的這套試驗修訂本之前的高中課本中,古典詩詞寥寥無幾;比如說,前幾年,高考試卷中的名句填空突然被砍掉,據(jù)說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再比如說,相當多的教師對古典詩詞的講解以及幾乎全部訓練和測試包括高考試卷中的所謂詩歌鑒賞題差不多是在糟蹋詩歌和教唆學生厭惡詩歌。
如果說老年人的生活像散文,中年人的生活是小說,那么,青少年更應該與詩歌結(jié)下不解之緣。是誰斬斷了這個因緣?這無異于割斷了民族文化的血脈!
當然,詩歌的衰落有深刻的歷史和時代原因,但是,詩心沒有理由也不應該隨著那個詩歌繁榮的時代的消亡而一同被埋葬。
隨著商品社會帶來的價值沖擊,人們面對一個物質(zhì)化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實際了,現(xiàn)實功利訴求壓倒了一切。然而,物質(zhì)的富足并不必然帶來精神境界的提高,相反,它常常會窒息人們的心靈。
我聽說,在西方,人們大多喜歡讀詩,一本好的詩集根本無須為銷路發(fā)愁,而到了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雨果、歌德等文化名人的生日或其他紀念日,全國各地會采用各種形式來紀念他們。但在我們這里,詩歌或流于民間各種惡俗的順口溜,或成為少數(shù)圈內(nèi)人自娛自樂的工具,至于李白杜甫蘇東坡李清照則成了當?shù)厝税l(fā)展旅游業(yè)的招牌或為經(jīng)濟唱戲而搭臺的工具,有多少中國人知道并且愿意說起辛棄疾、關漢卿、曹雪芹呢?
詩歌的教學反思14
正值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正好講到《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這是一首表達同學們對老師愛的小詩。詩中歌頌老師的辛勞,老師對同學們的愛。
這篇課文的主題是讓學生先體會老師的辛勞和對學生的關懷,進而歌頌老師。在講解時我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詞語——“疲倦”和“掛牽”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老師的一天都要做哪些事情?學生都一一道來,如:上課、批改作業(yè)、放學送小朋友、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糾紛等等。有些學生父母是教師的,學生也可以談父母在家里也在為學校的事操勞著??在學生真正理解、感受道老師的辛勞之后,再讓學生讀課文,把自己內(nèi)心對老師的愛表達出來。因為這些都是學生耳聞目睹的事情,學生都能夠真切地體會,朗讀起來感情自然地就融入進去了。
在課堂活動中,我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語言思維的'訓練,如:樹葉在風里沙沙像是給老師唱歌,它會對老師唱些什么歌?說些什么話?老師會做什么樣香甜的夢?會夢到些什么?學生們七嘴八舌,紛紛表達。這樣學生把從書中體會到的進而轉(zhuǎn)化成內(nèi)心的感受,使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以此從內(nèi)心表達對老師的愛。
其實學生也是一個充滿感情的個體,是一個有豐富情感的人。只有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學生也會以自己的行動表達對
老師的愛。下課之后,歐華翔小朋友就開始以自己的行動做著一些能做的事情,主動對我說:“老師,我?guī)湍阏頄|西吧?”“老師,我?guī)湍隳脰|西吧!薄袄蠋??”以后經(jīng)常在講臺旁、在教室里、在校園內(nèi)??會經(jīng)?吹剿麄兠β档纳碛。學會感恩,學會回報,不僅僅是在口頭上,而是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形成。給孩子們愛吧,他們也會知道回報愛的!
詩歌的教學反思15
《春天來了》,是一首旋律流暢、歌詞優(yōu)美的歌曲。本課教學目標,是要學生在演唱這首歌的同時,體會春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備課時我也立刻意識到,這是進行環(huán)境保護教育最好的一課。
上課時,我先出示一幅大的春景圖片:有青翠的草地,七彩的花朵、成片嫩綠的樹林、即將融化的殘雪、出洞的'小動物等等。然后問:“畫中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得知是春天呢?你喜不喜歡這樣的景色?”讓學生自己找春天,然后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中的景色,表達自己對這幅圖的情感,在朗誦歌詞時,也帶著對春天無比喜愛的情緒。我感覺到孩子們對春天有了直觀、親切的感受,剛要引入歌曲教唱時,有一名學生突然舉手,提出了疑問:“陳老師,歌詞中‘春姑娘躲在那朵花苞里’的‘春姑娘’是誰啊?”說完,學生們都看著我,我一下子被問住了,心想:是啊!春姑娘……怎么解釋呢?沒想到他們的心會這么細膩,這個……?我靈機一動,先讓孩子們想一想,也給自己一點時間整理思緒。學生們在座位上紛紛交流起來,我也陷入深深思索中。這時,只見又有一個學生將小手高高舉起,說到:“陳老師,我知道!”全班立刻安靜下來!按汗媚锸强床灰、摸不著的,當小樹綠了,小花開了,那就是她已經(jīng)來到我們身邊!蔽腋吲d地點了點頭,笑了笑。他話音剛落,接著,許多學生也站起來說了說自己的看法:“春姑娘一定是熱愛地球的仙女,她一來世界就變美了……”“畫上面樹枝飄動著,一定是春姑娘吹動的,還有小動物也出來了,一定是春姑娘用手輕輕拍拍他們,告訴他們春天來了…平時面對這65個孩子,我總是感到不知所措,回想上個學期的音樂課,課堂上經(jīng)!皝y”到了極點,總覺得他們什么也不懂,說什么也講不清楚一樣。對于這個班的孩子來說,我從來沒想過他們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看來,我大錯特錯了。后面所產(chǎn)生一系列對話,真是我在備課時所不曾想到的,我為自己的錯誤觀念和準備不足感到不安,為孩子們的表現(xiàn)感到驚訝,也很感動。孩子們帶著對春天的直觀美感,不僅置身于歌曲的詩情畫意中,還對歌曲中演唱的“春姑娘”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們的回答充滿了童真和對大自然美妙意境的理解,那春天不就在孩子們的眼睛里,在孩子們的心里嗎?
下課后,我再回頭想想這節(jié)課,真正感覺到新課程實施后,給音樂課帶來的變化,把感受音樂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并把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注入課堂,更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孩子們的心是那么純潔、天真,但愿世界少一些不和諧,多留給孩子們一些美麗。
【詩歌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詩歌的教學反思06-26
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反思06-24
輕叩詩歌大門教學反思11-02
詩歌鑒賞教學總結(jié)06-25
教學反思體育教學反思03-16
教學反思08-06
(經(jīng)典)教學反思06-30
《》教學反思05-16
教學反思05-22
精選教學反思05-14